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尘埃吃好茶2020年云南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而由销售市场在传递到茶区,就会形成两种情况,卖不掉茶的茶农想方设法把茶卖出去,卖得好的茶农连着冬茶釆制。这两种情况对于靠茶吃饭生活的茶农而言,都是为了全年自己的收入预期目标而做的事情。
我们从喝茶人角度来看卖得好的茶农,由于茶叶卖得好,于是精耕细作茶地,结果就是茶叶发得好,然后就是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采茶做茶销售。我们先不管茶叶受不受得了,也不管这样做是好是坏。为什么云南政府这几年的政策不让茶农茶地施化肥打农药,然后再培训茶农科学的养护茶树和制茶工艺,目的是保证云茶质量,提高云茶整体的价格。让茶农增收。这些对于大家都好的事是要牺牲短期一部分利益的。作为喝茶人,当你购买的茶连年价格上涨,品质越来越差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当然是换一家买了是不?
大家还记得去年我写的云茶发展趋势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吗?关于云南陈年老茶方面的问题,可喜的是广东那边的组织已经制订出相应的标准了。而云南多种现代茶类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数,它就是云南白茶、云南晒红、云南黑茶。这三个类是在云南普洱茶、云南滇红茶、云南滇绿茶、云南再加工茶(茶粉、茶膏、茶化石等)基础上而来的。
2020年云南名山名寨的品牌化运作会进一步完善推进,名寨的老班章、冰岛、薄荷塘等等头部寨子,没有实力的商企是很难涉足分一杯羹的,因为一些资金雄厚的大佬已经开始清场了。名寨的品牌化运作,首先会受到波及的就是那些卖包装纸的没收购来源证明的茶商。早期做这些茶的茶商早已盆满钵溢。新进场的生产商和销售商还继续做估计要凉凉。
2020年,一些云南名山茶区的小片区茶会继续冒出来,但这类茶数量不会太多,是一些追逐名山茶商的首选,数量稀少,价格低洼,炒作空间巨大,获利丰盛,投资较少。这是古树茶概念最后的盈利点。而这些冒出来的小片区茶,最终也是古树茶最好的代表。云南茶区一千多个自然村,要发现这些小片区茶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作为村子的茶农对周边是很熟悉的,而外人进去最多取到个助力的作用。

2020年,云南茶工艺将会呈现出一些特色工艺的茶品。随着现在社会的多元化,产品还是以目前主流工艺并不能满足现代茶客多元化的口味需求。由此一些制茶人已经走到了未来,他们制作的新工艺茶品以健康为导向,抛弃了一部分传统云南普洱茶的入口苦涩,直接做到了入口香甜。这是以人为导向的社会,谁都不喜欢入口苦涩这个滋味。
2020年,云南生产型茶企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提升不仅表现在生产车间和硬件设备上,相应的软服务(企业标准、安全质检、配送、贮存、原料供给、正规化合同等)方面都会有很大提升,因为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也就提高了服务能力。但相比外省的生产型茶企,还能努力才能追赶上。
2020年,云南大部分茶区价格保持稳定,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的上涨,仅看茶鲜叶有一定降幅,但被人工成本抵消了。从今年以来,去茶区的人减少很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茶价和销售方式的改变。去到茶区卖不出去茶还去干嘛呢?去到茶区价格比市场还贵去干嘛呢?小散茶商那点量在茶区根本没议价权,而且还是压货压资金。现在大家手上都缺现金不缺茶。而那些贵茶紧俏货大部分都是有客人下单付款了,过道手就完事了。基本上压货的人少了,除了市场中的服务型大茶商,人家业务能力和资金实力厚实能撑住。而这些贵茶往往流通消耗很快,积压的概率比例很低。这些名贵茶能赚很多钱吗?正常来说这些名贵茶价格已经很透明了,利润空间也看得见,想赚很多钱除了销售能力强之外,也就只能作假了。后者的比例远远超过前者。这就是云南茶区茶价的基本情况。
2020年,云南陈年老茶在市场交易中会有很大增量,一是新茶价格相对某些陈年老茶已经倒挂,从商品角度来说,新产品上市后随着时间越长越便宜是正常逻辑。这些年随着很多人手上的库存越来越多,云南陈年老茶的特殊性逐渐回归商品逻辑。尤其是今年,我在朋友圈看到非常多的陈年老茶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在流通消费。在这里举个列子,某茶企2009年上市的一款茶上市价90元,而10年后流通价在55元。当年进货价25元。这对于现在手上有这个茶的茶商,10年过去这个茶虽然卖不到上市价但依然赚钱。这是多方共赢的一个结果,消费者喝到了实惠性价比茶,品牌得到流通曝光消费认知,茶商赚到了钱。也是市场自动调节的结果。
而我们常见的市场上炒作的那些贵茶,真正有几个开了喝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说过,这本质上就是个资金盘和网赌。你要参与没人管你,只要你自己能承受风险。目前这个盘子有多大呢?在这里我简单的给你提供个基础信息,云南所有炒作的茶企,每年生产销售总值按100亿估,这些炒作的茶产品在市场按3倍杠杠估。还不算往年的活跃流通的产品。而且其中的庄家是谁背后是谁、资金多少等等都是未知的。进来跟着别人喝点汤或者安心做个接盘侠赌运气还OK。毕竟想做接盘侠还不一定做得成,说不定做成接假货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