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记忆
这些日子的黎明总是在鸟鸣中走来.仔细观察,窗外并无鸟儿可以寄居的树木,一条连接南北楼的高压线,倒成了它们很好的歇息地.这些鸟是何时抵达,我并不知道,人不同于它们,常会忽略很多值得注意的变迁,鸟儿不,它们必须遵守季节的转换,不惜余力千里迢迢地来回迁徙.这些不是常见的燕雀, 灰褐色的身体显的并不起眼,我似乎不能叫出名字,从某一个早春的黎明开始,清翠的鸣声盘旋在窗外,打破了凌晨的寂寥,试图把北方的春推向另一个高潮.
然而,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节奏慢的让人有点着急.眼看着江南的繁花将谢,这里的枝芽才肯探出些鹅黄.虽说鸟儿不停地催促,但堆积了一个冬天的寒冷,还是令季节晚了半拍.这个四月,我比较勤快,空气中潮湿的味道以及早春探出的丝丝迹象,刺激着我身体的各个器官,让我摆脱了臃懒,虽然迈出的第一有点艰难,但黎明户外的宁静,让我终于坚持下来,同时也让我获得了亲近春天的机会.
我一直在观察周遭的变化,愚人节前后几日,路边的树木泛出青绿,有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从树尖到树干流泻而出,行走在树下,我可以感受到一种柔软,不是风,不是露 ,应该是一些捕捉不到的细节-------季节,它所带给我们的感知,每一种植物,也包括人,都环绕在这些气氛里,我同样怀着快乐,一些陌名的欢愉,我想这都是因为一个逼近的节气,“春天”.有时,用笔在案头轻轻写下这两个字,心里暖暖的,它所包含和代表的意义是希望,人们很定位地把美好的东西赋予一个词汇时,这不仅仅是依靠想象,而在于它内在的和感官所能体会到的触动,亦可以形容为怦然心动,就那么一下下,幸福就喷涌而出,我想,以春天作为美好的代言人,绝不会错的.
一点一点,绿就随着日子泛滥开来,仿佛是不经意的,它不用提醒你,就悄悄的行动起来,头一天,我折了一枝柳条,上面还是含苞的芽,一夜春风,待到此日清晨,你再抬头望去,柳叶已经绽开了纤纤玉枝,那么嫩,那么的轻巧,一派鹅黄地覆盖了树冠,远远看过去,似轻纱,似绿雾,朦胧地挑起一城的风景,又朦胧地横起一道绿屏障,让所有的幻想和快乐深陷其中.对于柳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张晓风的一句”结绳记事”,此后,任何描述在柳面前都略显苍白,它以流线型的梳妆,把婉约与妩媚远远抛在身后,就这么轻盈着,毫无修饰地堆砌着如烟的重重帘幕.
说到柳,我到底还是发现了以往不曾注意到的一点,它怀有暗香,那在黑夜里才肯聚拢的清醇.这必须是到了柳树开花之后的几日内方能嗅到的气息,早了或晚了都不成,南方的柳开出的是柳絮,“斜阳飞絮片片红”这是别人的风景,而北方的柳开出的是一树“毛毛虫”,一种类似于”毛毛虫”状的花挂在树上,淡淡的黄,有许多细小的蕊组成,摘一朵下来,有很微弱的香,白天走在树下,并没有特别之处,只有在黑夜,四周的空气沉积下来,那种浓郁才会在黑暗中徘徊,从指尖到发尖,在我行走的每一脚步开始,都留有它的味道,我惊诧于它的偷袭,就如顽皮的孩子,在你毫无防备之际,打翻了一瓶天然香水,香气悠然扑来,由不得你,只好醉在其间.
这时,春已经很浓,就不能不提到花,桃花杏花已经竞相开放,北方地貌广阔,而居户相对狭小,城市里大多以观赏类树木多,得以见到桃树杏树的机会较少,这并不防碍我去寻一朵桃花杏花,农户家的院落常有它们的身影, 为了深入花阵,散步时我的眼睛不会漏掉这些风景,一日 ,我发现一农家的后院有几棵高大的杏树开的正艳,一片粉白,刹是好看,性急的我赶忙冲过去,无奈一垛土墙挡住了去路,让我奈何不得,这时我体内的不安分因子开始启动,少年时趴墙我是高手,今日又到了我大显身手之时,为了一树杏花,我向这挡路的土墙发起了进攻.土墙并不是很高,加上近一个月的锻炼,“噌噌噌”,三下五除二,我竟爬了上去,站在高处看风景,别有一番风味,老树新枝,每一枝上粉花白蕊,熙熙攘攘挤成一片 ,悠然的花香迎面扑来, 分不清那是你的,那是我的,总觉得杏花的形状似梅,有它高洁的一面.淡雅的花姿,,既不耀眼也不缺乏风情,就这么开着,浓而不艳,风姿卓卓.
花期将尽,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寻到一树桃花,印象里桃花比其他花更艳丽妩媚,我喜欢桃花,只是因为它更加绚丽的色彩.没看到真实的桃花,却读了不少关于桃花的文章,“人面桃花相印红”、“桃花坞里桃千树”古人以桃为名,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诗句,但桃花却始终没有逃过“风流”一词的命运,“桃花运”就为一词,如若说那个男子命遇桃花,在惊恐之后,心里多得是几分暗喜,风流之辈多少年,免不了一丝得意.话说王家卫在一部影片<东邪西毒>里多处运用了桃花来昭示主人公的命运,刀光剑影背后的爱,这或多或少为桃花更正了身份,我更愿意说桃花象征着爱情,一份纯洁无暇的情感.没看到桃花的空缺被一篇文字的瑰丽所填补,这也算是圆满的结果吧.
在有限的空间里观赏无限的变化,我能够触摸到的并不仅仅是一草一木,心的饱满才是最根本的,那些正抽着芽的树木,那些正吐着芬芳的花朵,无一不在倾尽全力地点染着自然,装扮着季节,天变的深蓝,蓝的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当我用手值起凉棚,遥望空旷的四野,我试图用喉咙喊出一句春天,这些潜伏在心底的句子,沉甸甸的积压在胸口,刹那,我忍不住留下了春天里的一行热泪.
雨不失时机地来了,带来丝丝凉意,西亚西亚的空中乌云密布,”哗哗哗”,这雨落的也和北方人的性子一样,直爽豪放,一场春雨一场新,漂洗过的植物绿的油亮,嫩的诱人,又到了品尝野菜的时机,吃的最多的要数“榆钱”,即榆树的花和种,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垂下树枝,清晨,可以看到很多人挎着竹筐,在一棵棵树下采摘,碧绿清新,采下的“榆钱”,回家收拾干净,用玉米面拌匀,上笼蒸,再用油和葱花炒了 ,既当饭,又可当菜,老人孩子都爱吃,一口一个香啊.听母亲说,榆树是救命的树,它的皮也可以吃,58年闹饥荒,就是榆树皮,维持了很多人的性命.而眼下,人们依旧延续了这个习惯,天然的绿色的食品呢,吃了对健康有好处.
不知道什么时候,阳光的锋芒开始渐长,当我仔细地观察着四周时,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在我离开案头,用身体去感知季节的变化,我发现春天的短暂和美丽,它潜藏在每一瞬间流淌的风里,在这个季节 ,与其用文字倾吐对春天的眷恋,不如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与春天交流,让春天永远驻足,刻画在心底的底片,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