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国情咨文透出重大信号:美国或掀起一场“新冷战”

文/阙兴明
近日,俄乌之间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实际上是俄罗斯对抗美国北约霸权集团的一场决战。战端开启以后,美国与其北约盟友也没闲着,围绕这场战争展开了一系列动作。
据环球时报3月2日社评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发表其就职以来的首份国情咨文演说,不仅强烈谴责俄罗斯,再次强调对俄制裁,还将此次俄乌开战定义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拜登尤其提出,这场战争中,乌克兰人民是对抗俄罗斯的“力量之墙”。
社评指出,拜登提及的“力量之墙”这一用语,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冷战中著名的柏林墙,难道美国是希望在乌克兰筑起这么一座高墙吗?言外之意,是指美国可能想要把乌克兰当成一道“铁幕”,掀起一场世界“新冷战”。
柏林墙究竟是个什么梗?原来,这是此前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该墙的建立就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冲突而导致的,算得上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社评分析得很是鞭辟入里。就当前大国间博弈而言,尽管没有正式提出“新冷战”这个概念,但种种博弈的表现形式,跟冷战极为贴近。冷战就是指两大力量之间互相遏制,但不直接爆发热战。遏制范围包括外交竞争、科技及军备竞赛,甚至还会延续到太空空间的军备竞赛,其中还有可能出现局部代理战争等。且看看,当今美俄大国之间的较量不正好具备这些因素吗?而当前的俄乌之战,其实就是美国的代理人战争。
再从地缘战略位置上来看,自苏联解体不久后开始,美国主导的北约就把俄罗斯树立为一个新的对手,罔顾信义,先后进行了5次东扩,由西向东推进,不断侵吞掉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甚至试图将乌克兰改变“颜色”。而乌克兰正如同是隔离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或者说是一道墙。
那么,当今拜登政府是不是在着力打造、夯实这道带有冷战意义的“墙”呢?还真是不能否认。
去年最后两个月,拜登不止一次地扬言要把乌克兰纳入北约。而这,正是激起俄乌军事对抗,之后俄罗斯忍无可忍决定开打的根由。拜登自然也知道,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极小,近乎没有,但其执意要这么说,除了是要转嫁美国诸多危机而外,应该就是要彻底促使俄欧之间的决裂,然后让美欧这个西方阵营抱得更紧,以此围堵和对抗俄罗斯。
只是从目前俄乌之间的战况来看,大概率不会让拜登政府如意。俄军已占据极大战场优势,乌军则颓势明显,泽连斯基政府很有可能变成美国的炮灰,在普京的炮口下灰飞烟灭。而接下来,强悍的普京基本一定会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并对乌克兰施行国家改造,使其永远丧失加入北约的可能性。由此,美国也会失去乌克兰这道“墙”。
问题是,即便没有了这道“墙”,美国应当只会更加歇斯底里对俄罗斯施展冷战的各种招式。因为,普京在乌克兰战局取得的军事胜利,只是其中一个战果而已,另外还有两大战果。而这两大战果则是美国的苦果,拜登政府无法吞进去,势必发起疯狂的反扑——
一个战果是荡开俄西部的战略空间,同时又在俄罗斯军事胜利的余威下,使得欧洲地区的北约国家不敢跟俄罗斯硬碰硬。再加上俄罗斯在油气供求方面对欧洲的拿捏,有可能渐渐恢复俄欧之间的能源贸易往来,进而缓和俄欧关系。更何况,在这场俄乌战事中,美国外强中干、自私自利的一面又彰显了一次,这只会促进欧洲与美国之间离心离德。
另一个战果是保障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安全。俄军已经拿下敖德萨和马里乌波尔,控制了整个黑海北部,再加上普京将来一旦完成对乌克兰的国家改造,便能掌控从黑海到波罗的海连线的这块大陆,从而让俄罗斯至欧洲的油气管道不再受到威胁。
这两大战果,会直接关系到美国霸权地位是否稳固。试想,俄罗斯这次立了威,假设又能逐渐恢复俄欧关系,北约集团便会日益松散,进而让美国的军事霸权在欧洲渐渐没落下去;再就是一旦俄罗斯保住了自己的能源贸易安全,又加上此次美国对俄施以SWIFT制裁的反作用力,只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绕开美元而与俄罗斯进行能源交易。美元倘若在能源这种大宗商品交易中靠边站了,那么美国的金融霸权也会日益衰微。
拜登输不起,白宫背后的资本财团也不会允许美国输掉与俄罗斯之间的这场生死博弈。因此,俄乌之战结束以后,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只会变得更疯狂、更野蛮。
正值白宫忙于谴责、制裁俄罗斯之际,又传出了一则消息,与中国相关。
环球网3日披露,一场由美、印、澳、日四国领导人举行的四方机制安全对话即将举行,这次是以线上视频的方式举行。这个所谓的“四方机制”,说白了就是美国“印太战略”结出来的一枚恶果,是专门用于对付中国。具体地说,是想要从西起印度洋、中经南太平洋、东至日本所在的东北亚,对中国进行一道U形战略围堵。当然,最近传出消息,美国的黑手已经伸向尼泊尔,而这也可能成为“印太战略”延伸到陆上的一个讯号。
目前虽不能说美国已经对中国展开了冷战,但相关迹象已经越来越显性化,不得不小心提防。毕竟,在很大部分白宫政客的心目中,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俄罗斯降到了次席。就拿这个“印太战略”说事,将其与“奥库斯”三方核心联盟放在一起,似乎就很有点印太版“北约”的雏形。
近年来在东海、南海等中国周边海域,美国对中国的动作也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挑衅中国的意味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台海,美国打“台湾牌”已是明目张胆,去年下半年以来,白宫、五角大楼、国会山政客已经公开叫嚣“保护台湾”。最近又有包括彭佩奥在内的两拨美国前政要蹿访台湾地区。
美国在对中国施以这些地缘政治领域的挑衅时,对华贸易战、科技霸凌主义的动作也没有怎么收敛。在舆论攻击方面,对中国不断造谣抹黑,所谓“中国威胁”论调不绝于耳,并试图趁机纠集盟友对中国进行外交孤立。综合来看,对中国,美国同样是将冷战的各种招数搬了出来。
华盛顿也心知肚明,中俄两国关系虽不是盟友,却胜似盟友,两个大国肩并肩、背靠背,相互进行紧密战略协作。因此,美国要保住其全球霸权地位,无奈只有用两个拳头出击,同时对准中俄——尽管白宫也深知,美国同时挑战中俄两国,胜率几乎为零,但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
或许,一场“新冷战”的惊涛骇浪要被拜登政府掀起来。当然,这场“新冷战”,不再只是局限于在乌克兰展开,而应当有其更广的范围。中俄美都是世界大国,因此如果美国一定要挑起一场“新冷战”,那么世界有多大,范围就有多广。我们相信,将来有一天,中俄携手定能将美国的霸权主义彻底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