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點燃黑暗宇宙的那一點火星——《三體》超略隨談

2020-04-08 22:37 作者:163163wing  | 我要投稿

點燃黑暗宇宙的那一點火星——《三體》超略隨談

 


本人不是《三體》書迷,在聽別人介紹 《三體》、自己粗略讀一讀原著之前,除了《衛斯理》系列,對包括《三體》在內的所有中國科幻小說抱有相當嚴重的懷疑態度。聽到本人這麼說,稍微對科幻作品有興趣的人應該會立刻知道,本人連科幻迷也算不上。但即使不是《三體》書迷,也不是科幻迷,但在我們受到的文化教育的影響下,“成為科學家”是不少人小時候喊出的最響亮的口號,尤其是男孩子。所以,即使沒有興趣,也會在滄桑的人世中因過去的魅影而對“科幻”撇上一眼。

嗯?你說現在的孩子不會想成為科學家?好吧,在我們那個年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成為科學家”和“建設祖國”是同等概念。

然後呢?本人又是哪個年代的人?暴露年齡?且不說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有區別這檔子事,最起碼本人不是《三體》故事最早開始的那個年代的、葉文潔那一代的人。

說真的,《三體》從那個特殊的年代,從美蘇冷戰時期的中國開始講起,是我讀《三體》第一個感到意外的地方,也是吸引我讀下去的地方。而也是從這個地方,從故事最初開始,這部小說就給我一種和讀國內其他科幻小說不同的感覺。這是和我讀《衛斯理》系列不同的另外一種感覺,《衛斯理》系列是一種科幻加冒險的故事風格,而《三體》則和另外一部我喜歡的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相似——當然,《三體》第一部的風格也很像《凡爾納》系列。

小說的眼目,寫的是人情,而所謂人情,便是人之煩惱。小說之靈魂,乃是人物,這一點無論在任何小說,任何故事中都通用。既然寫的是人,人類所處在的人類社會自然就是一個躲不開繞不去的點。你寫魔幻小說也好,寫科幻小說也好,只要你筆下的角色是人,你就不得不涉及到人類社會——用最基礎的小說三要素來說的話,人類社會就是三要素中的“環境”。以科幻小說中經典的史詩作品《銀河英雄傳說》為例,《銀英》科幻的成分,並沒有什麼令人驚歎的奇思妙想,從故事表面上看,他寫戰爭,但實際卻不只限於戰爭。作者所寫之戰爭,是將政治主義、人心人性、人文歷史包含其中,並以此進行批判,發人深省。

《三體》也是。他比起《銀河英雄傳說》,科學方面的想像力那是實打實的,就猶如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在人類還沒有潛水艇的時候,鸚鵡螺號就已經在海底暢遊。他也和《銀英》一樣,寫科幻,但卻不只限於科幻。作者所寫之科幻,不僅包含了地球上的人類社會,還將之延伸到宇宙,對“文明”進行探究。環境會影響角色,角色的努力和絕決也會影響環境,劇情遊走其中。困難越大,越能體現角色。《三體》在角色塑造方面相當的成功,角色們通過他們各自的多維度令人記憶猶新,然而只有程心這個角色是本人最難理解,也是許多人覺得最具爭議的人物。整部《三體》,始于葉文潔,終於程心,感覺地球文明就毀在兩個女人的手裡——當然這只能算是個玩笑,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三體》這個故事是很“科學”的。無論怎麼樣的科技碾壓,怎麼樣的鬥心鬥智,怎麼繞來繞去,所有一切最終也逃不過,也無法戰勝科學的原理、自然的規律。

《三體》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例如文字的可讀性較弱,文中對一些科學的講解對非科幻迷不太友好,就像《巴黎聖母院》中對建築學的長篇大論那樣。即使這番講解是對故事有幫助的,但也勸退了不少人。可對於長篇著作而言,“缺點”幾乎是通病。《銀河英雄傳說》也存在為了凸現主人公的智慧而弱化了其他角色的智力,科技設定、巨炮主義與某些古典戰法設計缺陷令人詬病,可這並不妨礙他整部作品之佈局。

假如你是一個故事創作的初學者,本人倒是推薦你看《三體》和《銀英》,其中比較推薦《三體》。《銀英》太長了,有十本那麼多,《三體》好歹也就三本——具體字數誰比較多就別計較了,即使《三體》每一本看起來比《銀英》的要厚不少。如果你是科幻迷,或是對科學有興趣,那還是比較推薦《三體》。畢竟《三體》中的科學更加經得起考驗和推敲,更能令人感受到科幻作品的魅力。或者說你只是個想看好故事的,這兩部都是群像劇,絕對不會令你失望。基於最基本的受眾考量,較之《銀英》,《三體》對華人的代入感更強,畢竟主人公是華人的緣故。如果不考慮華人的關係,這兩部小說在故事和角色塑造上,各有所長,不分伯仲。如果連是不是地球人都不考慮的話,本人還是推薦《三體》,再怎麼說在《三體》的故事中,外星人還是很有戲份的!

真的,受眾對一部作品的影響真的很大。例如很多優秀的作品就是不夠文藝,或是不夠大眾,就被埋沒。就像某人在國內輕小說尚未成氣候之時,把輕小說作品投進毫無輕小說土壤的小說網中,就像某某人把認真嚴肅的武俠小說投進廢萌種田輕小說網,就像某某某人把寫實的反諷小說投進“真實”風格的小說活動一樣,受眾真的很重要。記得竇文濤在某個視频裡說過,講究“文藝”的人是不會接受《三體》這樣的作品,他自己也差點錯過。又例如麥家的《暗算》,投了十個出版社也沒有受到待見。回觀《三體》,又或是說回觀中國的科幻小說,除了《衛斯理》,除了《三體》,就真的沒有好作品了嗎?有。但國內的人們更多的是喜歡漫威聯,反而人家美國的前總統卻是《三體》的粉絲——你說我自己打自己的臉,說好的華人代入感呢?人家奧巴馬怎麼說也是地球人吧,我們國內反而還有不少外星人——當然,外星人以外的物種似乎更多一點。

本人在此也不打算吹《三體》,國內除了《三體》,也有不少好的科幻作品,比如《北京折疊》。但正如本人上面所述,《三體》的出現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就像一點火星,點燃了如宇宙般黑暗的中國科幻小說。

以上是非科幻迷的本人的拙見,有待商榷。

 

——施


點燃黑暗宇宙的那一點火星——《三體》超略隨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