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凛冬将至,谨防“暖气病”!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飘飘扬扬的雪花不时随风落下,伴随着人们的期待,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天气愈发寒冷,冬季取暖,应谨防暖气病~

什么是“暖气病”?
是指冬季室内因暖气开放,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的医学症状。“暖气病”的危害有哪些?
“暖气病”的危害有哪些
1. 呼吸系统: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
2. 心血管系统: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升高,还可能因血压波动大,引发冠心病。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3. 泌尿系统: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经常忘喝水,尿量会越来越少。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4. 皮肤:冬天人的皮肤易干燥、瘙痒,若在温度较高的“暖气房”里待久了,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5. 眼睛: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
如何预防暖气病?
1. 适宜的温湿度: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具体来说,室温18℃~22℃;湿度50%~60%为宜。
2. 以动治“冻”:所谓以动治“冻”,就是要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
3. 多摄入湿润、温热的食物:要多喝水,研究表明每天需饮2000毫升的水。体内缺失水分,新陈代谢受阻,会加速衰老。还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为了预防“暖气病”,可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