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之于历史进程的阪泉之战的前因后果

2022-01-30 21:37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此时,“神农氏世衰”,各族互相征伐不休,三大族群(以及诸多上不到台面的小族)渐渐各自的内部逐步完成了初步的统一,由几十上百的混乱变为了几个部落/联合体的分庭抗礼。

我们夏族内的大半部落被黄帝大半德政、小半武力统一起来;小半部落被炎帝大半武力、小半德政统一起来。于是,最终决战的时候来了,全族必然要统一,即使是一家子,也要选出来一个能服众人的总的首领。

黄帝

关于阪泉之战,统一的说法是“三战”,但真就是前后共计打了三次啊,还是纯粹泛指(很)多次还真的不好说。我们将阪泉与后来的涿鹿放到一起来对比着看:

阪泉是三战而得炎帝之志,于是合并,此后还一同兵伐蚩尤。

而涿鹿是九战,而且打了好几年,最后是一举吞并,顺手杀了蚩尤。

蚩尤其实也被后世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这一比较,两者差异明显,或者说,就能很明显地把各自的性质都看得极其清楚。阪泉之战是战争,但是是争霸性质的战争,而且在相争之中还更偏向于“较量”;打起仗来,是肯定不留情,但并不是要你死我活的打法。打了几场,反正是把炎帝打服了,“得其志”。

黄帝祠堂(来自网络)

而此时的妹妹壬女,肯定是在看戏啊,这是黄、炎二人的较量,她作为仅次于二人的能人,多有些三足鼎立之意,无论加入哪一方,军事上都是几无悬念的压倒性胜利,这就违背了“争霸”的本意了,是要选一个做总首领,一定是要选最好的。况且,败者也没什么,尽管很多人都喜欢添油加醋地讲黄帝代神农氏为王,而封炎帝为诸侯的故事。但是从记载此时“历史”的资料来分析,炎帝都是不折不扣的二把手。

今河南新乡的黄帝故里

壬女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有黄、炎二人在,肯定做不得大的首领,再加上此时由母系转父系,安然当个小首领、总首领下的副手高官就足够了。


之于历史进程的阪泉之战的前因后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