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旺10号黄骨鱼优质种苗_好养活、生长快、创增收农村奔富好选择
黄骨鱼养殖要取得很好的成果,需要过很多关。优旺10号黄骨鱼优质种苗人工孵化的成功,算是闯过了第一关;优旺10号黄骨鱼种苗“开花”培育,则是的第二关。有些不会的新手“开花”,往往“有意种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认为“开花纯属碰运气,无须学技术。其实不是这样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黄骨鱼“开花”,也有很多技巧的。有人“开花”成活率高达八、九成,且连续多年成功多,失败少;也有人的成活率仅四、五成,而且不是批批稳定;甚至有人“开花”开出一塘水,连一、两成都达不到!其根本原因在于未掌握“开花”的核心技术及技巧,遇到问题不善于应变。
不管什么事情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的,黄骨鱼“开花”也要增寻一定的规则:精细化管理是成功的一半,而晒塘、清塘、解毒、肥水培菌、鱼种选择、运输、下塘、应激、开口、投料、养殖管理、病害防治、起捕等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清理池塘做好消毒工作,种藻培菌育轮虫、鱼苗下塘、饲养精细管理。

第一步:清塘消毒
干塘、清淤、晒塘是很有必要的,以暴晒后裂口有2-3公分为佳。晒塘能提升底泥氧化性,有效的将底泥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并释放出营养盐,其对池塘底质改良和肥水效果明显。
清塘:是使用消毒药物、太阳照射等方法,把池塘野杂鱼、杂草、蝌蚪等公害、寄生虫、细菌、病菌基本清除,从而有效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清塘消毒的常用方法比较多,有生石灰、茶麸、漂白粉、巴豆、清塘剂、清螺先、菊酯类等等,根据鱼塘是自身情况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种广东比较常用的、对黄骨鱼鱼苗开花比较高效的清塘方法:
(1)、干塘消毒:排干水或留水深5~10厘米,每亩用40~55公斤的生石灰(或用漂白粉)全塘均匀泼洒消毒。
(2)、若塘底的螺特别多,则用“清螺先”杀之。由于螺好氧大,导致水质氨氮居高不下,再者,螺是很多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所以开花塘螺不能太多。
(3)、第二天,注水满至1米-1.3米。进水是一定要用密网隔开进水口,以防杂质、公害等进入。
(4)、放花前3天,用25-30斤/亩的茶麸浸泡半天,将浸泡出来药水全塘泼洒(茶麸渣倒掉),并开启增氧机。这样可以达到再次消毒水体的虫菌等公害而且达到肥水的效果。
(5)、解毒:用菌毒速消等全塘泼洒,既高效解毒,也能爽水。
第二步:肥水培藻
培水乃鱼苗开花丰收关键,这一点我们是不可忽视的细节。开花培苗是很精细工作,充分了解自己鱼塘的底泥特性、外界水源条件、气候及天气变化、养殖品种等等,才能有效的制定培水方案。
1、培水的目的:
(1)、是为了培出藻类保护池底(不让阳光晒到池底)和建立良好的氮循环,使水有净化能力和富含溶解氧。
(2)、是为了培出以藻为生的浮游生物为苗及水蛛提供全价的生物饵料。
(3)、是为了培出有益菌,以减少有害菌的产生及有效防止鱼花病害的产生。
(4)、是为了培出藻遮挡阳光,为喜静畏光的黄骨鱼苗健康生长。
2、影响肥水的因素:
(1)、藻种:肥水的藻类必须健康,品种齐全且相互平衡;
(2)、肥料:肥料营养均衡,速效肥与长效肥都得施够;
(3)、阳光:没有阳光植物无法生长。
(4)、水体敌害生物少,pH值、水温等环境条件要合适。
3、如何培水
上一段我们讲,用生石灰(漂白粉)清塘后第二天注水,再用茶麸水消毒,作用除了消毒也能肥水。根据鱼塘和天气等因素,再作相应调整。
放苗前施有机肥和活菌产品都可。按照一亩塘一米水深计算,根据池塘的肥瘦程度,快速肥水产品可选取以下任一种方法:①5-20斤尿素或碳铵加2-5斤磷肥,再加1-3斤复合肥;②1.5-2kg单细胞藻类生长素(简称单胞藻)加2-3斤复合肥;③芳草藻种+芳草水美+氨基酸;
放苗前一定要检测一下水质,pH太高不行,这是很多客户容易忽烈的,一般水质晴天,下午,水质浓绿或者清绿的pH会比较高,需要注意,轻微超标的比如最高去到8.5,可用发酵乳酸菌+腐植酸钠调节,严重的比如超过9.5,就需要特别小心,可以考虑降碱处理。
4、肥水和稳水
腐植酸钠:遮光,稳水,防气泡病,好东西,注意不要用太多会缺氧。(1)、高温天气,塘底淤泥多的老塘:进廋水,廋水开花;用腐殖酸钠稳水,能有效减少鱼苗的气泡病的发生。
(2)、对于低温阴雨天,最好肥水开花;用藻种+水美+氨基酸肥水。
(3)、对于高温晴天,无论新塘或者老塘,先适当藻种+水美+氨基酸肥水,在用腐殖酸钠稳水
(4)、若是持续的阴雨天,塘底淤泥多的老塘:①持续阴雨天,直接肥水;②从阴雨天开始转晴,则多开增氧机,注意稳水,调节PH值,使用发酵的乳酸菌及腐殖酸钠。
5、堆青草稳水经验
堆青草堆的作用:①稳水作用突出,培育出的水质稳定而且清爽;②培养各种微生物如轮虫和枝角类,供鱼花摄食,减少饵料投喂,并且鱼花快大;③稳定pH,极大的减少气泡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④注意青草可能容易招惹蜻蜓等虫卵,虫卵繁殖茂盛也会成为鱼花的天敌。
关于堆青草堆的几点要求:①草一定要青,不能是枯草;②选择使用的草尽可能的长,短草效果稍差;③要捆成一捆,不能散放;④定期翻一翻,一般一个星期翻一次;⑤腐烂后捞出和更换;⑥要适量,不能太多。

第三步:投放鱼花
1、选购优质的鱼花
(1)、选种质优良、纯正的种苗:①水花的母本最好不用“毛毛鱼”;②如果是全雄苗,父本超雄公最好选用纯系的雄鱼,或者知名公司的优质雄公,以确保子代种质的优良及雄率达99%以上;③若是杂交花,则要选取三至四冬龄上,个体1-2公斤的瓦氏公鱼;④若是普通花,切忌近亲繁殖。
(2)、三种黄骨鱼苗种的选择
(3)、鱼花的体质健康、无伤残,活力好;
(4)、鱼花数量的虚实度----找有口碑、有信誉的苗场。
(5)、鱼花的下塘的规格:水花孵出后三天,11万-15万尾/斤(规格为每克鱼250-280尾),鱼苗开始爬墙已近与开口,处于混合营养期,不老不嫩,正适合下塘。若需空运到外地,则280-350尾/克规格最好(到达目的地下塘正好1克250尾)。太嫩或太老(1克200尾以下)的水花开花成活率都比较低尤其老花,下塘后基本上剩不了多少。注意“老花”和“新花”的区别:“老花”,即孵化出苗后卵黄吸收完后无外源营养供给的饥饿型水花。1克小于200尾。“壮花”则是吸收完卵黄后及时吸收到外源营养而长得强壮的水花,1克也少于200尾,这种“壮花”不列入“老花”行列水花运输可用生氧桶带水运输,一个100公斤桶一般可装运50万水花;也可用尼龙袋(鱼花袋)充氧运输。运输工具可用汽车、火车或飞机空运,一般要求充氧后运输至下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运输护理
鱼花的打包运输,使用“苗种浸泡剂”+“泼洒姜”混合液。
3、防应激
鱼花下塘前,用“元康”+“泼洒姜”,既能抗应激也能促进鱼花开口
4、适时下塘、适温下塘
(1)、鱼花下塘时的水质、公害、藻菌的管控;
(2)、试水:清塘消毒药物都存有一定的毒性,对敌害生物和病原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如果使用比例不当、方法不对,那么会对鱼类也造成伤害,所以在消毒后要多开增氧机,放苗前要先放几尾鱼虾来试水,确定安全后再大量放养。
(3)、开花的水深不宜太深,以1M-1.3M为宜;
(4)、最佳下苗时间:一般早上或者傍晚;注意天气、气候的变化影响;下花前一天开好增氧机;
(5)、适温下塘:到达目的地下塘前,要量一下鱼花运输袋内的水温,及待放苗的水体的温差,若温差超过2℃,则应将鱼塘水加进运花桶中,将水温控制不超2℃;如运水花是用氧气袋,则打开氧气袋前将袋(连苗)放进塘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放苗下塘,以防水花出现应激反应。可在岸边放置一些草堆,为鱼苗提供躲避场所,也可便于观察鱼苗活动。如水花下塘后短时间内出现反肚、休克或踹动,则属应激现象,必须及时泼洒应激类药物,如泼洒姜、三宝高稳C等,同时加强冲水与增氧。经过抢救,水花会很快恢复正常。

第四步:标粗养殖管理
遵循上述三步,鱼花下塘的成活率就有8-9成。鱼花下塘后的标粗工作又是如何开展?
黄骨鱼标苗操作要点:
1、开口
(1)、鱼花下塘以后开口问题,开口也是要我们考虑有些肥塘里面藻相很丰富,鱼花投苗第一天是不用投料的,但是最好用水溶性多维(安多)下苗当天泼下。这样鱼苗在原来池塘天然饵料情况下,利用水溶性维生素,刺激鱼花开口和能量。
当鱼花第二、三天干洒发酵好的花生麸水或鱼美,按最低的投喂量投3-5次每天。
(2)、水瘦池塘开口:鱼花下池第一天开始投喂人工鱼料,鱼下塘后用安多一包3亩泼洒,当天就用鱼美或培氧饵吧+发酵过的花生麸水一起投喂3-5次/天。
另外这种塘比较瘦也可以使用腐植酸钠泼洒,降低透明度提高鱼苗的适应能力也有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2、投喂饵料
什么时候开始训食、投喂?一般开始训食的时间7天-30天不等,饲料选择也多样。部分养殖户坚持越早训食越好,部分养殖户坚持越晚训食越好。时间不是问题的本质,投喂时机应根据水中天然饵料的数量和鱼苗肠胃中食物组成而定,即:从天然饵料供应情况和鱼苗本身的需求出发。
多年的标苗过程中,对黄骨鱼鱼苗的食物组成和食性转换进行了观察。前期轮虫为主,然后是桡足类(剑水蚤为主),然后是枝角类为主,鱼苗长到1.5-2cm左右时,开始摄食大型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这个时候,水中浮游动物已经基本被消耗完,鱼苗的摄食范围更宽,食物组成更杂,再完全依赖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已经不能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此时就可以训食、投喂了。
投喂量如何确定?常用的做法是,通过料罾里饲料的消耗时间,以及鱼苗肠胃的饱食程度来判断。投喂的前期(2cm左右),料罾内饲料40min内吃完为好。中期(3cm左右)时,半小时以内。后期,十分钟以内吃完为好。再者,根据鱼苗的饱食程度,适量增减投喂量。
如何投喂?由于市场上饵料的选择多样,这里推荐安全、可控、方便的鱼苗专用料。开始训食时,将饲料化水沿边泼洒,两天后,将饲料捏团沿边均匀投喂,鱼苗3cm以上时,可以开始向池塘一边训食,并且饲料也可以不用再捏团投喂,直接泼洒即可。每天投喂餐数2-3餐,在早上、旁晚阳光不强烈的时间投喂。
3、加强日常管理
(1)、防控蝌蚪、水蜈蚣(蜻蜓幼虫)等天敌繁殖。通过进水拦密网基本能杜绝这些公害出现,万一出现应及时使用吊轮胎加机油、吊灯法等将其清理。
(2)、日常饲养管理
①增氧:水花下塘前半天开始,连续五天,每天24小时连续开启,1.5kw超级叶轮或增氧机(1-3亩/台)。注意水体的溶氧,溶氧很重要,溶氧就是生产力,氧多成活率就高;
②稳定水色,既可给鱼花提供充足的微生物食物以保持生长,也可保持优良的水环境以保持鱼花健康无病害,对鱼花的成活率(成数)起关键作用。
③培菌,对稳定水色的有重要作用。
④关于放苗后十天的水稳放苗之后,前十天非常关键,鱼苗全靠天然饵料生长,全长可以从0.7cm长到2cm左右,若水质波动大,天然饵料数量会受到较大影响。放苗之后,由于鱼苗的摄食,以及水体缺少持续的营养补充,水质变化较快,应掌握其规律,提前做处理。比如水体营养(氨氮、亚盐等)的快速下降,水质快速变瘦,要及时补充营养,或添加新水。水蛛数量快速减少,要根据鱼苗的摄食状况,决定是否肥水培水蛛,或者提前投喂饲料。
⑤pH和溶氧对早期鱼苗影响较大。连续高温或阴晴交替变换,都会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对鱼苗也造成较大应激。连续晴天,可能造成溶氧快速上升,造成气泡病。高温导致水体分层,上热下冷,温差可达4℃以上,会造成鱼苗应激。水温高,鱼苗摄食旺盛,有害菌繁殖速度也快,做好疾病预防至关重要。暴雨导致表层水温快速下降,上下水层对流,易造成泛底,底部易缺氧,鱼苗上游,加剧恶劣天气对鱼苗伤害。
(3)、日常用药病害防控:★鱼苗标粗的病害预防是成功的关键。
①应激:晴雨交替变化,水温波动大,直接造成浮游动物形态、数量和种类上的变化,影响鱼苗摄食。a 遇到天气突变,可以及时用抗应激的药物(泼洒姜+三宝稳C)全池泼洒。b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补充营养,防止水体失去平衡。c 条件允许的话,每两天补充一些新水,以补充新鲜藻种和营养盐等,保持水体活力。d 常开增氧机,提前偿还底部氧债,避免鱼苗在恶劣天气上浮,同时使水体流转起来,避免水体分层,减少应激。
②鱼花下塘10天左右,外用敌百虫200/亩+菌必清250ML/亩,起控制轮虫数量,保持水的活性的作用,第二天再用虫虫草外泼,进行寄生虫的预防性工作。
③鱼花下塘一段时间,慢慢转喂饲料后,再用虫虫草拌料内服,能有效防控寄生虫病害。
④养殖保健套餐,定期内服宝饲迪(嗜酸乳杆菌)+安多(水溶性维生素),起保护肠道、提高苗种免疫力作用,宝饲迪最好发酵后再使用,建议100g的宝饲迪,用5斤红糖+10斤玉米粉用200斤水进行密封发酵3天后再进行拌料投喂效果更佳。
4、适时分塘、卖苗
一般鱼花下塘,经过15-25天的精细饲养管理,就能达到分塘养殖或者转卖养殖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