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卷读书』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022-09-06 22:20 作者:弦转急  | 我要投稿

距今8000年以来中国气候的变迁情况。

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1万多年,相对于冰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气温也在不断波动。

根据20世纪以来的历史地理学和历史气象学研究表明,距今近万年中国的气温波动如下:①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气候最适期。当时辽南属于暖温带湿润气候,蒙古中西部地区也比如今气温高、降水丰;北亚热带北界变动,表明当时气温比如今高;中国东部年均气温比现在高2.5℃,西部高3-4℃。

距今5000-3000年左右气温相对下降,但相对仍比较温暖,这种温暖的气候一直延续到殷商时代。

②公元前1100年左右为近五千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长达200多年。《诗经·豳风》中描绘了西周关中地区的严寒,《竹书纪年》则记载了公元前930年和公元前897年左右的严寒,有所谓“江汉俱冻”的记载。

③春秋开始到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的温暖期,这个时期持续了700多年,气候温暖。鲁国冰房春天里无冰可用,《诗经》、《左传》多次提到黄河流域有梅树生长,山东一些地区一年可以两熟,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竹类生长还十分多,长安种荔枝居然还能存活一株。据研究秦和西汉的气温大约比现在高1.5℃左右。

④东汉到南北朝(近600年)的寒冷时期。东汉洛阳晚春时降霜雪,冻死许多人;三国时有些年淮河冰封,《齐民要术》记载的物候比现在要推迟10天到半个月;南朝时建康也建有冰房。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中国年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大约1-2℃左右。’

⑤唐北宋温暖期。时间为600年至1000年左右,学术界一般称中世纪暖期,简称MWP。唐高宗时有三年长安冬天无冰雪,长安种植梅树、柑橘能成活(柑橘居然还能结果)。研究表明这个时期农作物生长季节似乎比现在长。唐代冬季无雪的记载多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由于温暖,云南苍山冬天时有坠雪。有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中国年均气温比现在高1℃左右。但8世纪中叶以来,气温总的来看下降。

⑥10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南宋寒冷期。华北梅树不能生长,特别是1111年冰封太湖,湖中洞庭山柑橘全部冻死;苏州运河经常结冰;北方在九月普降大雪;长江上游荔枝在12世纪70年代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⑦1200年至1300年的元代温暖期。即南宋后期至元代,是一个十分短的温暖期。元代初年黄河流域的竹类又得到了恢复,许多地方的司竹监又恢复起来。

⑧从1400年到1900年的明清宇宙期。这个时期又称为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的时期,学术界多简称LIA。有关寒冷的记载很多,清初东南沿海一带冬季最低温估计比现在低5-7℃,明代北京冬季可能比现在低2℃左右。清代18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长江下游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1.5℃等。

规律: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来看,前1000年相对更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干燥。气候变化在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变化幅度相对比中低纬度地区更大,这就说明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在黄河流域体现得更明显,而在岭南地区的变幅相对小一些。

『开卷读书』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