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多措并举 坚决打好保供攻坚战
从夏天开始,用电的负荷就一直在上升。中国节能环境集团(“中国节能”)将坚定履行能源央企的责任和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能源保障措施,全力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严守安全和稳定的底线和底线。
强化组织领导,筑柱架梁,确保供电质量
中国节能按照“迎峰度夏”专题会议的要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成立了能源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和制定了新的能源保障政策,努力争取更多的用电空间。中国节能旗下各单位均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及技术措施,明确了责任,细化了措施,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提供了依据。
根据今年夏季用电的特点,中国节能旗下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区域能源项目、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根据各自的用能需求,提前制订了迎接夏季用电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专门的迎接夏季用电的工作小组,开启了24小时的“巡查+运维”的双人值班模式,对电站的预防性测试和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进行了扎实的工作,对供电、供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检查,并充分运用了巡检无人机、部件清洗机器人、集中式逆变器智能冷却设备等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效率,并根据不同的突发状况和场景,组织了多次的应急演练,提高了各个项目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安全保障的底线红线。
中国节能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扎实地开展“安全月”活动,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治理,并督促下属企业健全应急预案,保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做出反应。与此同时,各个下属公司对设备的预试和大修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并加强了运行监盘和现场巡查的质量,保证了问题的发现和处理。
根据预测,中国整个节能体系在今年的迎峰度夏(6-9月份)将实现83.1亿度的绿色电能,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为能源供应50兆焦耳,为天然气供应2026,000吨,为天然气供应1800万标准立方米,为天然气供应800,000公斤。
严格执行部署,全面启动供不应求模式
在“迎峰度夏”的紧要关头,中国节能公司全体员工争分夺秒,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为电力供应保障作出了“绿色”的贡献。其中,由中国节能旗下的光伏企业在新疆昌吉昌吉的吉木萨尔和甘肃武威的96.4兆瓦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在近期顺利实现了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的接入,为这两个省份提供了新的能源保障。中节能太阳能有限公司有关人员表示,该项目是甘肃省第一个整县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两个项目的联合运行,将产生3.8亿度的“绿色”电,约合29.4万吨的CO2,对优化区域的能源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做好保障供应工作,既要“干”字,又要“巧”字。
中国节能旗下的节能技术公司,以“避峰、限峰、提谷”为核心,按照不同的用电时段,制定有目标的运行切换和负荷调整方案。同时,针对大工业“两部制”的峰谷电价特征和用户终端能耗状况,对空调主机进行适时的负荷调节,以保证能源供应系统的高效、稳定、经济运行。
中国节能旗下的风力发电企业,将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巡查+维护”的双人轮班方式,对风电场一次设备、风电机组、集电线路等进行专项巡查和检查,并制订完整的检修方案,确保供电充足。
除了人力巡逻,还使用了高科技,帮助维护设备。中国节能太阳能公司将组织对箱变、逆变、无功补偿设备等进行专项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电厂的预防性测试、重点设备和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无人机巡检、部件清洗机器人、集中式逆变器智能冷却等技术创新,帮助提高运行效率,确保设备在用电高峰时处于最佳状态。
安全是最重要的,要做好准备。中国节能要求所属企业高质量地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组建了党员安全保障突击队,在继电器保护室的进线电缆沟,特殊线路区段,重要杆塔,配电室等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要组织对作业值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作业和作业中的关键工作人员的技术,打牢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
另外,为了应对夏季高温可能引起的山火、强对流天气引起的洪水等突发事件,中国节能旗下的各个企业都会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与监测预警,开展防汛、反事故应急、消防等各种应急演练,做好物资与人员的储备,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