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座编年史:大扩张与黑商》

监督:莫伦·希伦施塔特
主编:诗雨·芙蕾蒂利亚
顾问:马尼·土猛
“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黑商是畸形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但该群体在客观上确实使一些封闭性较强的商品得以流通。”——莫伦·希伦施塔特
“我们就是个揽财桶,一旦没了靠山就什么都不是。”——马尼·土猛
“呼啊!扬起你的船帆,踏上崭新的土地!呼啊!打开你的歌喉,歌颂勇敢的先驱!”——大扩张赞歌(节选)
得益于超光速引擎和冷聚变堆的突破,人类的眼光得以投向遥远的星辰,人们满怀热情奔向未知的新世界,而帝国顺应着这股热情,立即又通过一系列极为宽松的政策狠狠往上填了一大把柴火,人类的扩张速度就如同一艘艘刚从地球的船坞里下线的勘探船,一脚油门直接轰到了光速。
由此开始,直到帝国因星辉力的发现和经济问题的涌现而显著放慢了扩张速度为止,这期间的一百多年,史称大扩张。
帝国出台的大扩张政策几乎一直持续到了内战爆发才有所收敛,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一、帝国出台了一揽子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贷款门槛几乎降到了最低,同时将贷款额度普遍上调。
二、帝国将基准利率降得极低,银行里的存款几乎是瞬间就全部进入了流动市场。
三、帝国大量印钞,并直接将社会资源向扩张企业倾斜。
四、帝国承办了大量工业项目,并对从事扩张行业的所有人员发放了巨额补贴。
在诸如此类的政策刺激下,一时间所有劳动力几乎全都走进了扩张企业,本已完成统一的地球一时间陷入了动荡,大量企业承办和私人新建的扩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可劳动力短缺和物价上涨却比实际扩张来得更快,帝国花费了不少力气才把地球的局势平定下来。
之后,人类的大扩张正式开始。
虽然扩张的勘探船遮天蔽日,但他们并不会缺乏目标,这是因为自从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被发明出来,人类就已经在星图上标记了成千上万个闪烁的星星,而地球周围的类地行星更是数不胜数。
在第一批勘探舰队出发的3个月后,就有勘探船抵达了其他星系,并陆陆续续向地球传回了海量的数据,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早已等候多时,就如同一匹匹饥渴的饿狼,开始大快朵颐。
那时的超光速引擎并没有现在的这般成熟与先进,也难免会出现故障,实际上,在第一批出发的勘探舰队中,只有82%的勘探船传来了后续数据,在这82%中,更是只有71%得以安全的返回地球。
他们作为先驱者,被永远的写进了人类的历史中,那些未能凯旋的人们,则成为了烈士,成为了丰碑。
人们高举火把,在皇宫前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他们高唱着激昂的歌曲,激励生者,悼念着逝者。
那是一段激情似火的岁月,人类勇气的赞歌歌声嘹亮,心中的信念如钢铁般坚硬,驱使着人们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短短几年之后,人类的第一艘殖民船成功在异星着陆,承载着人类的希冀与梦想,正式在太阳系外的行星上留下了属于人类的足迹。
最终,人类征服了几乎一半的银河系。
但就在这时,问题产生了。
帝国由于大扩张时期对资本缺少有效的管控,导致资本无序扩张,市场秩序一度陷入混乱,并最终导致致帝国全境陷入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当中,许多技术产品都溢价严重,社会绝大多数财富都掌握在政府或者巨型企业手中。
帝国统治阶级的欲望也不知从何时起就陷入了无止境的膨胀,从一个开明的专制帝国堕落成了一个残酷和充满兽性的恐怖帝国。
最外围的殖民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那里的原材料却源源不断的被运向后方,后方的达官贵人纸醉金迷,前方的劳动人民却食不果腹。
帝国,最终还是变成了帝国该有的模样,自己殖民了自己。
当第一批满怀热情的人们猛然回首,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时,却也只能看着残酷的现实,欲哭无泪。
与此同时,在混乱的市场中,黑商应运而生。
他们有少数是在大扩张期间赚得盆满钵满的大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走上了这条道路,或是从事走私的罪犯,越走越深,要不就是私人武装集团的领袖,开始在灰色地带游走,但不管他们是谁,他们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对财富的渴望。
他们的欲望就和帝国的野心一样,伴随着大扩张不断膨胀,最后淹没了自己。
当一个人决定成为黑商后,法律条文就不再是约束与限制,而是他们敛财路上的绊脚石,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做起了以前曾唾弃的业务,从贩卖违禁品,再到贩卖人口,甚至是打着海盗的旗子抢劫商船,他们没什么不干的。
这些生意给黑商带来的利益,让他们几乎数钱数到手麻。
不过这是有代价的。
帝国不可能注意不到他们,这些黑商的存在无疑是对帝国法制权威和经济体制的公然挑战,起初,帝国对这些黑商进行了打压,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帝国竟开始和这帮黑商做起了生意。
有可能是想要寻求庇护的黑商给帝国政府交了一大笔钱,让帝国能够对他们的非法生意闭一只眼,也有可能是帝国在打击黑商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并最后选择了妥协,但无论如何,从某个时间点起,帝国实际上默许了黑商体制的存在。
许多黑商从此挂名在帝国总督辖区的黑名单中,他们与总督或是其他高级官员签订卖身契约,定期给政府缴纳贡金,来换取自己在灰色领域的自由。
这些黑商从此实际上就沦为了帝国的走狗与敛财桶,他们通过黑商大肆搜刮着民间的财富,并可以随时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黑商进行清算,事实上,在内战结束后,黑商与贵族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帝国利用这些机会清算了一大批不够灵活的黑商,至今仍然能够活跃的黑商,一般都是经验极为丰富的老狐狸,他们的个人财富,甚至可能要比某些贵族所拥有的全部财富还要多。
然而,当黑商想要金盆洗手时,往往要给帝国缴纳一笔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的赎金。
足以让这些黑商明白,原来自由的价值是如此高企。
原来这世上,竟然还有连他们都买不起的东西。
但也正如总督大人所说,诸如泰希利亚相关的封闭性科技和设备,确实通过黑商在市场上进行了有限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科技和商品的传播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