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挪威的白银》到《茶花女》,谈一谈我的爱情观

2023-02-28 01:19 作者:Repentanze  | 我要投稿

刚刚的版本是边打CSGO边写的,上床之后发现诸多纰漏,甚至忘了我最开始想说的几句话……

今天之所以要发这篇文章,是因为《挪威的白银》和《茶花女》触动了我内心的最深处,以至于有点emo了。每当这种时候,我的表达欲就会喷薄而出。不过许久不事文墨,文笔已经有点生涩,各位观众朋友们当个笑话看就好。

   在开始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1994年魔岩三杰红磡演唱会的官方录像中,每一位歌手登场之前,都有一小段的个人陈述。第二位登台的张楚的个人陈述是这样的:“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有一种特别荒谬的感觉……很多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像以前那么单纯……”

    我不知道张楚的爱情观如何,但我想他所期待得到的东西是与我类似的,所以我们的感受也是相似的。30年前,张楚就已经发出了如此的感慨;而今天,人们的价值观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严重腐蚀,我目力所及的大多数爱情都已失去了其单纯性,不知道他面对此情此景,该作何感受。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k老师前天发布了《挪威的白银》。网易云的评论家们说,伍佰的歌唱出了村上春树想说的一切,可惜的是我没有读过那本《挪威的森林》;而我最近在读的《茶花女》的精神内涵,某种程度上倒也与这首歌差不多。

一切的机缘巧合从这儿开始:昨天下午,就在我要结束《茶花女》的最后几章时,我无意间点开了《挪威的白银》,随着经过K老师调制的旋律传入我的耳膜,顿时间,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充斥了我的胸膛(其实可能主要是胃)。我不知道K老师在制作新作时倾注了多少情感,但是《茶花女》给我带来的多愁善感而又情绪脆弱的状态,使得我被挪威的白银狠狠地击中了心脏。

我们从这句“原来我只是你一条炫狗,填满你内心的沙口”说起。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扮演过沙口的角色,在内心深处也藏着难以愈合的伤口。当阿尔芒为了G伯爵而妒火中烧的时候,他难道不是扮演着一个沙口的角色吗?爱情让人盲目,让人愿意奉献,渴望奉献。但当你一味付出而没有得到的时候,你总会陷入这一类尴尬而又痛苦的境地。毕竟,每个人的爱都是有限的,因此不是所有渴望都会得到响应,失落也在所难免。

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就是无法停止扮演沙口(炫狗)的角色,因为对于爱情的追求麻痹了我们。

对于每个人来说,爱情中最深刻也最根本的问题是:你想从恋爱中得到些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渴望的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大自然在塑造我们人类时,像对待绝大多数动物一样,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分发给两种人,他们在激素的调解,或者说上天的指引下,情不自禁地对彼此产生兴趣,通过一定的途径释放他们的欲望。而当繁衍后代的过程结束后,他们的欲望就突然熄灭了,直到下一个周期的到来——你不得不感叹,人类是如此合情合理地被造物主玩弄于股掌之中。

但是作为人类,我们或多或少地解放了自己的智慧——也不知道应该感谢普罗米修斯,还是应该感谢雅典娜,甚至阿芙洛狄忒。我们的社会性对于我们的恋爱行为产生了影响,我们开始期待“忠诚”和“贞洁”这一些带有道德性质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的期待就像阿尔芒对于玛格丽特的期待一样不切实际,因此往往容易落空——就像玛格丽特自己说的一样,你从我这种女人(妓女)身上期待贞洁,不是有点可笑吗?

可是,用何勇的一句歌词来说,“只要你活着,你就不会停止幻想。”对于爱情这个人类最丰富也最复杂的精神活动,我们往往赋予了过多的意义。

我的上一段恋情就是这样的可笑——我用了几个月时间,在我的心中为她构建了一个完美无瑕的形象,那简直胜过了圣母玛利亚。我还专门用一个小本子,写下了我的所有感触,完成了自我感动。回过头来,那至少是我文学造诣最高的一部作品。

然而当我们真正开始交往时,一切都破灭了。我为她构建的偶像被真实的她亲手打碎了。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像玛格丽特那样放荡,但她的精神世界却比那位名媛贫瘠得多。我们的思想完全无法交融,她也无法融入我为她定制的那个画框。

这能怪她吗?不能,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切都是我的咎由自取。她从未向我许诺过什么,也就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于是在双方深深的失望中,我们分开了。很难说谁对这样的结果更加难受一些。

顺便再谈谈嫉妒的问题,这也是《茶花女》让我浑身战栗,坐立难安的原因。当我看到玛格丽特的不辞而别时,热血几乎冲上了我的大脑,我几乎和阿尔芒一样快要窒息了。相信玛丽也曾让小仲马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其实所有的爱情故事,总是逃不过嫉妒。k老师的一句“我要csn所有的一切”,看似粗鲁而又低俗,实则蕴含了爱情中最原始与直接的冲动,另一方面这样的情绪也是对于忠诚的要求。阿尔芒在与玛格丽特共度的最后一夜中,一度有“杀死她”的冲动,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地独占她。事实上,我们并不是总能够分享爱情,对于恋人的独立的人格或是肉体的追求,总会导致嫉妒。像《复活》里聂赫留朵夫最终对于玛丝洛娃的爱情表现出的慷慨,或许是一种救赎,是圣人性质的牺牲——你甚至不知道他对她的爱情是否升格到了上帝对于人类的博爱态度。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慷慨。

    有意思的是,薄伽丘的《十日谈》里充斥着对于嫉妒的批评,以及对于恋爱自由甚至偷情的赞美。也许这是文艺复兴时代思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福音,但是在我们一贯的道德观念里,移情别恋或者脚踏几条船这类事似乎是不可接受的。我不知道今天社会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方面,这样的行为仍然让我厌恶,也让我身边的批评家们口诛笔伐;另一方面,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在贴吧故事会里一次次地重演。

在我的情感经历中,我不曾经历过背叛,却饱受嫉妒折磨之苦。其实许多嫉妒毫无必要也毫无根据——她永远不会只属于我一个人,她属于我们的社会。我力图改正这样的偏执,但是现实给我的启示是,嫉妒也许能够帮助我保证爱情的纯洁性。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当一段爱情的纯洁性需要嫉妒来保证时,也许它就已经不那么值得嫉妒了吧……

    写到这里,发现本文与《挪威的白银》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不得不说,这部作品的氛围太应景了。回忆着那些甜蜜的经历与痛苦的煎熬,咀嚼着曾经品尝过的一切情感——这对我来说已经太陌生了,也许有时候我内心的土壤也需要这样的灌溉。

    其实,比起阿尔芒,我更希望成为那位G伯爵——也许是物质条件的富足支撑着他精神的自由。但我永远无法把任何一位爱人视作妓女,或者更准确地说,无法把任何一位妓女视作爱人——谁知道呢,也许阿尔芒/小仲马当初也有着这样的自尊心。至少,同他们一样,我的心灵还是自由的。

从《挪威的白银》到《茶花女》,谈一谈我的爱情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