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莆田口腔科普||龋齿如何辨别?浅龋齿不一定要补吗?

2023-08-17 10:24 作者:莆田牙医林凤彬  | 我要投稿

在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患病率为28.9%;35-4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88.1%;65-7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98.4%。

通过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人群都患有龋齿,但是大多数人对龋齿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有关龋(qǔ)齿这件事,一篇看明白:

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牙体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多因素作用下,发生无机物破坏、有机物分解,产生色、形、质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病变可能会越来越大。首先,病变位于冠部,然后病变继续发展形成空的牙齿。

龋齿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是牙齿产生了龋齿细菌,还有食物是否容易残留,龋齿以牙颈部,窝沟为主要发病部位,并根据龋齿颜色,形状等变化将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深龋三个阶段。

龋齿的发病过程主要经过牙菌斑形成,致龋菌在牙菌斑内代谢糖产酸形成多聚糖,酸使牙体硬组织溶解成洞有这几个重要环节。

(1)牙菌斑形成:牙菌斑是细菌生长繁殖代谢和衰亡的微生物环境,细菌只有形成牙菌斑才能制取,因此牙菌斑发生的因素。
(2)牙菌斑环境的糖代谢:细菌代谢的底物(糖),是产酸的主要原因。
(3)牙体硬组织的脱旷:牙菌斑在细菌内(糖)代谢,细菌产(酸)之后酸使牙齿牙釉质表面的钙磷脱落,导致了牙齿矿物成分的脱旷或溶解,导致了牙体硬组织的破坏,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牙菌斑形成,细菌代谢产酸,酸使牙体硬组织破坏行成了龋洞,龋齿就是这么形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当吃了食物以后(特别是糖类),食物也会残留在牙齿表面。有了糖分,细菌就开始产酸破坏牙齿。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有龋齿了怎么办?

龋齿的发展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浅龋的时候可以少吃甜食并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查牙齿情况。

第二个阶段:中龋齿可以通过补牙的方式治疗,如果已经损伤到牙神经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补牙治疗:如果中龋齿情况并不是特别严重,可以通过高速涡轮机去除龋齿,在去除之后可以使用酒精对局部进行消毒,然后使用永久的填充材料,对局部的窝洞进行填充,通常有助于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根管治疗:如果中龋齿的情况较为严重,已经损伤到了牙齿神经,通常建议到正规医院做根管治疗,做根管治疗之后能够保护牙齿,避免牙齿继续损坏。

第三个阶段:如果再继续拖下去,牙齿坏的地方已经侵犯到牙根甚至引起周围骨吸收,保不住牙齿时,就只能拔掉了。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种植牙或者假牙修复缺失的牙了,而这往往也代表着更多的治疗费与更复杂的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龋齿?

龋齿作为常见的口腔牙齿疾病,遍布各年龄阶层,因此,如何预防蛀牙,维护好口腔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刷牙方式!

注意正确的刷牙方式,选择合适的牙刷以及刷毛的软硬度,并配合牙线使用,以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定期洗牙!

研究表明,通过刷牙最多只能清除牙面上60%左右的牙菌斑。想要做到真正的护齿保健,定期洗牙必不可少,建议每年一至两次定期口腔医院洗牙,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

定期口腔检查是确保早期发现龋病的重要途径!

建议大家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牙齿隐患,积极做好应对措施,能够将蛀牙问题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莆田口腔科普||龋齿如何辨别?浅龋齿不一定要补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