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在孩子在,乳娘的承诺,英雄母亲的精神传万代!

2021-07-13 09:07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乳山,抗战期间曾名牟海县,是胶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的支前基地和稳固的后方。抗战胜利时,乳山县的党员人数超过6900人,是其他县平均数的3倍,是红色胶东心脏地带,被誉为“小延安”的后方根据地。

70多年前,这里有一群哺乳期的母亲无私为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哺育后代,被称作“乳娘”,姜明真就是其中一员。

很多人说,绵绵青山下胶东育儿所英雄母亲的事迹感天动地。过去的战争年代,乳山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70多年后的今天,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编辑

一群无私支援革命的英雄母亲

1223,这是自1942年7月胶东育儿所组建后的十多年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所哺育革命后代的人数。在日军残酷扫荡和育儿所多次迁徙中,1223名乳儿无一伤亡。

一本1944年编印的小册子封面上,画着一个妇女怀抱孩子坐在雪地里,记录了乳娘宫元花和乳儿小福勇的故事。

1942年冬日的一天,宫元花和保育员李玉华带着小福勇进山躲鬼子。夜晚山里突降大雪,宫元花赶紧解开自己的宽裆棉裤,用身体给小福勇取暖。雪越下越大,她和李玉华将手插在对方胳肢窝里,把乳儿捂在中间挡风遮雪。

有人说,骨子里带着胶东人豪爽热情的乳山乳娘,把对党对军队的爱无私奉献给乳儿,对自己却很“无情”。

编辑

顺着姜明真的老房子一路向北,隐藏着曾帮乳儿司晓星逃过一劫的山洞。当年躲避日军“扫荡”,怕太多孩子哭闹而暴露目标,姜明真只能狠心把亲生骨肉留在另一个山洞,把晓星带在身边。等日军轰炸结束,她扒开被炸塌的洞口,发现孩子为找妈妈手都扒烂了,几天后不幸夭折。

乳娘们大多目不识丁却重信重义,只怀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孩子的爹妈为打鬼子,连命都不要了,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人在孩子在”。这句承诺,是战争年代乳山人对党和军队最大的拥护。“忠心向党,大爱无疆”,这句镌刻在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基地墙面上的乳娘精神,仍时时映射出战争年代党政军民结成的生死与共的鱼水情。


人在孩子在,乳娘的承诺,英雄母亲的精神传万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