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男人的喉结想到了百家争鸣
大家好,我是up主书生略一略,也是小说《三璇九渡》的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人应该要经历世间百态,看尽世间沧桑与美好,而人的一辈子时间太短,所以也只能略懂略悟,因此我想做一个行万里路的书生,通过略一略的感受,来体验人生。
我想在和大家分享故事之前,我先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为何还能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级事件,反而现在社会的物质如此丰富却不见如此现象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百家争鸣的出现就跟汽车的发明一样,只是他们比我们出生早而已,如果春秋战国未出现这个百家争鸣的现象,那么在其他朝代肯定会出现的,似乎这个观点是百家争鸣的现象是必须出现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或许也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刚好在战争频发的时代,产生这样的现象都是为了解决战争,而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会有我的见解。
接下来我通过分享我年轻时的故事,来表达我的见解,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有个好问的女同学,这里就叫她为小爱问吧,她走过来问我,“为什么我发觉现代,越来越少的男人显现出喉结,就算有也不大了呢?”
我当时听到也是困惑的,也好奇她为什么问那么奇葩的问题,但是出于礼貌,我也是要回答的,于是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估计是因为以前社会的物质不丰富,男人普遍比较精瘦,所以男人的喉结容易凸显出来,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男人比较肥胖,所以男人的喉结不那么明显。”
那个小爱问的女同学,好似一脸嫌弃的说,“那你那么胖怎么也会有喉结,还有那个老是缠着你的娘娘腔的男同学那么瘦,怎么他就不见有喉结呢?”
我一下也是亚麻惊呆了,本来就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我本来想随便糊弄过去的,没想到她是如此的纠结,感觉这个小爱问的女同学还真跟我杠上了,于是我不得已认真对待起来,我飞速的调取以往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了一下我和娘娘腔那个同学的区别。
我假装低下头沉思后而回答道,“其实你已经说出了答案,真相只有一个,那应该是喉结男女都有的,而在青春期发育的阶段,喉结的大小取决于分泌的雄性激素的多少,分泌得多,自然就大点,分泌得少,自然就小点。”
小爱问女同学好似也同意我的说法,点了点头,只不过走到我身旁就看着我,就露出了鄙夷的目光,而说道“好家伙,我还以为你什么都懂,结果你就是上网查百度的,你现在还在盯着手机看。”
我们两人突然笑了起来,打打闹闹的,这也许就是青春的懵懂的快乐吧!
这个故事是在我年轻读高中的时候发生的,我以为这个关于喉结的问题,在科学面前,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只是当我现在长大出入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回想起来才发觉这个问题除了科学的解释,应该还有些哲理性的启示。
其实当年我并没有完全回答好那个小爱问女同学的问题,我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现代男人比以前男人的喉结普遍比较小的现象,带着这个疑问,我平时开始观察自己身边的不同年龄段男人的喉结,遇到熟悉的朋友,偶尔还会上手摸一下,在他们看来,这段时间我也许是有着奇怪的癖好,但是我是真真切切的想要研究,或许在那段时间,这个就是我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吧!
经过漫长的摸索,我似乎得到了一个尚未证实的理论,那就是喉结既然跟雄性激素有关,如果现代男人比古代男人喉结不明显,那么可以说明,现代男人比古代男人释放的雄性激素减少了,而雄性激素的减少,是什么原因呢?似乎简单的问题突然变得更加的复杂,于是我又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的社会的变迁,才发觉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男性的地位似乎越来越低,那么也许能说明男性地位越低,雄性激素分泌得就越少。
带着这个猜测,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朝代的关于男性地位的变化,首先我们忽略未原始年代,就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那时孔子就提出了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想而之,男人的地位有多高,并且在那个年代,这种观念还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后世有些朝代还作为了立国之本,因此在古代,在同等的社会阶层内,男的地位还是比女的地位高很多的,这或许古代的男人雄性激素分泌比较多的原因,我想如果古代出现类似现代一样的娘娘腔,估计不被淘汰,也会过得很惨吧!
我们再将时间轴拉到现代社会初,人们开始提倡男女平等,虽然刚开始由于历史社会的遗留问题,大部分男人还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甚至不太尊重女性,或许这个时候男性的雄性激素达到了一个峰值,而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西洋的绅士文化盛行,刚开始男性也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作出让步,但是随着习惯的养成,似乎男性不谦让女性就是道德不好的表现,于是男性有点强迫性而礼让女性,而到后来男性多数都为了拼搏事业,而女性多数负责貌美如花,还有自己的事业,加之资本家都倾向于女性的消费习惯,因此男性的地位开始隐隐低于女性,或许这就是现代男性的雄性激素普遍下降的原因了,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娘娘腔,刚好社会步入了追求自由的年代,社会也开始包容着所谓的娘娘腔和同性恋。
上述的观点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属于理论状态,并没有针对哪个群体的意思,更没有对社会不满,只是将我所观所想表达出来。
本来关于喉结,雄性激素、男性地位诸如此类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对于热爱探索事物本质的我来说,我们可以将目光格局拉高来观察,就会发现,这里面应该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摸索,这也是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的。
我们单单从男性地位方面分析,似乎思想过于狭隘,我们言归正传,也许可以人生的意义来去研究,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共鸣,各类文化学说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那么为什么那个年代会出现这样现象级的情况呢?
在我看来,不外乎就几个方面,一个是因为战争,在那时大周分崩离析,各诸侯占地为王,让原本不富裕的老百姓,饱受战火的荼毒,更加雪上加霜,而作为人,总是有一群有思想,有抱负的,有见识的人想如何摆脱这个局面,而各个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因此这一群有识之士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便针对社会国家的急剧变化局势,成立了各种学派,并进行了强烈争辩,著书立说,宣扬各自的思想和政治看法,最后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想象。
其中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内,包含太多的流派学说,我也不想在各位大神面前班门弄斧,那我们就拿出其中最出名的几个流派来简单的阐述,一起探索里面是否有启发我们人生意义的密匙。
儒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也许是他们看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也许在想出现这样的局势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禅悟,他得出了结论,那就是社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势,是因为缺乏仁爱,礼制,所以儒家推崇以道德约束自我,约束国家,从而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我相信儒学的本意是希望人们能有一样道德认知,那么矛盾就少了,国家稳定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始终低估了人性的复杂,低估人性的欲望,最终沦为了国家机器的奴民的工具。
法家,顾名思义,主张依法治国,以李斯、商鞅、韩非等为代表,他们深知道德约束是人们主动的改变自己,而每个人的因为出身都不同,天生的性格不同,所以像儒家那种方式,在他们看来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只有靠法律来使人们被动约束,人们迫于各种刑罚的威胁,人们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国家和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兵家,以孙武、孙斌为代表,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的纷乱都是因为兵力不集中,只有提高军事能力,百战百胜,在绝对的武力面前,所有的纷争都会结束,从而还国家和社会一个安定。
道家,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的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有矛盾,纷争不断,是因为人们不去顺应天道,而是逆天而行,因此他们希望人们能理解天地人的规律,寻得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然天下就没有纷争。
诸子百家所涉及的门派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阐述,但是按照我的理解拿出了这四个大家来研究,相信不难发现,他们流派之间还是有一些联系的,儒家、法家、兵家、道家都是涉及到了治理国家之道,儒家希望从道德层面治理国家,法家希望从律法层面来治理国家、兵家希望从军事层面来治理国家、道家希望通过顺应天地人规律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虽然都有不同的方式,但是若是君主采取了他们的治国方案,从本质上都是为了约束人们,让人们从无序变得有序,从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再细想一下,如果社会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安定,那么社会越是稳定,如果社会越是稳定,那么人们行为好思想就越是有序,这样换言之就是大部分人们的个性就被剥夺,留下的可能也许只有共性。说到这里,我们生而为人,是否应该融入这样的社会中,和大多数人一样,拥有一样的生命意义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同化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大部分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而你所处在的社会总是有东西能约束你,让你保持社会的共性,从而将你锁在社会的牢笼中。例如在推崇道德的儒家时代,你若道德败坏,迎接的是人们对你各种排挤和鄙视,无法生存,所以你只能尽可能让自己变得道德,哪怕让你难受了,你也得忍着;若你生活的社会是推崇法家的,那么你就要遵守法律,你若肆意违反律法,迎接你的可能只有各种刑罚;如果你处在推崇兵家的社会时代,那么你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要肆意的挑战国家机器,否则你将被诛杀;而道家的时代似乎在历史的进程中几乎未出现过,那时因为道家对于国家的治理方式方面上,只对统治者作出了要求,对普通民众未作出过多的要求,对人们个性未能作出约束,这也许是社会发展中国家不推崇的原因。
若你想安稳的度过每一天,你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你的个性对社会的影响,让自己融入社会,如果你想追求内心的个性,并对社会造成了影响,那么你肯定是被社会孤立的,除非能遇到和你一样的挚友,不然你注定是孤独和被排挤的,哪怕你在某一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成就,他们认可的也许只是你的成就,但是你的个性大概率是不认可的。
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例如在爱情方面,两人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在传统的古代,你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按照两人的意愿配对成双,若是硬要打破这样世俗壁垒,得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类似梁祝那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又例如在事业方面,你制造了能改变世界的拥有自主行动的机器人,但是它的出现会造成社会动乱,对人类有灭绝的风险,因此你这个个性被社会不认可,于是你只能放弃;又例如在生活方面,你为了追求劲爆的音乐,晚上也要打开音响放劲爆的音乐,那么你的个性打扰到别人休息,也是被社会不认可的,如果你执意而行,迎接你的可能是别人的报复或是法律的制裁。
讲了那么多,似乎有点绕口,让我来简单归纳一下吧,从古到今,社会的发展大抵都是越来越稳定的,那么稳定的代价是牺牲大部分人的个性,让社会具有共性,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类的各种道德、品性等将从无序到有序,于是也许所有人类的产物都应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等,而社会越是发达,从某种概念来说,就是让大多数人变得越是压抑,就好像城市越是发达,大部分底层人的生活自由时间就会减少,因为大部分人们需要用时间来追赶城市的发达,若你在落后的农村,大部分底层人的生活自由时间就会很多。如果这样还是无法理解,那么落实在具体的某一方面来述说,就好像如果电不被发明出来,社会处于农耕时代,那么你可能就不会熬夜加班干什么,因为晚上不适合工作,而电被发明了,相应的电器也相继被发明出来了,那么意味着人们在晚上也可以像白天那样工作,所以人们的休息时间就少了,如果你不服从晚上都要工作的大趋势,作为贫寒的子弟,你可能无法超越阶级,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很难;又如果飞机和汽车之类的没被发明出来,你大概率不会长期出差,不会远离故乡,在陌生的城市奋斗,那么你的生活自由时间就被无形之中在路途中消耗了,而面临你的是工作时间增加了;又如果手机未发明出来,你大概率不用下班后,还要忙着工作,还要忙着回复各种通知和邮件。
可能有人会说,那么社会向着发达的层面发展,就是对人类的个性进行抹杀,牺牲人类的自由生活时间,那为什么社会还会这样发展呢?在这里,需要严谨的指出,并不是所有人类,只是大部分底层人类的个性被剥夺,而极小部分的上层人类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时间和保留自己的个性。这就是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拥有了资源、人脉、权力的人往往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这也许也是很多底层人类想要奋斗的原因之一。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大部分的改革和更新,都是小部分上层人类主宰的,而大多数人只是那少部分人的垫脚石,所以有古语指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多数底层人类只能受苦受难,缺乏所谓的物质。因此社会只会向着更加发达的方向发展,因为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这样的社会发展明显是有利的,只是在我看来,盈满则亏,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是最佳的状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会往下走,或者社会开始像大周那样分崩离析。或许这些问题,只有时间才会给出我们答案,作为普通的我们只需要在时代的浪潮,找到自己定位就已经足够。
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能找到人生意义,或者说让自己的人生保持自己的个性而不被同化打压呢?那接下来,请听听来来自寒门子弟的故事吧!
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从小也是立志做一个影响世界的人,然而随着年龄的长大,理想也会渐渐的减少,似乎老天在筛选人才那般,抵不住诱惑或者是无法坚持的人,最终将会被社会的普遍性淹没,当然了人存于天地之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寻找到自我。
我是普通的小镇作家,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一直处于温饱的阶段,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存,而不是生活。我小时候被迫躲过计划生育,跟随社会的大流读过九年义务教育,也怀揣着梦想进入大学,在大学毕业那年,我相对于其他同龄人来说似乎有点操之过急了,结婚,生子,供房无一落下,或许在我内心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早一点结婚,至少还能以自己作为潜力股的人设去谈恋爱,如果是奋斗几年是失败的,那么将无法说服别人做自己老婆,那么就有无法结婚的风险存在,这个道理也是老人家从小灌输的;另一面就是考虑到年轻的时候,自己精力还行能应对各种突发事变,加之父母还未老,还可以帮我带小孩,总之这些都算是好处,于是在家人的疏导下,我如愿的结了婚,生了小孩,找到了工作,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久而久之,才会发现自己好似被定义了,被限制了,工作上,因为家庭束缚,无法寻找自己喜欢单位和公司,因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薪资比较低,或者因为要从头开始。生活上,下班后就要服务于家庭,家庭关系需要维护,小孩需要陪护和教育。在经济上,两夫妻正常的工作只能维持基本开销,因为在我面前摆着的是无退休工资的父母的赡养费,小孩子的伙食、学费等,还有高额的房贷,这些都是必须负担的开销。
有时候我就在想似乎住在城市的商品房里,拥有这样的家庭,自己就好似就是铁笼里面的小鸟,无法得到自由的释放而飞翔,或许有人又会说,那你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的,你何必要结婚,何必供商品房房贷呢?
我相信这个答案,在经历过类似我这样的生活的,应该都知道,就如上述所说,一方面是社会的大潮影响下,我这种状态就是社会的共性,另一方面,算是自我认识的狭隘,因此才会自愿走进社会的牢笼里面。
又有人会说我是不是太贪心了,想要爱情,又想要婚姻,还想要自由,有想要家庭,但是我这里讨论的是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真的是结婚,生小孩,过日子吗,或许大部分的人生意义就是这样,但是我曾经也是怀揣梦想,随时做好起飞的心态,又怎能被生活的世俗给束缚。
所以我开始想挣脱这个社会的牢笼的,所以工作上我尽量做得多一点,做好一些,加班熬夜,哪怕家庭暂时丢一边,希望我能得到所谓的成就后,在好好维持家庭,好好的爱家人,可是我发觉我奔跑的越快,越久,我想得到的成就离我就越远,而自己无形之中又暂时失去了自由和家人的陪伴,这就是所谓的内卷了吧。
我做出的努力就是想挣脱这个社会的牢笼,改变自己的经济阶级,正当我想逃避这个社会的牢笼的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在牢笼里了,命运也许就是充满意外的,老天爷似乎看不下去了,但是它无法亲自告诉我,它希望我去感悟,最好感悟的方式就是渡劫。
在我大学毕业工作了7年后,我患上了肝癌,从表面看来,对于家庭和我来说,都是极为不幸的,在拿到肝癌确诊通知书的那刻起,我感觉自己的命太不好了,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违反什么道德法则和法律条例,一直积极的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一直都是勤勤恳恳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或许是奋斗的路上太过于痛苦,在治疗疾病的期间,我甚至还有一种想法,或许患上肝癌之后,我就能光明正大的休息了,也算是暂时远离了社会牢笼的束缚,但是明显这个想法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我以为肝癌只要能作息正常,按时三餐,注意养生之类的,就会痊愈,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后,在第二年就复发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无奈了,无奈是这个病似乎没有根治的方法,我开始怀疑到底是我的生活习惯出现了问题,还是我的心态出现了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朋友给不了答案,家里人给不了答案,甚至医生给不了答案,于是我尝试查阅书籍来寻找所谓的答案,或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思考的意义。
人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世界付出,对社会和其他自己重视的人作出贡献吗?还是寻找自己的爱情,好好感受爱情的感觉,亦或是获得无上的荣耀,让大部分人对你膜拜吗?于是我就反思自己的人生,直到最后,我才发觉我忽视自己的感受,我生活了那么多年我有问过我自己过得快乐幸福吗?我尝试凌晨站在凌静的湖边,闭上眼睛,感受清风抚摸我的脸颊,感受周围细微的声音进入我的耳朵,感受内心的想法,我才发觉我根本无法快乐和幸福,我做的一切只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自身感受却被被自己扔出了九霄云外,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才开始尝试内视己心,似乎摸到了属于我的人生意义。
人生苦短,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社会,改变他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内心的心态,让我们去感悟世间的一切,你会发现即使很小的事物,当你重视和试着把自己融入其中,你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无法用言语形容,但是让人安逸,沁人心扉。
从那时开始,我不再担忧我是否能脱离社会的牢笼,我不再担忧我的病情,我不再进行精神内耗,我尝试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通过阅览书籍、创作小说和诗词,在这个文学的世界里,我可以冲破社会的牢笼,在书籍里面寻找心里的归处,在小说的创作里,我可以肆意的设计自己的人生,在创作的诗词里面,我看到春来翩翩红,秋至颓颓黄,夏叶绿最多,冬卉多几支的景象,感受虽过正春至长夏,随摘顶枝见新芽,几红落入杂枯间,敢比挂枝别样华的积极情感。
我觉得人应像竹子一样,火可以焚烧其身,但不能焚烧其节,人固有一死,但可以留下些价值存于文书之间,假设人能活100岁,那么约有36500天的生命,那么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开心而充实,那么这一天就占了1/36500,这样想来,那么也许让开心和充实的天数大于不开心和不充实的天数,就算是这个人生是喜剧收场了,若是你长期处于痛苦和空虚的状态,就算给你活一千年,你将生不如死。人生是何其多的滋味,包括酸甜苦辣咸等,而如果都能感受其中滋味的美好,这个或许就是我现在需要寻找的人生意义了。
经历了一些磨难或许会让你感触颇多,也算对灵魂进行了洗礼,请各位看官,不要抱怨生活,国家,社会,它的存在必然合理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道家那样,顺应而为,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时代的机遇,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不忘初心,从心灵出发达到幸福的彼岸,我说到这里,还想分享我病情复发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如下:
长夏未过秋风渡,夜幕未至白月逾,
温饱茶余还空虚,无意犹在未可溯,
先尝物欲后情欲,求而不得悲忧郁,
得而不足似归墟,虚似蝉鸣断断续,
又似圆环池中鱼,那头分开那头遇,
周而复始兜兜转,世半求得半求无,
人凡世不过百余,何不留空还渡虚?
上述这些就是我从一个简单男人的喉结的故事引出来的人生感悟,因为第一次投稿,表达得不太严谨,笔锋较为刁钻,我再次声明没有针对任何群体和个人,只是个人的略感略悟,讲到最后,还是得感谢北海先生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在现实中,也许我和他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或许大家都算是感性之人,通过自媒体表达自己的感悟,所以北海先生也算是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