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计划#007 向往的可能也不是卢梭的田园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喜欢田园生活,和大自然亲近,每天奔忙也只为三顿饭,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用考虑要跟谁比拼,就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称之为“向往的生活”。大家喜欢李子柒,喜欢她在自己一点点创造的世界里岁月静好,但如果换做是卢梭的田园呢,大家真的会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么?
我的家具,一部分是我自己做的——其余的没花多少钱,但我没有记账——包括一张床、一只桌子、三只凳子、一面直径三英寸的镜子、一把火钳和柴架、一只壶、一只长柄平底锅、一个煎锅、一只勺子、一只洗脸盆、两副刀叉、三只盘、一只杯子、一把调羹、一只油罐,和一只糖浆缸,还有一只上了日本油漆的灯。没有人会穷得只能坐在南瓜上的,那是偷懒的办法。在村中的阁楼上,有好些是我最喜欢的椅子只要去拿,就属于你了。家具!谢谢天。我可以坐,我可以站,用不到家具公司来帮忙。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家具装在车上,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睽睽众目之前,而且只是一些极不人眼的空箱子,除了哲学家之外,谁会不害羞呢?这是斯波尔丁的家具。看了这些家具,我还无法知道是属于一个所谓阔人的呢,还是属于穷人的;它的主人的模样似乎总是穷相十足的。真的,这东西越多,你越穷。每一车,都好像是十几座棚屋里的东西;一座棚屋如果是很穷的,这就是十二倍地穷困。你说,为什么我们时常搬家,而不是丢掉一些家具,丢掉我们的蛇蜕;离开这个世界,到一个有新家具的世界去,把老家具烧掉呢?
卢梭的田园与其说是定居生活,不如直接说是露营,像维京人那样,身上之背着斧头和皮毛,需要碗,就地取材用倒伏的树干劈刻一个,需要软垫躺卧就堆一块草皮垫在身下,他甚至觉得窗帘都是多余的,不怕偷窥也不怕日晒,若是热得很了,就到大树的华盖下避避阴,也不需要去除鞋底污垢的席垫,草坪就能代替它的功用。只拥有生存必需品也不存储什么,一旦决定要走也什么都不带,看来连同回忆、想法都可以随时抛弃,你拥有而不舍的东西越多,就越贫穷。


近两年睡前在B站常看露营视频,有一个北欧的长发小哥,听说是维京后裔,一般都是solo,一个人背着帐篷布、手斧、组装锯和打火石在野外露营,帐篷支架和地钉、木碗、木勺、椅子、桌子,全都就地取材现做现用,指甲乌黑,从不洗手,吃的也极度简单,带一大块肉每餐割一片或煎或烤吃两三天。这样的生活,如果只是作为调剂的插曲尚能够享受(其实很多人连一天都接受不了吧),但如果告诉你,你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但你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你可以思考人类的来路和去处,可以做一个纯粹而自由的人,这样可以吗?

如果你们身边有一个卢梭这样的人,也一定会觉得他是疯子吧?
会觉得连隐居秦岭的居士都比他过得好吧...
所以大家喜欢的可能不是卢梭的田园,大家向往的田园和想逃离的城市生活,从本质上说可能只是像不同的装修风格,不同的游戏规则,你想要的,你的欲望,可能始终都没有变...

其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是真的哲学家的表达,真的好难懂,我不觉得我完全理解了卢梭想说的东西...
以上属有感而发,引用之外均不代表卢梭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