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神科医生孙秀文:透过《深海》来了解多一点抑郁症!我们该如何做?

2023-02-10 09:45 作者: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 我要投稿


孙秀文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春节档电影堪称“神仙打架”,在一众大片之中,还有一部较为小众的“治愈系”动画电影,它就是《深海》。

图片

  电影简介

  《深海》的主人公少女参宿,自幼父母离异,得不到任何关爱的参宿逐渐形成了孤僻、自卑、懦弱的性格,患上了抑郁症。电影通过艺术与幻想的方式,讲述了参宿如何在一个陌生小丑男的关爱下对抗并战胜抑郁的故事。

图片

  对于电影,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称赞的角度涉及画面、故事、内涵等方面,但批评的声音却较为集中。许多人认为电影将抑郁症以及对抗抑郁的过程都刻画得太过简单,甚至出现了基本的错误。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似乎是国产动画电影第一次将抑郁这个群体,展现在大众面前。

  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能足够客观地看待抑郁症这件事。

  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疾病,甚至把“抑郁症”看作是一个“玩时髦”的词汇。觉得无非就是当事人自己矫情,心态不好罢了。

  就像《深海》中参宿的爸爸,即便在女儿已经被确诊是抑郁症的时候,还是说:“不用花钱治疗,你要多笑笑,自然就会好了。”

  他根本不觉得,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更不会意识到,是自己将女儿推向了深渊。

图片

  抑郁症是什么?抑郁症有哪些表现?我们要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以及如何维持心理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愈、可管理、可控的疾病。但抑郁症并不等于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情绪。

  在生活里,当出现压力大、痛苦境遇等情况时,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通常抑郁情绪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而抑郁症则需要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三个评估内容都符合。

  抑郁症包括了情绪、认知、行为变化和躯体不适等各方面的症状特点。症状会出现并持续2周或以上,明显影响了生活、学习、社交等功能。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主人公在电影中反复提到“都是我的错”,对别人的行为异常敏感,很多时候会莫名不开心,甚至出现了自杀的行为。这些都属于抑郁症的表现。

图片

  情绪改变的表现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核心症状,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感到低落;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认知改变的表现

  抑郁症患者会感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患者也会对负面的评价或事件特别敏感,会因为别人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无意的行为就特别难过或低落。

  部分患者病情发展后,会出现幻觉和古怪的想法,例如凭空听到有人议论自己、感觉周围的人监视自己等。

  行为改变的表现

  有些患者会回避社交活动,对日常生活和活动丧失兴趣。严重时,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

  因为强烈的无用感和无价值感,有些患者会选择自我伤害或自杀作为解决痛苦的途径。自我伤害比较常见的是反复用小刀划手或者用力掐自己。

  躯体不适的表现

  患者会有持续的疲劳感,感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抑郁症患者经常有睡眠问题,有些患者慢慢就变成了睡眠节律颠倒。还会有胃口的改变,具体表现为进食减少、不进食或食欲增强、暴饮暴食。

图片

  要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

  面对抑郁症这一疾病,参宿父亲表现出的态度是非常不重视的,认为这仅仅是心情不好罢了。现实中,又有些人过于夸大这种疾病,避之不及。那我们面对抑郁症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图片

  正视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但也不是绝症。同样,抑郁症也不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不能武断地为抑郁症患者扣上意志不够坚定,世界观不够强悍等帽子。

  关心与爱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万能的。抑郁症并不单纯是心理疾病,它还会引起头晕、恶心等诸多生理问题。因此正确对待抑郁症,不能仅靠“爱”的感化。

  坚持一下并不能将抑郁症熬过去。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并且不会随着时间自愈。因此正确对待抑郁症,不能仅靠“熬”。

  

图片

  接受专业治疗

  在出现长时间的抑郁情绪时,就要到正规机构进行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后,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对抗抑郁。轻中度患者可以视情况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则需要搭配药物进行治疗。

  如何维持心理健康

  探索感官世界,疗愈心灵

  在日常生活中,专家建议普通人可以利用大脑的可塑性,加强积极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利用各种感官输入,可以为自己构建专属的愉悦世界。

  

图片

  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

  「视觉」

  视觉是我们想象力的主要来源。可以观察一下那些稀松平常的景色,比如一朵花,一棵树, 感受这个世界生机勃勃的美。定期离开让自己焦虑不安的人与事,体会自身的渺小,感受心灵的平静和宁谧。

  「嗅觉」

  在睡前点上一个小香薰,或者给自己涂上香香的润肤乳,上班前喷点淡雅的香水,愉悦自己的同时也让别人因为你而感受到美好。

  「触觉」

  触觉的感受器在我们的全身分布,而且分类丰富,有痛觉、温度觉、深触觉、浅触觉和位置觉等等。

  触觉是人与人在现实中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感觉。因此,触觉也是释放压力的重要手段。不要忘了给予别人触摸。触摸和被触摸,其实是同步发生的。除了寄望他人,还可以为自己弄个柔软的被窝,买一套新的睡衣,涂上厚厚的润肤露。

  「味觉」

  对于在美食上有着极高天赋的国人来说,让味觉得到享受可谓是轻而易举。清蒸、红烧、麻辣……总有一款能讨你喜欢。

  「听觉」

  对于普通人来说,听觉的世界里,很多时候不是太寂寥,而是太嘈杂。我们总是听着爸妈熟悉又陌生的唠叨、人与人的争执辩论、春节爆竹彻夜的狂欢……这个时候不如做做减法,走进大自然,听听大海的声音、小鸟的声音、风掠过的声音,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精神科医生孙秀文:透过《深海》来了解多一点抑郁症!我们该如何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