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前传——逆熵(1)

照例还是说一下其它话题,中国圣痕改了名字其实还是让我很恼火的,尽管这种改动确实有利,但是在我看来弊大于利。毕竟如果让我选是纠正错误容易还是培养兴趣容易,我会选择前者。如李耳之类的性别问题,我相信到初中几乎就能了解并纠正原本的错误,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相反,很多人可能原本并不想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物,但通过崩坏3里的圣痕对这些人物产生了兴趣,去查百科,去问老师父母,这些才是最难得的东西。尽管是避风头,但我相信大伟哥很难再把名字改回来了,毕竟这个风险太大,米忽悠承担不起,只能说一个好的宣传中国文化的机会被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隐患抵消了,真的可惜。这种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机会很难得,孔子学院办的再多,可能都没有玩一个游戏让人有兴趣,高层要办,底层也不容忽视,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利用的好,可以达到文化输出的作用,当然我相信其它服应该不会改名,那么文化输出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只可惜本国的文化传承却又少了一个途径。
言归正传吧,这次带来的是逆熵视觉小说的剧情。其实逆熵小说的剧情较崩坏3漫画的主线剧情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如果说崩坏3漫画是一个个超人的短篇集锦,那么逆熵视觉小说就是一部偏向凡人的崛起历程,其中有对科学的探究,对哲学的思考,乃至于对社会和人类的深刻挖掘,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逆熵视觉小说,品尝一种温润而不腻味的平淡。
序章 瓦尔特
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刹车声,汽车停了下来。
“下车!”旁边的人不耐烦地说道。
Ω1下意识伸出右手,却被旁边的人拍了回去。
“左边!”
“哦哦。”Ω1赶忙向左挪去。刚一下车,由于方向感的暂时缺失,他一不小心摔倒了。
“看着点路啊!”耳边还是那个声音。
Ω1心道:“我也想看着呀,但我现在带着头套你让我怎么看?”
还在腹诽着,他地耳边忽然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行了,你们回去吧,他就交给我了。”
这是一个平静的女声,一句话从头到尾没有感情波动,Ω1想,这可能是位从事秘书工作地小姐。
还没等他取下头套,汽车再次发动,引擎的声音逐渐远去。
唰——
Ω1下意识眯了眼睛,当然现在是晚上,视觉冲击的压力并不大,他很快恢复了过来。
是这个小姐取下的头套,头套的边缘刮到了他的前额,有点疼。
出乎他意料的是,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披散着头发的年轻女子。
“蓝色的头发,真是少见啊。”他有些失神。
女子笑了笑:“欢迎回家,小白鼠先生。初次见面,介绍一下自己吧。”
她理了理散乱的头发,说道:“爱因斯坦(Einstein)。”
Ω1有些错愕,“ein(德语“1”的意思)stein(德语“石头”的意思),一块石头?”
但他很快也反应过来,道:“我嘛,Ω1.”
爱因斯坦摇了摇头:“这不像一个人类的名字。”
沉默了一会,她忽然道:“瓦尔特(Welt)。以后你就叫这个名字吧。”
Welt,德语“世界”的意思。
Ω=W,倒也挺合适的。
并没有觉得女子自作多情,瓦尔特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确实有人味,同时也冲淡了他在到达这里之前对未知的恐惧。毕竟,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转移了。
从三年前,1952年1月1日的柏林第一次崩坏之后。
在那一次大崩坏之后,他被人发现躺在崩坏的中心,但却毫发无损,顺带说一句,这场崩坏导致了近30万人类的死亡,别说中心,正常人类处在边缘处受到波及也会重伤,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之后,组织就带走了他,之后的三年,他周转各个实验室,被进行各种实验,经历的痛苦数不胜数。
“为了人类,请您牺牲一下吧。”这种话,他已经厌烦了。
“凭什么我就要接受这些实验?我不是受害者吗?那也能算理由吗?”他已经无数次在心中响起这些声音,但他知道他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逃走。
当然这些终归是有理由的,结合上古文献“崩坏启动功率达到1000HW以上时,在其中心会诞生名为‘律者’的存在”的结论,他被天命认定为律者。
虽说是律者,但他却没有任何的能力,同时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记忆。自己是谁,多国语言又是怎样学会的,他一无所知。
如果说律者是这样的话,那未免也太悲剧了,他如是想着。
要不是唯一的一位笔友一个月一次的书信,他可能已经崩溃了。
他也没想到那个圣女卡莲的故事能打动他,他本以为这不过是政治性的宣传罢了,或许,那位叫小丑阿尔法的人是天命的某个高层?当然,这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的命运,即将在这个地方,这个帝国研究院42号实验室,改变。
第一律者,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律者,究竟有怎样的能力?42号实验室的另一位科学家又是谁?天命的北美支部是怎样成为逆熵的?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