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条约时代的皇家海军(2)——小型战列舰

2023-07-28 07:30 作者:Showtime-100  | 我要投稿

      小型战列舰? 没关系,小小的也很可爱


       华盛顿会议的成功使英国政府相信,通过多国协同的系统的控制主力舰的大小以降低开销是可行的,并且这一次似乎没有潜在的痴迷于建造大规模舰队的敌人了(提尔皮茨:勿cue)。《华盛顿条约》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稳定了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比例。1924年,英国政府希望主力舰排水量进一步下降到25000吨,DNC被要求依此进行设计,但海军部没有同时提出减小火炮口径的建议,因为根据目前的情况,配备16英寸火炮的现有主力舰离退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了解,美国人之所以选择35000吨作为主力舰吨位上限,是因为这个数字接近于他们正在建造的主力舰(即“科罗拉多”级)。而英国海军选择25000吨作为主力舰吨位上限是因为此时皇家海军拥有的“君权”级战列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都较为接近这个数字——虽然由于建造过程中对于水平装甲的补强,防雷带的增设和考虑到远东作战而增加的载油量使她们的吨位都在25000以上。

       次年,当外交大臣要求海军部提供一份裁军建议大纲时,他被告知:“从帝国安全的角度来看,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不应对《华盛顿条约》中对主力舰的大小或数量做出的限制进行修改”。对于皇家海军来说,没有新的限制可以进一步降低主力舰对空中或水下攻击的防御力而不影响舰船综合实力,并且条约中的限制也不应该低至三流国家也能负担得起建造实力接近“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主力舰的水平。

      1926年,美国总统柯立芝邀请《华盛顿条约》的签订国参加次年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会议,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决《华盛顿条约》尚未解决的巡洋舰问题来再次削减海军预算。而英国人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削减主力舰吨位上限的机会,ACNS(查特菲尔德)提议将未来的战列舰(1931年开始建造)限制在12英寸火炮以内,皇家海军需要13艘这样的舰艇。在1926年12月16日与审计员和DCNS举行的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些特性,希望这些特性能使主力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28000吨。该吨位下的新型主力舰必须能对抗现有的主力舰,所以ACNS想知道她对于鱼雷的防护能力(与“纳尔逊”级相比)以及她对15寸主炮火力的抗性。

       ACNS希望同时设计23节战列舰和30节战列巡洋舰,因为皇家海军在未来所需求的。起初只要求武备为6门12英寸主炮。不久后,战列舰设计的武备要求增加到了9门12英寸主炮。初步估计其长度为620英尺,其中320英尺将覆有防雷带。DNC(贝利)写道,考虑到预期的续航能力,该船的排水量可能为27000吨。DNC认为审计员提出的28000吨可以使防御和设计更加完善。他的“1926型战列舰”草图在主炮布置上与“纳尔逊”级相似,但在后甲板上有一个大型弹射器。最初的设计是30000吨,但到1927年,委员会要求她的排水量控制在28000吨。战列舰的设计可视为缩小版的“纳尔逊”级,但战列巡洋舰的设计采用常规布局。

“1926型战列舰”是第一个装备有12in主炮的小型战列舰设计,除后甲板的弹射器外,其余布局高度类似“纳尔逊”级
1926型战列舰

      与“纳尔逊”级相比,DNC削减了一英寸的主装甲带和两英寸的炮塔后部装甲(但他保留了相同的炮塔正面和顶部装甲),因此该设计拥有了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更好的防护(包括水平装甲防护)。主装甲带和炮塔装甲可以在12000码外免疫15英寸火炮。实验表明“纳尔逊”级的设计在最好的情况下可以承受六到七枚鱼雷(500/750磅战斗部)的直击并保持作战能力。而“1926型战列舰”由于长度缩短,其船体受保护区长380英尺(“纳尔逊”级402英尺),因此相应的可承受鱼雷直击数量下降为5至6枚。但实验还表明如果两枚鱼雷击中同一地点就会使船体保护失效,而鱼雷击中未受保护的船头或船尾可能会撕裂其结构,使其无法控制,船尾若受到攻击则可能会使其失去动力。

       由于DNC怀疑日内瓦会议未必会批准12英寸的主炮口径限制,他提出了一种备选方案,即14英寸火炮——这能为日本、意大利和法国提供一个安全而可接受的选择以对抗英国和美国的15英寸和14英寸主力舰。在这种情况下,舰船排水量将上涨为30000吨,成本增至600万英镑;相比之下“纳尔逊”级建造成本约700万英镑。因此DNC着手设计增强武备的方案,他开始尝试以28000吨配备九门14英寸火炮,并且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将吨位上限提升至28500吨会非常明智。ACNS(查特菲尔德)则建议要么使用13.5英寸火炮,要么削减装甲。几天后,该要求再次修订为30000吨排水量上限和8门14英寸火炮。DNC将该舰命名为“1927型战列舰”。他最初的预想(在6月16日)是从三座三联装炮塔改为四座双联装炮塔以使舰船增长30英尺,增重1200吨。

1927型战列舰,可以看出布局完全不同于“纳尔逊”级

      DNC预计该方案排水量为29200吨,防护与“1926型战列舰”相当,主装甲带为12英寸(轮机舱为10英寸),水平装甲为6.75英寸(轮机舱4.5英寸)。该船的轴马力与“纳尔逊”级相同,为45000 SHP,因为其较短的船体(660英尺 x 100英尺x 28英尺)速度会更慢,在流体力学方面表现不佳。“纳尔逊”级的4.7英寸高射炮被现在舰队标准的4英寸火炮取代,但双联装6英寸火炮和两个(而不是之前的四个)砰砰炮被保留了下来。

       日内瓦会议开始时,英国提出新型主力舰的限制想法,即30000吨以下和13.5英寸主炮口径上限。谈判在没有达成任何新协议的情况下破裂了。1928年2月,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设计战列舰,计划于1931年底海军假日结束后建造。海军部认为那时《华盛顿条约》仍然适用。因此,“纳尔逊”级的设计仍对新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新主力舰的特点讨论也同样影响深远(甚至延续到了30s的“英王乔治五世”级上)(ps:这次讨论过于重要,重要到以后我会单拉一篇文章来讲,而涉及到本文主题的,大伙只需要知道以下两点共识)。最终(省略一堆结论)所有人达成共识:1.12英寸是战列舰武备的下限(费舍尔的光辉又一次普照了海军部,冥冥之中所有人听到了他的低语:“‘无畏’啊,给大家整个活”“艹,走,忽略”)(沙恩/格奈:那我呢.jpg)2.优先16in舰船的设计,随后跟进14in与12in设计

         1928年10月4日,第一海务大臣要求进行三种设计,以便皇家海军能够建造即将举行的会议认可的任何主力舰:一艘35000吨级的配备16英寸火炮的主力舰,一艘28000吨级的配备13.5英寸火炮的主力舰和一艘25000吨级的配备12英寸火炮的主力舰。他个人较喜欢配备12英寸火炮的25000吨级主力舰,他认为这足以提供较8英寸火炮巡洋舰的优势(但我个人认为声望可以做得更好,最主要的是,她是现成的)。问题是如何让其他国家认可这样的限制——没有人会愿意大规模报废现有主力舰,并用较小的主力舰取而代之。而DGD认为直接转向12in主力舰跨度太大——他们认为现有的16英寸主力舰可能完全免疫12英寸火炮。

       随着新的军备控制会议将在日内瓦举行,英国政府需要一个具体的建议。第一海洋大臣于1929年3月15日召开会议,这段时间内唯一的新舰船是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即“德意志”级,这是一种10000吨级的快速主力舰(?)设计,配备了11英寸火炮。该船违反了《华盛顿条约》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根本不适用于受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约束的德国。该条约旨在将德国海军限制在海防船范围内,比如从一战中幸存的一些前无畏舰,具体限制则为10000吨的吨位上限和11英寸的火炮口径上限。德国人另辟蹊径建造了一艘26节的重巡洋舰(?)。至少在理论上,她可以击败几乎所有航速快于她的船只,仅有的的例外是英国和日本的战列巡洋舰。

        第一海务大臣(麦登)询问DNC,是否有配备12英寸火炮的25000吨级设计。DNC提供了一艘具有良好防御的23节主力舰,配有八门火炮,长约610英尺。但为了达到25节,该船必须延长20-30英尺,SHP上升为55000而不是45000,因此需增加主装甲带覆盖面积(更大的排水量或更薄的主装甲)。而一艘防御良好的25节主力舰排水量将上升至约27000吨。DNC制作了一系列的草图设计(12A至12D),这些方案配备了四个12英寸双联装炮塔,加上六个6英寸的双联装炮塔。水下鱼雷发射管被取消,高射炮数量被限制在8门4.7英寸和4门砰砰炮。

12G设计,1929年

       于是英国政府计划对与会国就12英寸口径上限施压,然而失败了——美国及其他与会国接受的下限是14英寸。但英国政府仍计划建造一艘小型战列舰,虽然其可行性有待测试。第一海务大臣要求这份设计拥有八到九门12英寸火炮,10英寸/8英寸主装甲以及25节航速,他接受了鱼雷武器的取消。如果能安全地为12英寸和6英寸火炮采用3联装炮塔,那么对于节省重量大有裨益。由于坚持主炮塔布局前二后一,大部分方案都被否定了。而类似“纳尔逊”级的布局被否定了,理由是此时“纳尔逊”级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样一艘船可以将吨位控制在26000吨吗?DNC绘制了一份配备9门12英寸火炮的方案(12J)。排水量约为27000吨。ACNS特别询问了作战半径,DNC估计为7500海里——而“纳尔逊”级的为9200海里,同为16节的情况下。1929年11月11日,委员会表示,一艘23节8配备门12英寸火炮的战列舰排水量约26000吨,航速提升一节排水量需增加600吨,而一艘25节的相同武备的战列舰如果能较好免疫12英寸火炮,则排水量将不低于27000吨。通过缩小保护范围或进一步减小火炮口径,则可以将排水量保持在25000吨。

12J,英国人在小型战列舰上最后的尝试

      然而由于对16in主力舰的优先设计和随后新的火炮口径上限确定,海军部和DNC的重心逐渐是从12in小型战列舰上移开了。虽然相关论证和设计延续到了很久之后(二战前仍有一批口袋战列舰的鼓吹者),但终究是在摸索中蹒跚着前进,也再无具体设计。随着KGV,“狮”的设计定型,二战的爆发,谢幕曲“前卫”的奏响,小型战列舰的想法最终被淡忘于历史的尘埃,随着属于战列舰的时代一同远去。

写在最后:首先感谢你能读完这篇文章,如果是老读者感谢等待,如果是新读者不妨点个关注看看前文~

上次更新已半年有余,现在up已是高三牲,只能忙里偷闲写写,这个假期兴许能再更几篇,再之后更新大约已是年关将近了,再次感谢大家的等待,明年6月之后一定会高产的(咕~)

接下来的更新是本文中的讨论及16in设计,走向KGV

资料引用:

《The British Battleship 1906-1946》Norman·Friedman

《英国战列舰1919-1945》R·A伯特

20s,HMS Royal Sovereign in Malta
HMS Queen Elizabeth 1915
30s,HMS Warspite in Malta


条约时代的皇家海军(2)——小型战列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