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眼热观」奔驰发布《服务公约》;博世被罚9000万欧元;

2019-05-24 22:52 作者:车驰神往  | 我要投稿

①风波不断,迷雾重重:跟?不跟?:奔驰及经销商发布《服务公约》,戴姆勒称将审视所有成本

争议虽过,问题还要解决——毕竟谁都不想冻死在车市寒流里。5月23日,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奔驰金融公司联合旗下经销商共同推出了《服务公约》。根据该公约,若自开具购车发票日起60天内,或行驶里程3000公里内(以先到者为准),消费者遭遇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需要更换主要零部件,则可直接要求免费更换同款、同型号新车。


主要零部件范围以三包凭证所示内容为准,涉及车辆范围为2019年5月1日及之后

此外,该公约还宣布将采取设立客户权益官、为客户提供详述服务内容及价格的清单(并公示)、向客户交车时同时交付PDI证书等改善客户服务的举措。不过,这些并非真正的重点:针对热度刚降温没多久的金融服务费,奔驰金融公司正对经销商开展检查工作,并明确要求后者不得以奔驰金融公司名义、或以为客户提供公司金融服务为由收费。

对此前话题度极高的“金融服务费是否合理”一事而言,奔驰这次的炒冷饭是否成为一个新开始呢?




所以说跟风不要随便跟,金融服务费这热点你们跟是不跟?

奔驰“亡羊补牢”的新服务政策背后,是计划在行业变革中“节衣缩食”的戴姆勒。5月22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第二天就要退休的蔡澈表示:“我们不能也不会满足于目前的盈利水平,一切成本都在接受审查。”新任CEO康林松也曾于5月初透露,戴姆勒将在2025年前大幅削减新款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研发成本,并通过加强与竞争(bao)对手(ma)的结盟来提高利润率。

考虑到戴姆勒第一季度同比下滑9%的利润率、梅赛德斯-奔驰部门同比下滑37%的息税前利率,以及未曾改变的在2021年将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和商务车恢复至8%-10%利润率的目标,抢在倪凯调任前发布的奔驰《服务公约》更有了一丝“救市”的味道。




你们节约开支,我领退休金快活~

:虽然公约中质量问题的成立条件会存在不少争议,其他品牌出台类似条款也会较为容易,但不得收取金融服务费的规定,却不是其他品牌所能轻易跟牌的,也许仅凭这点奔驰便能在其他豪车面前扳回一局。行业变革之际,消费者的判断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而一些陈旧的市场习俗或许也该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②帮凶的代价:博世因“排放门”被罚9000万欧元,大众曾考虑向其索赔10亿欧元

和大众排放作弊同流合污的企业都出了血,有一个算一个。路透社报道,德国斯图加特地方检察官周五表示,由于监管不力导致汽(da)车(zhong)制(ji)造(tuan)商进行排放欺诈行为,老牌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已同意支付9000万欧元(约合1.021亿美元)的罚款。

其中,仅有200万欧元是针对监管不力的罚款,另外8800万欧元是对博世从排放造假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罚款。对此,博世十分听话地低头认罚,宣布不进行任何上诉。




叛变革命的道路上,又多了博世这位浓眉大眼的同志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德国检方表示,正是博世技术的帮助,使汽车行业的柴油排放作弊成为可能。汽车制造商在测试中使用发动机管理控制软件,以降低在真实环境中的污染水平,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博世为制造商们共交付了约1700万件该类设备,可谓是排放造假的得力助手。

2017年1月31日,紧跟着大众的步伐,博世同意出资3.275亿美元与美国车主达成和解,但对美国司法部提出的排放造假事实并不知情,强调博世在此案中没有责任。“博世没有承认任何事,也没有掩盖任何事。”一位博世公司发言人彼时如是说。




花钱买平安总比被判刑强,就当是公关费吧

与德国检方这个小鬼相比,阎王爷大众难缠的不是一星半点。今年2月,德《明镜周刊》曝出大众正考虑是否就“排放门”问题向博世索赔10亿欧元,后者立马表示了伤心和震惊“博世和大众的汽车供应商关系长达数十年,我们难以置信大众将对博世采取这样的行动。”

目前,不知是真念及数十年的情谊还是担心索赔后产生的行业连锁反应,大众并未对博世采取进一步行动,但要是哪天大众突然面临资金匮乏……谁敢保证它一定不会打博世的秋风?




你的订单都是我给的,让你赔点钱就当还人情债了

:大客户得罪不得——所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是这么看制造商的。然而勤恳如博世、利益捆绑如高田,哪一个不是在制造商出现丑闻时被一同拖下水,甚至面临反噬的危机?归根结底,制造商有问题,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把自己的利益和零部件供应商捆绑起来,是每个主机厂都会做的事,而又有几个零部件供应商能顶着金钱的诱惑、与主机厂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看看博世,帮凶的代价莫不如此吧。

③最简单的办法:全球各大车企过去半年至少裁员38000人,涉及中英德加美等国

面对不景气的市场,裁员是被应用最多、最不需要动脑子的做法。全球汽车销量放缓的背景之下,各大车企们都在使用这种做法——即使它将引发不小的行业动荡。用美国美林银行分析师约翰•墨菲的话来说:“汽车行业正面临我们认为将出现的严重衰退,中国车市的下滑尤其令人意外。”




看来自己不好就怪中国是西方人的共同观念

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减产关厂,美国的关税壁垒更加剧了就业形势的恶化。不仅日系两田谴责了更高的关税,就连美国本土的贸易集团也警告称,这将使美国面临70万个岗位的就业风险。

以福特为例,该公司于5月20日表示将裁员7000人,占全球白领劳动力的10%。如果不削减其他成本,预计收入下降5%,且需再减少23000个带薪工作岗位。




过去六个月中主要车企宣布的裁员计划

2018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下跌0.5%,达到9480万辆。据摩根斯坦利预测,2019年将再次下跌0.3%,且由于中国市场的减速快于预期,销售会面临比预测更大的压力。用蔡澈的话来说,过去六个月的大规模裁员“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车企们大踏步迈向自动驾驶和电动化的今天,人员显得相对就不是那么重要。




冬天已经到来,后面可能是更寒冷的冬天

:裁员、电气化、自动驾驶技术……车市凛冬之下,所有车企都在,也都会做这些事情,但更该做的难道不该是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难道不该是加强品控降低客户投诉率?不景气的市场环境考验的是车企进行自我提升的能力和决心,而裁员能做的仅仅是缓解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话说回来……有多少企业的裁员不是因为对已有的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靠缩减开支能活一天算一天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冷眼热观」奔驰发布《服务公约》;博世被罚9000万欧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