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都在说内卷内卷,吓死个人的内卷——0002

2021-12-21 09:23 作者:中年惡爸  | 我要投稿

内卷近几年比较流行,权做晚来到一些的感慨,正好也印证养娃的经历,目前来看算是一手好牌快要打砸了。


大概比较官方到叫法,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简单到意思大概是说,实在没招来,总得弄点事情出来

通常一个词汇,一个概念从专业领域流行到大众,就会给这事增加很多外延,内涵也在不经意间就发生改变来。就是平常说的,要开始不说人话了。

所谓工匠精神,也可以理解成内卷。

螺蛳壳里做道场,不是闲的嘛,其实还真是没资源了。

结果久而久之成艺术了。鼻烟壶,蛋壳雕刻,米粒,非常写实的画等等,毕竟缺乏点文艺细胞,实在无法欣赏所谓艺术价值何在。

前几年推崇的所谓某国工匠精神,例如装裱,只是专精此项。

当然,所有国画之类,自是相当精细专业,种种工具一应俱全,也是代代相传,累积而成。

形成对比的,国人总会为某项技艺失传痛心疾首,让人想起余秋雨先生关于废墟的描述。

如若世上所有废墟都保存完好无损,且不说日常维护压力山大,也占据了许多后来发展都空间,终有天灾人祸,孰是孰非,无法评说。

又如韩寒所言,大型活动结束,所有建筑拆除殆尽,也就去除了它本身都意味,终是要留个说法,有个由头,才好卖钱,全然保留,却又无法达成此项目的。

内卷通俗的理解大意便是,事情已无法突破,上限天花板非常明显,所以只能内斗。

所有人都在种地,似乎并不构成竞争,村头大树底下的谈资,茶余饭后的话题,便是内卷都动力,似乎我总是庄稼好,似乎我总是大丰收,凡事种种,都成为内卷的动力。

毕竟,也没啥其他消遣。如果此时,有人开始鸡毛换糖,便是大逆不道,我等辛苦练就种地本领,便在村头大树底下失去应有的关注度,也就失去了内卷的必要。

商业亦是如此,所谓蓝海市场,可以为所欲为,但也架不住僧多粥少,我想多喝一口,起先只是稍微探头探脑,多少有些绅士风度,到了最后,撒泼打滚,只要能喝上一口,也都无所顾忌了。无所不用其极,便是内卷的注脚。

于是和孩子探讨,如果大家都有一把神枪,大家都有一本武功秘籍,那会如何,小子想了想,大概也明白,信息对称解决了,就是看勤奋和天分了。

武林盟主只有一个,我不上你就会上,想上就得付出努力。除非躲在花果山怡然自得,想来天下也并无此等悠闲之所。

就像所有人都有课本,有人有辅导书,他就占得先机,人人都有,又是不一样都景象。

有家长协助,会有些不同,所有家长都参与,又变成另外都竞争。现实便是如此。以前小学不需要了解方程,不需要背诵大量古文,少有几个同学全面发展。

所谓水无常形。核心在于资源都局限。

很久以前,列车线上购票刚刚推出都时候,很多人讨论系统做得有多不合格,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相比之下,当时如日中天都购物网站技术先进性不言而喻。

深入理解又有不同想法,其实无关购票系统,核心在于并没有那么多运力,而这背后都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所以问题都关键在于,升学都机会就只有这些。中学就这么几所,老师就只有这么多,学校来不及盖,老师还在上大学,还没长大。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都在说内卷内卷,吓死个人的内卷——000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