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油品中涉及的检测指标

2023-02-10 15:35 作者:得利特-分析仪器  | 我要投稿

1.密度和相对密度: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单位以kg/m3、g/cm3、kg/L、g/mL表示。相对密度(比重)是指某物质的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值。相对密度没有单位,任何物质的相对密度和密度数值相等,只是物理意义不同。

2.馏程: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从初馏点到终馏点(干点)表示其蒸发的温度范围。是用来判断石油产品中轻重组成多少的项目。

3.初馏点:从馏程测定仪的冷凝器上,流出的第一滴冷凝液时所测得的温度。

4.1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10%的温度。初馏点和10%点是表示汽油在发动机上起动性好坏的指标,该点温度高,汽车不易启动,温度过低,油路易产生气阻,汽车工作会不正常。

5.5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50%的温度。该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是衡量汽油在发动机中加速性能好坏的指标。该点温度低,其蒸发性和加速性好,发动机工作也平稳。

6.9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90%的温度。

7.终馏点(干点):从馏程测定仪烧瓶底部蒸馏出的最后一滴液体时所测得的温度。90%点和干点是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的指标。该指标温度低,表示重组分含量少,汽油能完全燃烧,反之温度高,表示重组分含量多,汽油就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因此,发动机耗油量大,排气有烟,功率下降,并增加机件磨损。

8.辛烷值: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所采试油样的抗爆性和标准燃料抗爆性相同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含量数。是表示汽油抗爆性能好坏的项目,也是划分汽油牌号的依据。测定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有研究法和马达法。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抗暴指数,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和灵敏度。芳香烃>环烷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车用汽油辛烷值越高,它的抗暴性能越好,发动机不容易产生爆震。

9.十六烷值:是在规定条件下,所采油样的十六烷值用与其具有相同燃料性能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其值越高,柴油的自燃点越低,一般柴油十六烷值都控制在40~60之间。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为了提高柴油十六烷值,除改进加工方法外,主要是油品调合和加入添加剂。

10.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将油品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蒸发出来的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遇明火即发生闪火,一闪即灭,此时油品的最低温度。闪点测定有两种方法,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来测定燃料油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危险等级就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11.凝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冷却到失去流动时的最高温度。油品凝点的高低和其中蜡含量有直接关系,含蜡越高,凝点越高,降低油品凝点的方法是脱蜡火加入添加剂。柴油和变压器的牌号是以凝点来划分的。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12.倾点: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进行冷却是,能继续保持其流动性的最低温度。对于同一试样,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1~5℃。倾点是表示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项目。

13.冷滤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20mL柴油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冷滤点高低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蜡含量越高,冷滤点越高。

14.浊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试样由于蜡晶体的出现而呈现雾状或浑浊时的最高温度。同一试样的浊点比凝点高8℃左右,是衡量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是灯油的一项控制指标。

15.烟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灯油在标准灯中燃烧,在不冒烟情况下所测得的火焰高度。

16.实际胶质: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燃料的蒸发残留物中的胶质含量。

17.诱导期:是指汽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未被氧化处于稳定状态所经过的时间。是评价汽油长期储存中发生氧化及生胶趋势的项目。诱导期越长,稳定性越好。

18.饱和蒸汽压: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试验装置中,气液两项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汽所显示的最大压力。是评价汽油蒸发性能、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储运中损失轻质馏分倾向的重要项目。饱和蒸汽压越大,它的蒸发性越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油品蒸发损失也大。

19.水分:是指油中水的含量。水分含量小于0.03%称痕迹,特殊油品水分以ppm表示。除水方法主要是静置、沉降脱水、加温脱水或破乳脱水。

20.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油中,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所有杂质。要求各种石油产品中,机械杂质的指标为“无”或者含量只有0.1~0.005%。

21.水溶性酸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能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它的存在会降低油品氧化安定性,加速油品老化变质,增加对机件腐蚀,使电气性能降低。

22.酸度与酸值:中和100mL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度。中和1g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值。是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油品储运和使用中,判断其是否变质的灵敏指标。

23.残炭: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进行蒸发和裂解后所得残留物。

24.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燃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是表示金属盐类和某些机械杂质含量的一个指标。降低油品灰分的方法是精制、过滤和沉淀。

25.硫含量:是指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氧化硫)的含量。

26.粘度:液体分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分子之间会产生一种内磨擦力,这种阻力称为粘度。粘度指标是大多数润滑油划分牌号的依据。常用油品粘度多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表示。

27.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28.抗氧化安定性:石油产品抵抗空气的作用而引起其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能力。

29.滴点:在固定条件下,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受热后具有流动性时,从仪器上开始滴落下来的最低温度。

30.锥入度和针入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重量的标准锤,从试油表面垂直穿入试油的深度,用于润滑脂检测的叫锥入度,用于沥青检测的叫针入度。


油品中涉及的检测指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