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操地下运兵道:冷兵器时代的战术设施,现在已成为著名景区

2023-07-21 07:25 作者: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 我要投稿

曹操地下运兵道是亳州的一个著名景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价格也比较高。其实也很难想象,在科学技术相当落后的东汉末年,曹操为什么要在家乡修建这样一座“地下长城”。


“运兵道”,顾名思义,早期就是运兵的。通过这条地道,可以将兵士自由运进运出亳州城。形似后来的宋辽边关古地道或者抗战时期的地道战。但后二者都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搞军事偷袭,意义更大。


不过,据说这条运兵道也曾发挥过作用。史载,曹操讨伐董卓失败后,曾带着剩余不多的兵士回到家乡休整,为了掩人耳目, 就带着部分士兵进城,再由地道偷偷出城,再进城,以造成兵多将广的假象。所以,这条运兵道的战术价值要大于实用价值。


这条运兵道当时属于军事机密,留存史料并不多。但作为军事战道使用,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经过多次修葺,所以建筑本身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到了南宋嘉熙四年(1240),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运兵道被灌淤塞。再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发生了持续八个月的南泛,亳州城被淹,运兵道再次被深埋。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才重新被发现。1969年“战备”期间,在挖防空洞运动中被挖出,现在探明长度已达8公里。


当然了,其实说是曹操运兵道,但现存东汉建筑应该已经很少了,多为唐宋时期。这条地道也并非是直线的,而是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形似地下迷宫。内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四种形式。道内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指挥室等多种军事设施。(皖26,2023.05.05)


曹操地下运兵道:冷兵器时代的战术设施,现在已成为著名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