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点什么(十一)

“无穷小乘以无穷大是多少?应该不会小于一吧。”
“你在说什么?”
“你看,合适的轨道条件,恒星强度,卫星数量,这些概率凑在一起是多少?这宇宙又有多少行星?我们现在不是发现了一颗。”
“你还不如说我们找到的行星都是独特的,这样答案永远都是一。”
“你们两个别聊了,看数据。”
“二号,二号,你现在高度多少?”我看了看仪表板上的高度,按下通话按钮“我现在高度200,二号。”那边紧接着传来一阵噪音“我测高仪坏了,我跟着你走,四号。”
“二号收到。”
一艘庞大的舰船停在这颗行星的同步轨道上,两条小小的科研艇正在沿着轨道减速,仪表板上的数据告诉我这里有稀薄的大气。“成分出来了吗?”我看向后面的座位“出来了,绝大部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少部分二氧化碳和甲烷。”我打开了几个开关,小艇的隔热板展开,挡住了舷窗。
在舷窗被挡住之前,我注意到了星球上白色的一片区域——我一开始认为那是这个星球的一个冰区,直到现在我才注意到白色区域中又一个小小的蓝黑色的点——这是一个风暴,一个席卷了接近整个半球的风暴。艇身的光学探头伸出,我从屏幕里注视着那个风暴眼。我已经想好了,我还有三颗探测器的权限,只要操作得当,我就能用其中一枚探测一下风暴里面的样子。
我想我已经足够幸运了,在这短短的一生里,居然真的可以发现一颗能够适合碳基生物居住的行星。也许我们可以移居到这里来,千百年后,这颗星球上将树立起我们的雕像,我也可以站在这些雕像中间,被后人铭记。
高温警告灯熄灭了,隔热板升起,我用肉眼观察着这颗星球的天空——大气层让这颗星球向上看的时候是蔚蓝色的,就像我们母舰上的休息室一样,巧合的是,这颗星球的重力和我们的人造重力非常接近,也许这就是宇宙为我们准备的新家园。
我下达了释放探测器的指令,两条科研艇的腹部打开,许多球形的探测器飞了出去,按照既定的指令,前往指定的坐标点。飞控系统的绿灯一闪一闪的,提醒我它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降落位置,我看了看它给出的建议,那是一片河口三角洲,我启动了自动降落,小艇开始缓缓的下降。
当我们距离这个行星还有15个天文单位的时候,母舰的长距离探测器已经探明了地表没有生命活动,我们可以安全的降落在任何能够降落的地方,不必担心被生物干扰,或者干扰到它们。
探测器飞入那个席卷半球的风暴,它的航线几乎立刻就偏离了设定的路线——它的推进力还是太弱了,在这种风暴中只能艰难的向前。我想起了之前在另一个星球的风暴里,探测器飞进去的一瞬间就没了联系,那也是一个绵延了几乎整个半球的风暴,但那颗行星比眼前这颗要大得多。
我看到云层互相摩擦产生的静电,在释放的一瞬间打在液态水的海面上,紧接着就是降雨和狂风,整个海面卷起巨浪,甚至最高的海浪比我们的科研艇还要高...另一个探测器在风暴眼的几十个纬度之外,那里同样是狂风暴雨,闪电打在光秃秃的石头上,雨水从高处冲刷下来,如果我们的定居点在这里的话,需要建一个很高的隔离墙......
“地质雷达的扫描结果出来了。”一个研究员走过来,把终端递给我,说着“可以肯定,这颗行星存在过文明。”
我看着终端上的扫描结果,前面的数据都是正常的,直到从某个时间点开始,一直到另一个长得多的时间点前的底层扫描,在同一个区域里,都存在规则的几何形痕迹。毫无疑问,这不可能是自然地质演化会产生的结果,只可能是某种生物为了某种目的在破坏地层。扫描的结果同时显示了这片区域的铁富集程度极高。
我和母舰通了一次话,让他们再派一些人下来,既然发现了有文明的痕迹,我们就需要在这里多留一段时间,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
我们在这里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长到母舰上的大时间盘转了半圈,而这颗行星也几乎从近日点公转到了远日点。我看到了他们根据化石对这颗星球上的生物进行了还原,和我们非常相似——我想到了还在上学时听过的一个观点,那个观点认为,既然碳基生物都是依靠长碳链分子进行生命活动的,那么碳基生物的相似性应该非常高,以至于我们不仅外形相似,也应该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和哲学,我们完全可以用文明内的方式和其他碳基生物文明沟通。
这个观点被称为“泛相似性理论”,现在还有挺多人喜欢的。
我站在小艇的旁边,看着隔壁小艇维修他们的测高仪。这里的空气成分和气温都很好,我们非常适应,之前我们穿着宇航服进行探测,后来就是简单的隔离服,然后就是背着气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措施就变成了不同时打开气闸舱两侧的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呆在这里让人觉得轻松,愉快。
有时我会看着那些生物的建模思考,他们去哪里了?如此宜居的环境,我们寻找了不知多久才找到,久到我们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母舰上有一个大时间盘,每转动一圈,我们称之为一年,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单位,我们就用它来标记时间过了多久——在这种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新家园的探寻中,只有它告诉我们,我们已经离开舰队多长时间了。
这次一定是个万众瞩目的发现,我想,等我们回到舰队之后,一定要盛大地公布这个发现。
“我们找到这些生物去哪里了。”一个研究员走过来“死了,他们都死了。”
我转过身,看着他拿着一个终端过来,他伸出一只手,指着天空看着手里的终端,然后定了定,抬起头看着那片天空。
“那里,就在那里,大概十几万年前爆发过一颗超新星,γ射线暴击中了这里。”他放下手接着说“在29光年之外。”
这颗行星上的文明并不知道,毁灭来自于29年前注定的一瞬间,只要偏离十万甚至千万分之一个圆周,他们都可以继续生存下去;或者这颗行星的轨道稍微有一点移动;又或者这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发生一点改变;或者超新星的两极位置发生一点偏转......
但这总会发生的,有那么多的恒星和行星,总会有几个精确符合,被γ射线暴命中。
无穷小乘以无穷大是多少?应该不会小于一吧。
......
我们准备离开了,最后,我打开了定位系统,测定这颗行星的位置——这是最不重要的内容,只要能居住,位置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因素。屏幕闪了闪光,搜索舰队扔在宇宙中的多个定位信标,过了一会,屏幕上一段一段的出现了结果——
本宇宙
拉尼亚凯亚超星系群
室女座星系群
本星系群
银河系
猎户壁
太阳系
我看着星图,我正站在这个恒星系的第三颗行星上......我突然想起了在这颗行星北极,看大气层被电离时出现的那些绚烂的绿色极光。
我们找到的新家园,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在时间长河的挣扎中,我们忘记了自己在哪里......
无穷小乘以无穷大是多少?是一。

这是一篇发癫的东西
随便一写,有点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