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舞台剧本台词丨第7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故事里的中国2》
第七期 国歌
表演:王源 王洛勇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5个月前,1931年4月 上海)
黎锦晖:你节奏能再上去点吗。
聂耳:我上不去。
黎锦晖:别拉了,你过来,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你不懂吗。
聂耳:懂。
黎锦晖:那我让你节奏快点。
聂耳:我可以服从您,但是。
黎锦晖:对,因为我是社长。
聂耳:我不愿意拉“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歌曲。
黎锦晖:那你干吗考明月歌(舞)剧社。
聂耳:我喜欢音乐,但我不爱靡靡之音。
田汉:音乐能够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焰。
黎锦晖:田汉先生。
聂耳:对,这正是音乐的精神,也是贝多芬的精神。
田汉: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
聂耳:您说得太好了。
田汉:这是贝多芬的感悟。
聂耳:您也喜欢贝多芬。
田汉:我喜欢肖邦,李斯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我还喜欢咱们民间的音乐,京剧,地方戏曲。
聂耳:听起来您很博学,咱们能交个朋友吗。
黎锦晖:这是中国有名的大才子。
田汉:你叫什么名字。
聂耳:聂耳。
田汉:你喜欢小提琴。
聂耳:我更喜欢作曲。
田汉:你几岁了。
聂耳:十九,您叫什么名字。
黎锦晖:他叫田汉。
聂耳:戏剧界的田汉,田老大,田汉先生,我看过您写的剧本,《古潭的声音》,《获虎之夜》,还看过您的剧本集,只是可惜我没看过您翻译的王尔德的《莎乐美》的演出。
田汉:他对我还挺了解。
聂耳:哎,我还知道,您是放映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民国第一人,您的词太漂亮了,是大剧作家。
黎锦晖:跟田汉先生说这些恭维话,节奏感倒挺好的。
聂耳:这可不是恭维话,都是真心的。
田汉:锦晖,我有事找你。
黎锦晖:什么事。
田汉:咱们的电影马上开拍,需要找一个作曲,我觉得。
聂耳:我可以吗。
黎锦晖:年轻人先把技术学好,把基础打牢了。
聂耳:您可以试试我。
田汉:孩子挺好,让他试试。
聂耳:我去哪找您。
田汉:大道剧社。
聂耳:好,我就去那儿找您。
(饭店)
老板:好了,菜来了,葱油拌面来了。
男同学一:再坐坐。
女同学一:作甚。
男同学二:吃完要结账。
男同学一:再坐会,等等。
男同学三:等等,等谁,谁来结账,田老大。
女同学二:谁约的田老大。
男同学一:我,我跟他说了,我们在这吃饭他来结账。
男同学二:猜到是你了。
女同学一:他不会来的。
男同学一:他会的。
男同学二:校长哪这么傻。
男同学一:宋朝水泊梁山有个及时雨宋江。
男同学三:民国上海滩有个及时雨,田老大。
女同学一:那我们就等他。
大家伙:好。
男同学一:趁他还没有来,我给你们演一段。
大家伙:行啊。
男同学一:校长身穿一件皮袍走在巷子里,碰到一个熟人,吃了吗,没吃,跟我走,又在巷口的拐弯处又碰到一个熟人,吃了吗。
女同学二:没。
男同学一:跟我走,就这样,到了吃饭的地方,后头就有七八个人,这吃完了以后也没有钱。
大家伙:那怎么办。
男同学一:田老大就把他的皮袍往柜台上一放,带着大家扬长而去,这就是爱帮助苍生的校长。
女同学二:校长好。
大家伙:校长。
男同学一:不用这样,都坐下,坐下坐下。校长,校长,您可来了。
田汉:演得挺好。
女同学一:演得可像了呢。
田汉:给我留了点啥。
大家伙:都吃完了。
田汉:我没有把南国艺术学院办下去,害得你们流浪在外,目前有什么困难吗。
女同学一:校长,都是困难。
男同学一:今天的困难解决了,肚子饱了。
男同学二女同学二:吃饱了。
田汉:我心怀普度天下的心,但是能力有限,你们到了社会上,自己多争取点。
女同学一:校长,你怎么了。
田汉:我也救不了你们。
聂耳:田汉先生。
田汉:聂耳。
聂耳:哎。
田汉:吃了吗。
聂耳:还没呢。
田汉:快坐快坐。小老板。
老板:哎。
田汉:来两碗葱油拌面。
老板:哎,晓得了。
田汉:怎么样。
聂耳:田汉先生,我想辞职跟您干。
男同学一:跟校长干你一定不会饿肚子。
女同学二:嗯。
男同学四:可能没有钱。
聂耳:有碗饭吃就行了。
老板:两碗葱油拌面来了。
男同学一:谢谢老板。
女同学一:来了。
男同学一:趁热。
聂耳:谢谢谢谢。
老板:慢慢吃。
聂耳:校长,我有几个朋友也想吃饭。
田汉:好啊,来,一起吃。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国民党上海执行部)
男下属:这个社长在戏剧界地位很高。
男领导:不止戏剧界,在整个上海艺术界的地位都很高。
男下属:这个社长总是爱搞民众艺术。
男领导:民众艺术,民众艺术在教育未曾普遍的时候是不容易谈的,坐。
男下属:他们不少人有着无政府主义倾向,所以自然形成了一种风格。
男领导:南国社被禁过,还是一个风格吗,和他们谈过吗。
男下属:和他们谈过了,他们不太能接受,说艺术是为人生的。
男领导:真正为人生的艺术不容易,要费几十年以至一两代人,而既然是为人生就离不开现实。
男下属:这是现在他们排演的剧目。
男领导:《乱钟》。
男下属:对,讲日军炮轰沈阳北大营的,大学生紧急鸣钟集合,去阻击日军。
男领导:他们的道具是学生拿枪吗。
男下属:我查一下。
男领导:如果煽动性过强,还是要查办的。
男下属:明白。
男领导:去吧。
(教室)
男同学五:校长,我们喜欢听您讲课。
女同学二:社长,我们喜欢您浪漫的个性。
男同学六:喜欢您旁征博引的博学。
田汉:我那叫“十八扯”。
女同学一:欢迎社长“扯一扯”。
田汉:今天我们讲“狂飙突进”,“狂飙突进”它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继承和发展,聂耳,念一下解释。
聂耳:“狂飙突进”在文学上的成果以戏剧创作最大,这个名称来源于德国作家克林格,写于1776年的剧本,《狂飙突进》,“狂飙突进”文学史家称这一时期为“天才时期”或“天才时代”。
田汉:“狂飙突进”在新文化运动之中国,就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中华文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希望寄托在未来,在你们身上,我决定,把大道剧社的剧目推向全国去。
大家伙:社长,我们跟你走,跟你演到全国去。
聂耳:夏衍,同学们,这是夏衍先生。
大家伙:夏先生好。
聂耳:夏先生好。
夏衍:聂耳你好。田汉,我有话跟你说。
田汉:同学们先休息一会儿。
夏衍:国民党正在加紧调查大道剧社,《乱钟》这部戏你们要当心,内容上如果出现一点问题,剧社就会被查封。

田汉:1930年9月,他们已经查封了我的南国社。
夏衍:左联的五位同志也被秘密杀害了。
聂耳:柔石老师的《二月》写得多好,太可惜了。
夏衍:现在我们要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形势了,田汉,你在讲西方启蒙运动的时候也要传播苏联的思想。
田汉:他们的压迫反而更加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本来想把欧美近百年来的思想,渗透到我们的各行各业中去。
夏衍:苏联的革命思想才应该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最底层,民主革命,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可以由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来领导。
聂耳:对,有了这样的领导,我们才可以尽情去探索国家的未来,使千千万万的青年变成积极分子。
田汉:我本来不懂政治只喜欢艺术,直到192,我想接着说,同学们。
大家伙:社长,社长,社长,我们在。
田汉:1921年7月,一支年轻的组织从上海出发,人数虽少,但忠于事业,开路当先,1926年到1927年,北伐由广州打到长江,这支年轻的组织从当地的军阀手里夺回了上海的政权,以迎接革命军的到来,1927年4月,国民政府停止革命,扼杀了他们领导的工人运动,杀死了上千人,但是,年轻的,充满热血和勇气的共产党组织没有惧怕,我本来在创建南国社的时候想,本老师不靠官府,不靠资本家,穷尽一生也要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当我接触到夏衍先生,我的思想转变了,我认为,眼前的路只有一条,走向民间,不惧强权。
夏衍:革命者提出,文学艺术是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良人生的工具。
聂耳:只有积极地行动,才能开启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田汉:只有新思想,才能使中国有进步的希望。
聂耳:让我们一起把新思想传播出去。
夏衍:带着你的剧社走向民间。
田汉:做工农大众的戏剧。
大家伙:做工农大众的戏剧。
——待更——
如需整理《故事里的中国》台词,可找公众号【小小台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