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11 唯实论

2023-04-13 10:5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1、唯实论


  也叫实在论,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反动思想派别。主要代表是: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

  唯实论认为共相[1]是先于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比个别事物更实在。安瑟伦把共相说成是个别事物的“原型”,存在于上帝的“理念”之中,上帝就是依照这些“原型”创造出个别的事物,显然,这是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理念论”的变种。托马斯·阿奎那歪曲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说法,把共相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2],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可以看出,说法虽有不同,但把一般说成是独立的精神的东西,是第一性的,而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二性的,却是一切唯实论者共有的唯心主义特征。

  唯实论直接为基督教教义作论证,为封建等级制度作辩护,它的反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对“原罪”说,它宣称“人类”这个共相,不仅先于个别人而独立存在,并且比个别人更根本、更实在。所以“人类的原始罪恶”也是比个别人的罪恶更根本、更实在。世上的每一个人生来就有罪,注定要受苦受难,只有祈祷上帝赦免,才能使灵魂得救。又如,它从共相高于个别的观点出发,宣称愈普遍的东西就愈高,上帝是最普遍的,因而也是最高的实在,是万物的创造主;罗马教会是世界性的组织,比世俗政权更普遍,因而也更高,更有权威。整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山低到高的等级阶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正是这个阶梯的一部分,因而是完全自然、合理的,违反这一制度就是对上帝的叛逆,就要受到惩罚。这都说明唯实论是一切科学和进步思想的死敌。唯实论的谬论在当时就遭到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唯名论的反驳。


注:

[1] 一般。下同。

[2] 或叫“隐蔽的质”。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11 唯实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