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数据中枢在哪呢?结果可能让你意想不到

宇宙是虚拟的吗?一部分人认为宇宙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有感觉很真实的触感,视觉,听觉,以及看到的一切都显得非常真实。另一部分人认为宇宙是虚拟的,因为我们其实分不清虚拟和现实,我们对宇宙的所有感知都由大脑告诉我们,但很多事实证实,大脑给我们的反馈在很多方面都并非真实。因为大脑的特殊能力,我们其实无法分辨真实和虚幻。

人类对宇宙的感知属于被动感知,有光我们才能看到,有声波我们才能听到。当我们用手摸任何东西时,触感也是经过神经元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告诉我们,这个物体到底扎不扎手。并且,当我们开始研究量子领域时才发现,任何物体之间其实都没有接触,所有原子都是由力场支撑起的空壳,原子与原子之间并没有接触,也就是说我们触摸任何东西得到的触感并非真实,只是感受到了原子力场,那么我们所谓的触感就非常可疑了。

换句话来说,我们在感知宇宙时得到的一切反馈,都先经过了大脑的处理,然后得到的是大脑处理过的数据结果,通过这些数据结果在我们的感官中构建了这个宇宙的模型。并且谁也不知道,我们共同看到的东西是否是一样的。宇宙是否是虚拟的很难证实,也很难证实不是。就像一个梦境,在梦境中你无论如何都证实不了那是否是一个梦境。

如果宇宙是虚拟的,我们都处于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的系统当中时,数据交换的中枢在哪呢?如果宇宙是虚拟的,我们都是数据的一部分,那么一定有一个数据交换的中枢,这个中枢才是控制这个世界会在和这个世界交换数据的源头。那它在哪呢?其实宇宙就是一个超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储存着巨量的数据,比如我们现在还能接收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被宇宙储存的数据之一,这些辐射诞生于宇宙形成之初,已经经过了138亿年我们仍旧能够接收到这些数据。包括其他很多数据都保存在宇宙当中,我们如果向宇宙发射任何数据,只要宇宙没有毁灭,这些数据就会一直保存在宇宙空间中,问题只是这些数据被空间稀释而已,并不会消失。

这么看来,宇宙其实就是一个硬盘,那连接硬盘的数据中枢呢?其实宇宙的各处都有不同的数据中枢,这就是每个星系的黑洞。不过黑洞只是一个数据输入口,因为进入黑洞事件视界的所有数据均不能再返回,像不像半导体的功能呢?只能单向传输数据不能双向传输。那么数据的输出口在哪呢?应该就是恒星了,因为恒星实际上只输出数据而不输入数据。那些塌缩的恒星,比如白矮星,中子星可能就是从输出转换成输入设备了,因为它们的最终形态也是黑洞。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就有意思多了,整个宇宙具备了输出输入和存储功能,而我们呢?我们就是宇宙中的数据。有没有证据呢?其实有的。我们的遗传基因就是最好的证据,地球上所有生物本质就是遗传基因上的数据,所有生物的形态,习性,行为都是遗传基因的实体表现,相当于这个数据形象化的表现。而我们一代代地传承,其本质也是对基因的传承和保存。并且我们所有生物活动能量来源均来自恒星,所以说恒星是数据的输出端一点也不夸张。而宇宙中的所有数据最终也会被黑洞吞噬,这些数据的去向我们不知道,但如果在黑洞中有一个数据接收系统,那么整个宇宙的数据都可以在那里被翻译出来。

所以,宇宙是否是虚拟的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宇宙的运行实际上就是数据的输出和输入,而我们正处于数据的交换和衍生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