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65年前希区柯克就玩过啦


古人云:一蟹不如一蟹。不曾想,一个65年前就被玩过的概念,换了张新皮就能在女权主义盛行的今天成了流量密码。《消失的她》是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可能答案见仁见智。但如果消失的是男性的他而不是女性的她,那这部片子基本上不会有这样的热度和话题性。当然票房和热度不能成为电影质量的唯一评判标准,但是作为一部悬疑电影,看完之后观众的讨论话题却不是在悬疑上,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作为悬疑片的代表人物,像这种丈夫杀害妻子、真假妻子、调查真相的故事,65年前的希区柯克就玩过了,而且还带火了麦格芬手法,麦格芬手法是一种电影的表现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复仇者、《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迷魂记》中的玛德琳。有时又利用虚化的事件,比如《后窗》中的推销员谋杀案。所以说《消失的她》和《迷魂记》不能说是毫不相关,(竟能如此相像?)。但虽然故事的外壳相似,呈现出来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迷魂记》的男主斯科蒂是一位警官,在一次追捕中从高楼上失手惊吓后得了恐高症。只好改行做了私家侦探。同学加文委托他作为私家侦探跟踪妻子玛德琳。因为加文认为妻子玛德琳精神有点问题,有时候像变了一个人,变成了她的曾外祖母卡洛塔,用中国的话来说,玛德琳像是被死去的曾外祖母附身。
斯科蒂一开始觉得这个想法十分可笑,但他还是开始跟踪玛德琳。玛德琳在荣誉军团宫殿里对着一幅画像看了几个小时,还去了墓地,甚至还企图跳水自杀。斯科蒂把她救上来,并把她带到自己家里。他问她过去这一天都干了什么,但玛德琳自己也迷惑不解。过了一段时间,斯科蒂意外地又遇见了玛德琳,她感谢斯科蒂救了她,还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抱歉。斯科蒂开始对玛德琳的神秘(美貌)产生兴趣,他邀请玛德琳去旧金山旅行。在杉树自然公园,玛德琳让他看一个被锯断的树桩,说上面记载着她的出生和死亡。玛德琳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斯科蒂安慰玛德琳,让她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结果是他们爱上了对方,互相表白了爱意。
但两人的爱情并没有让玛德琳的恐惧和忧郁变少,玛德琳说梦到塔、西班牙村落和白色的房子,斯科蒂就带着玛德琳来到和梦境相似的西班牙教区。欲言又止的玛德琳离开斯科蒂,很快跑进了附近的一个钟塔,等斯科蒂冲上去的时候,玛德琳已经在一声尖叫中跌落高塔,摔死了。
法庭很快结束了调查,认为玛德琳是死于精神崩溃后的自杀。此后,斯科蒂一直很颓废,他还是忘不了玛德琳,路上看到跟玛德琳开的一样的车,看到发型跟玛德琳一样的女人,他都希望那就是玛德琳,直到他见到了一个长得跟玛德琳一模一样的女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他跟着她来到她的住所,问了她很多问题,还进了她的房间,长得帅是比较容易让人放下戒备哈。看了她的证件才确认不是玛德琳,他终于死心,他多么希望她就是玛德琳,但她却是朱迪,可事实上这个女人就是玛德琳,可是她为什么不跟斯科蒂坦白呢?不对,玛德琳不是自杀了吗?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反正两人不出意外的恋爱了,显然斯科蒂是把朱迪当成玛德琳来恋爱的,他求朱迪穿玛德琳的衣服,换成玛德琳的发型。他开始出现幻觉,他深情地吻了下去,仿佛他吻的就是玛德琳。事后,朱迪换了裙子,斯科蒂帮她戴项链,他惊讶地发现玛德琳以前常戴的项链出现在朱迪身上,斯科蒂产生了怀疑。深夜,他又带朱迪去那个西班牙教区,在那里他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事情要从玛德琳看的那幅戴着首饰的女性画像说起,画中人其实是玛德琳的外曾祖母卡洛塔,很多年前,来自南方小镇的年轻卡洛塔,在酒吧工作时被一个有钱男人看中,于是他们开始恋爱,男人为她购置了一间大房子,卡洛塔也为男人生了一个孩子,两人看似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但事实是男人早就已婚,但他和妻子没有孩子,男人和卡洛塔的事情暴露后,男人抛弃了卡洛塔,并抢走了她的孩子。(这里老人的话很有意思:那时代的男人做得出这种事,因为他们有权力这样为所欲为)几十年前如此,现在呢?此后,卡洛塔便独自守着那间房子,等待男人和孩子回来,但她不知道自己再也等不到了,于是她渐渐出现精神问题,变得衣衫褴褛,到街上去问路人,想知道她的孩子在哪里,后来,她终于承受不住,自杀了。(老人又补了一句: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哎~结合老人说话时的表情,当斯科蒂问起这个有钱男人是谁的时候,老人略有所思并摇头苦笑,以及他说迷人的卡洛塔,悲惨的卡洛塔时的惋惜。我们可以怀疑,这个老人实际上就是他口中当年那个有钱有势的男人。
了解了玛德琳曾外祖母的悲惨故事,我们再回到玛德琳的故事,玛德琳的丈夫说玛德琳被曾外祖母附身,像是变成了曾外祖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玛德琳对着卡洛塔的画像发呆,带斯科蒂看那棵美洲杉的年轮,确认自己会在什么时间死亡。一步步引着斯科蒂去了解卡洛塔生前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就是想让斯科蒂相信自己是被卡洛塔附身,这些行为都是卡洛塔的自我意识和回忆,为自己的自杀做充分的准备。她知道斯科蒂有恐高症,所以特地把自杀地点选在教堂的钟塔,这样斯科蒂就会因为恐高症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去确认她的尸体。事实上玛德琳并没有跳下去,斯科蒂看到的尸体实际上是真玛德琳,也就是说真玛德琳这时候已经被丈夫杀害,斯科蒂面对的一直是假玛德琳,假玛德琳做这出戏是为了让斯科蒂以为真玛德琳自杀了,这样斯科蒂就成了真玛德琳“自杀”的见证者。到这里,我们就能知道朱迪为什么和玛德琳长得一样了,朱迪只是玛德琳的丈夫请来假扮玛德琳的,玛德琳的丈夫为了妻子玛德琳的遗产,和朱迪做了这出戏。但朱迪却爱上了斯科蒂,甚至在中途受到良心谴责,在最后当真玛德琳被丈夫掐死并推下钟塔时她发出尖叫。可能玛德琳的丈夫一开始跟她的计划里玛德琳并不用死,又或许是朱迪因为爱上斯科蒂而对这出戏感到惭愧。事实上她一开始的计划是玛德琳的丈夫会跟她拿着这笔钱远走高飞,但玛德琳的丈夫最终却抛弃了她只给了她一笔钱。但她也在中途爱上了斯科蒂,所以她在这出戏演完后却没有销声匿迹,而是想继续和斯科蒂恋爱,这也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当面对斯科蒂的责问时,朱迪陷入深深的恐惧和自责中,斯科蒂到这时还是把她当成玛德琳,告诉她自己深爱玛德琳。朱迪想说你也是爱我的,你爱的玛德琳其实就是我啊。朱迪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我深爱着你所以才愿意这样冒着危险继续在你身边当你的玛德琳。她希望斯科蒂不要把真相说出去,但斯科蒂却说太晚了说什么也救不回玛德琳了,朱迪抱住斯科蒂苦苦哀求,斯科蒂虽然略显抗拒但却吻上了上去,不知道斯科蒂这时候觉得自己吻的是谁?玛德琳还是朱迪。这时候黑暗中走来一个身影,说着:我听到有人说话。朱迪吓得挣脱怀抱从钟塔跳下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斯科蒂猝不及防,再回过头看时,黑影原来是一个修女。这算是强行加入宗教元素吗?我想不是的,我的猜测是:这些牧师和修女也是这场戏的配角,也是帮凶。因为他们当时不可能没看到朱迪和玛德琳。所以朱迪看到修女的黑影,以为是这些帮凶因为听到她把真相告诉斯科蒂而想杀她灭口,又或者误把修女的黑影当成玛德琳的鬼魂来索命,所以吓得跳下塔楼,留下一脸懵的斯科蒂站在塔楼上,但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斯科蒂竟然已经克服恐高症了。影片到这里结束。
《迷魂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模板,以至于后来出现很多类似作品,当今年《消失的她》引发热烈讨论时,很多人也拿2014年的《消失的爱人》与之对比,原因可能是同样是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当然具体故事差别很大)或者是两部电影都引发了看完电影后分手的社会现象。于是不出所料的,关于悬疑片的讨论转移到男女关系上来。所以似乎没人有心思再去对比两部影片的质量,在巨大的流量裹挟下,讨论《消失的她》的话题也基本集中在男女关系上,而不是其作为悬疑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难道悬疑片不看悬疑,看男女关系吗?不少女生甚至认为不看《消失的她》,就失去一次所谓“觉醒”的机会,有男朋友的看完分手,没有男朋友的看完誓不恋爱,甚至带家长一起看还能促使家长打消催婚的念头。引用这些人的话:“咱就是说,狠狠代入了”。我不知道这些人中多少是营销,多少是跟风,但当这种话题越能引起热烈讨论的时候,恰恰说明底层女性在社会中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更愿意抱团,把自己代入善良且富裕的女主,而去审判现实中同样处于底层的男人。于是,阶级的矛盾被掩盖,底层穷人无情,富人生来善良的谎言被构建,而多少底层女性参与了谎言的构建却不自知且乐在其中。
回到《迷魂记》,导演无意去过分探讨男女之间那点破事,因为故事最后的悲剧从玛德琳的曾外祖母卡洛塔的遭遇就已经预示,从老人的口中,过去那种已婚男人玩弄年轻女人感情最后抛弃年轻女人的破事似乎已经不会再发生,但事实却是现在的已婚男人仍旧玩弄年轻女人且为了妻子的遗产谋杀自己的妻子。可以说是愈加离谱的破事了。这种阶级社会下存在的压迫还需要去强调吗?难道《迷魂记》力压《公民凯恩》获得《视与听》评选“影史十大影片”第一名,靠的只是讲男女的这点破事吗?难道不是因为本身作为悬疑片足够优秀且十分自然地揭露现实社会光鲜外表下存在的罪恶与丑陋而备受推崇吗?斯科蒂被同学委托调查同学的妻子玛德琳,却无法自拔地爱上朱迪假扮的玛德琳,同时也真心想拯救玛德琳,以致朱迪也深深爱上了斯科蒂。这种故事本身就是狗血的,但就是在悬疑氛围中让观众忽略了这些狗血的剧情设置。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斯科蒂作为正面人物也有缺点,一心想拯救玛德琳的他在不知不觉已经深深爱上了玛德琳,仿佛忘记了玛德琳是同学的妻子,而朱迪作为反面人物,本来她是为了演戏而接近斯科蒂,却也同样面对斯科蒂的救赎而不知不觉爱上斯科蒂,而对自己做的坏事感到心存愧疚,惶惶不可终日。仿佛也忘了自己原来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同样属于普通人的他们在金钱和欲望的裹挟下随波逐流的无助。我们不知道最后斯科蒂的结局怎么样,以及玛德琳的丈夫和那些教堂里的牧师和修女有没有受法律制裁。我想这也成为了一个悬疑,看似结束的故事,实则远未结束。
《迷魂记》是我看的第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当时完全无法相信这是1958年的电影,或者说无法相信那是1958年的美国旧金山,演员的气质真的大气,很有辨识度。尤其是标志性的“希区柯克变焦”和奇幻的特效,真的令我惊艳不已。但最重要的是故事讲得好,影片质量足够优秀,所以影迷讨论的是作为经典悬疑片的《迷魂记》,而不是讨论男女关系狗不狗血的《迷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