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科普|术语管理基本理论
为庆祝2008年国际翻译日,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谨对术语学及术语学家的工作表示敬意,提出国际翻译日的主题是“术语学———词语至关重要” (Terminology: Words Matter),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突出了术语的现实意义。法国学者达尼尔·葛岱克在其作品 《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中也强调: “不管是一般性译者、专业性译者,还是字幕译者、本地化操作人员,在依次履行以下职能:译前准备、档案资料整理、术语及惯用语审校、译文校对、译文审校、编辑、电脑排版和翻译管理。” 这反映出翻译复杂的术语工作以及处理这些工作时,译者需要具备相关术语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不难看出,在大数据时代,快速构建术语库,高效管理语言资产是译者的基本素养。
1什么是术语管理?
《术语管理手册》是一部面向术语工作者、译者、词典编纂者、领域专家、标准化工作者等职业角色的实用著作,书中将 “术语管理” (terminology management)定义为各种术语活动的统称;区分了systematic terminology management和ad hoc terminology management两个概念,前者用于 “系统术语管理”,后者指的是 “面向译者的术语管理”,简称 “译者术语管理”。本期内容,我们重点关注译者术语管理,也将为大家介绍二者的区别,并通过将翻译实践和业界老师的观点相结合,谈谈小编对术语管理的理解。2术语管理的基本流程
王华树老师在《术语管理概论》中将术语管理定义为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术语管理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垂直领域的术语管理,能让译者的工作事半功倍。术语管理的大概流程有以下几个步骤:从该流程图中可以看出,译者术语管理中的术语来源主要是从“现有的产品或文档数据”中得来的。这些文档或长或短,甚至可能来自不同领域,因此,译者获取到的术语也非常的“碎片化”,无法反映该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即使译者要求翻译的是专业领域的完整书籍,也可能因为现实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术语对该领域建立起概念化的认知,这也很容易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误译和错译。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垂直领域内的文本,术语的重复率是很大的,只要译者将一个个碎片化的专业术语积累起来并形成不同的术语库,译者所拥有的语言资产就越多,译者的翻译工作就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从中还可以看出,与系统性术语管理相比,译者的术语项目管理更偏向文本驱动,在进行最初的术语收集工作时,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词条,但久而久之,随着译者地不断整理和积累,他们也会通过这一个一个的碎片,勾勒出某个专业领域的全貌。因此,对于译者,尤其是自由译者来说,垂直领域翻译实践的经验积累,以及在每一次翻译项目的语言资产积累和整理都是非常宝贵的。
3系统术语管理 vs 译者术语管理
王华树老师在《术语管理概论》中,也对系统的术语管理和译者术语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对比: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译者的术语管理在拿到文本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从孤立的文本中识别出、查阅并创建术语,在第一遍通读源文时就需要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也会“积累可以获得的相关语境”,这样的语境不仅仅可以从待翻译文本中了解,也可以在查阅术语和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遇到,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研究术语可能出现的其他语境。不论是在译中还是在译后,译者都可以对这些收集到的术语词条进行整理,尤其是在译后的项目总结反思以及语言资产整理的过程中,译者对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的整理也会对其在后续的机辅翻译过程中增益良多。因此,术语资产管理是贯彻着整个翻译项目的始终。
4译者术语管理的反思
译者对术语管理具体流程上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多数自由译者认为,利用CAT工具辅助翻译时,只需在译中进行简单的术语处理,即纯粹的添加、删减术语(王华树,郝冠清,2016),但从上述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译前、译中还是译后,译者都应该进行术语管理的工作:- 译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这一步中,译者在前期对术语的识别和提取会让翻译的流程更加顺畅,且在查阅术语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所要翻译的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译前,译者就应该通读源文提取相应的术语,也可以搜索相关领域的术语库进行查证,并形成本次翻译项目中所需的术语表,以便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精准查阅,保证前后文术语的一致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结合实践,及时更新术语库。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应该根据前后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查阅术语资料,确认在译前查找的术语的准确性、权威性以及时效性,并及时对不符合条件的、甚至是错误的术语进行更新。除此之外,对术语的更新和反复确认也能提醒译者保证前后文对术语翻译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准确程度,在为后续的审校提供便利,使整个翻译项目的流程进行得更加顺利。
在译后,译者应该注重术语资源的及时更新,在后续工作中,译者如果接触到同一领域的翻译时,这些更新过的术语资源都将最大程度上为译者的翻译保驾护航,提高译者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对已整理更新的术语资源进行重复利用,也是术语管理的目的之一。
无论是译前的术语提取,还是译中对术语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单纯的依靠人工筛选、收录至Excel表格中,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因此,善用术语管理工具可以大大减少术语管理的时间成本,例如,译者可以在译前使用工具完成术语提取工作,诸如 SDL Trados Studio、MemoQ、Déjà Vu 等主流 CAT工具,都配备有嵌入式或独立的术语提取功能模块,Tmxmall、语智云帆术语宝等线上的术语提取工具也有不错的表现,虽然提取到的术语可能还需要一些人工的修改,但也已经大大加快了译前准备的流程;在译中,结合已经整理好的术语库进行翻译和对术语的检查,给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1] 达尼尔·葛岱克 著. 刘和平, 文韫译. 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2] S. E. 赖特,G. 布丁. 术语管理手册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3] 王华树, 郝冠清. 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 [J].中国科技翻译, 2016, 29(1): 18-21.[4] 王华树, 冷冰冰. 术语管理概论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