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在岗位上的“螺丝钉”——阜南交警大队李孝龙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0年12月11日整理
李孝龙, 1982年2月生,中共党员, 2010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阜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勤务保障中队指导员。
从警10年来,李孝龙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将“人民公安为人民”贯彻于一言一行,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平凡的岗位上,主动担当。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8年被评为全市交管先进个人,201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19年度荣获全省公安机关 “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20年2月,李孝龙同志入选全省公安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专家人才库第一批专家。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车辆和驾驶人指数级增加,阜南县保有机动车从2010年的8万多辆增加到2020年的近20万辆,驾驶人十年来增加了15万余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越来越多地影响群众生活。群众能看到的是在路面上不论风雨寒暑的执勤交警,随着管理的规范化、科技化、系统化,智能交通管理运维越来越重要,而这就是李孝龙同志从事的主要工作。
主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交通管理日常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数据和平台,面对繁琐复杂的电子表格,李孝龙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从头学起,一遍遍计算梳理数据,不懂就请教上级业务部门,不放过一点不明白的地方,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凭着这股韧劲,很快熟练掌握交管数据统计分析,给以后的公安交警科技工作打下了基础。

因岗位工作需要,李孝龙不断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知识学习和应用,经常与局网监大队的同志交流,主动参与信息的管理,迅速成长为公安交警科技工作岗位出类拔萃的业务技能标兵。
现在的阜南交警大队涉及到科技信息化的工作,小到大队的民警们对警务通使用、数据传输其他警用科技装备有什么技术问题,到后来交警指挥中心建设、交警信号机智能管理、电子警察以及卡口规划设计,再到与公安局指挥中心数据对接资源共享、与住建部门道路建设中的交通设施规划使用等等,每一项工作中都有李孝龙的全力付出。他也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历练中越发成熟。

守护群众安全出行 城区的“活地图”
2019年7月份,阜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部署,要对城区22条道路进行规范标志标线和停车泊位施划,达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标准合理,停车、行车都有序,停车、行车双规范的目标。任务布置下来,为了提高效率,李孝龙骑着电动车对城区曹集路、谷河路、润河路和富陂大道等城市各主干道重点路段交通标志标线施划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对道路标志标线缺失、安全防护设施不全,路面损坏,沿线临时停车位、人行道不清,指示标志、信号灯缺失等隐患问题进行了集中排查,建立了完整的排查基础台账,把城区的各条道路有哪些安全隐患都一一记录下来,能整改的立刻联系整改。酷暑中,他每天早上7时30分准时上路勘察,一直要在路面上工作到下午7点,一周最多休息一天,由于工作量大,在一次抬护栏时,李孝龙腰伤发作,疼得不敢走路,但仍咬牙坚持。同事说他是城区的“活地图”。
精准数据 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助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阜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响应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组织民警辅警赶赴全县5个检测防控一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交通管控工作。为全面、及时、准确、有效摸排疫情信息,保障前线防控有据,李孝龙负责收集一线数据,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精准道路交通数据。

每天,他都将从现场收集来的数据分析整理成工作日报,上报相关部门,并将重点疫区来阜南车辆及人员相关信息抄送到县防疫指挥部。下午五点,各检测点上报数据陆续开始,等统计汇总好大数据时已经华灯初上,为了确保上报数据不出现一点偏差,李孝龙对数据认真核实,一遍一遍,最多的一次核了6遍确认准确无误才报送。
“看数据只是符号的事情,如果出现一点点失误,就会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李孝龙揉着疲倦的双眼说。“大家都冲在一线,很辛苦,我也想尽一份力。我细致一点、操心一点,一线的战友就多一点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李孝龙报送30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报,通过筛选研判,向县指挥部抄送重点疫区来阜南车辆及人员相关信息200余条,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作为一名交警战线上的内勤民警,李孝龙同志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耕耘,他用一颗对党、对人民、对公安工作的诚挚之心,默默无闻地奉献和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公安民警的职责。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