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影诞生史:刷新你的认知!历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原来是它?无数人都搞错了!

关于电影历史的最大误解之一是“色彩是在1930年,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左右被首次引入电影的”。许多人都误以为那部上映于1939年提名了奥斯卡“彩色片最佳摄影”的《绿野仙踪》是影史第一部彩色电影。

这种普遍认知从电影技术角度出发是错误的!电影制作人们早在电影发展最初的几十年中就已经试图将色彩融入到他们的电影中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通过了哪种电影色彩技术被应用?而早期的电影色彩革命又经历了怎样漫长艰苦的过程?看完本文你的谜团都会逐一解开!

第一部彩色电影:
事实上,第一部彩色影片是《参观海滨A Visit to the Seaside》,由英国电影先驱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使用 Kinemacolor 双色电影系统拍摄的自然色彩的彩色实验短片。

这部短片于1908年9月在英国进行 Kinemacolor 的首次商业放映。影片长8分钟,拍摄了英格兰南部布莱顿海滨的一系列镜头,展示了人们的日常活动。
早期电影色彩技术:

从Kinemacolor 技术到Technicolor技术,从双色(红色和绿色)到三色(红色、蓝色和绿色)。

Kinemacolor :
Kinemacolor 打开了电影色彩技术的大门!这是一种双色加色法,方法是在红色、绿色滤光镜后交替投影黑白电影。早在Kinemacolor 技术之前电影制作人使用更加费力和昂贵的方法将色彩引入电影,通过使用模板或手工着色。

比如更早上映于1902年的法国冒险短片《月球之旅 A Trip to the Moon》。需要一整条流水线工人为每一帧上色,由200名女性组成的工作室共同在胶片上手工作画,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一种特定颜色。整个过程艰难且漫长,20世纪初期能有这样一部带有色彩的电影横空出世是多么难得,也很难想象这些复古的着色技术是如何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银幕上那些丰富多变的色彩。
尽管Kinemacolor技术无疑为电影色彩打开了新的大门,但它仍然不能代表屏幕上的全部色彩。所以后来随着电影色彩的进步,Kinemacolor受到1916年至1952年使用的 Technicolor 的影响并被取代。
Technicolor:
1914年,Technicolor技术诞生。同名的Technicolor公司对其系统进行了修补。他们用两个投影仪试图通过一个棱镜来创造色彩,甚至试图在胶片上印上颜色,不幸的是这些技术都过于昂贵,并且需要剧院的特殊投影设备。

然后,时间来到1932年,Technicolor在一部三色电影中使用了染料转移方法,创造了电影史上最鲜艳的色彩。这种革命性工艺首先用于迪士尼短片《花与树 Flowers and Trees》(1932),并斩获了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尽管这个过程依然充满困难且昂贵,但这项技术得到了改进,并被用于接下来的一系列标志性电影,如众所周知的《绿野仙踪》和《乱世佳人》。Technicolor更为人所知的是着色过程的最终结果(明亮、大胆、饱和的色彩),而不是艰苦漫长的过程本身。

如今,Technicolor 近乎成为了另一个时代的遗物。时至今日仍有几十台Technicolor相机残存着,由于缺乏使用而生锈。就像代表着电影色彩革命历程的第一部影片已被遗忘,人们只记得大获成功的绿野仙踪。
了解电影色彩技术变革的历程,让我们更能体会现在银幕上所展示的那些丰富多彩的画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感受电影带给人们的重大意义,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和感官乃至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