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株洲所2022年度科技成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
“十四五”战略推进、“5225”工程启航的关键之年
株洲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
把握“双碳”发展机遇
以“产业服务年”为中心
在交通和能源两个赛道奋力前行
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我的精彩答卷
这一年,株洲所深耕科技创新主引擎
行业话语权持续增强
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17项(牵头5项)
挂牌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挂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申请专利672个
制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9项
……
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

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结题,研制全套牵引供电系统设备,攻克了超大容量牵引变流器、分布式牵引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助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化。

基于TSN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时间敏感网络(TSN),较实时以太网,控制的实时性和确定性、不同数据隔离的安全性大幅提升,作为下一代列车网络技术已在行业内达成共识,已在ART装车验证,即将在CR450、下一代机车装车应用。

寿命预测仿真系统

寿命预测仿真系统建立了电子装置、IGBT等产品的典型应用工况数据库、故障物理模型、产品性能模型,具备不同工况、不同设计输入下的寿命仿真能力,可实现设计开发阶段的寿命预测,相对于传统的加速寿命试验方式,缩短寿命预测周期80%以上。

“碳之力” 谱系化高频辅助变流器

开创性提出一种满足机动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制式应用的简统设计方案,搭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iC高频辅变产品平台,突破多级多重电路、高频软开关、磁集成等关键技术,各性能指标行业领先,成本优势显著,有力推动了变流核心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探索,助力轨道交通领域的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相关技术具备向新能源领域辐射应用的前景。

中国高铁首次出海

完成雅万高铁牵引网络八大核心产品研制,解决高温、高湿、盐雾、大坡道等特殊环境应用问题,实现系统产品高可靠、高安全、小型轻量化。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助力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首次出海”。

城轨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取得市场入场券

2022年10月, 城轨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在宁波外场线完成工程实践评审,取得市场入场券;进而在2023年新年伊始成功获取了宁波8号线的首单突破,开启了信号产业发展的新产品领域,极大的鼓舞了产业发展的信心和气势,具有里程碑意义。

基于双源驱动的自主化钢轨打磨车研制及应用

2022年,顺利完成关角隧道——世界高海拔特长隧道,国内第一长隧道钢轨连续打磨。
该成果首创性地将交流电传动技术应用于大型养路机械,摆脱了钢轨打磨关键技术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填补了电传动技术在该领域应用方面的空白,有效解决了目前内燃动力钢轨打磨车长大隧道无法连续作业等行业痛点、难点。

新能源工业用自主霍尔ASIC芯片及系列化电流传感器

自主开发了霍尔ASIC芯片及系列化电流传感器,在HW等头部客户大批量应用,出货量超2000万颗;提出了系列专用芯片信号处理新技术,经丁荣军院士等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央企创新大赛二等奖,宁波市科技二等奖及重点自主创新产品。

250kW SiC三合一电驱产品

集高压、扁线绕组、油冷和高转速为一体的新一代电驱总成,结合20kHz开关频率的智能SiC控制策略,实现电控最高效率99.5%。通过智能冷却和润滑系统,进一步提升电驱系统工况效率至90.5%。总成峰值功率280kW、峰值扭矩5000N.m、电机最高转速20000rpm、 EMC等级CLASS 4,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水电站大坝水下检修作业机器人

可实现水电站水下混凝土坑洞水下修补,结构缝水下注胶和裂缝水下灌浆等功能应用,填补大深度环境下水下检修技术空白,为我国水库大坝水下无人化、智能化检修起到示范作用,是世界及行业首个水下检修作业机器人项目。

电网用6500V/3000A压接型IGBT器件

全球首款6500V/3000A压接式IGBT器件,采用2.0升级技术,具备双面散热、积木式拓展、高压抗湿气、长期失效通流、轻量化等特征,采用新一代高压TMOS沟槽栅芯片技术,相同出流条件下电压从4500V提升至6500V,满足150℃工作结温,为“双碳”目标下柔性直流输电高端装备提供核心器件。

两项IPC国际标准面向全球正式发布

2022年6月,由中车株洲所主持的IPC国际标准IPC/WHMA-A-620CR和IPC-A-610GR中英文双版正式面向全球同时发布,这意味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首份IPC国际行业标准,也是IPC首次以中文为母语的标准,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行业及国际标准开发上的引领地位,引导相关领域的技术高地和标准话语权,具有重大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标准成果应用于雅万高铁、墨西哥地铁等项目,助力中国轨道交通走向全球。

智轨运营调度综合一体化平台

本产品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实现了一套适用于智轨的线网级智能综合调度系统,集行车指挥、乘客服务、设备管理于一体,满足多制式的智能调度及智能运维功能。

中车智轨“出海”

基于“使命号”,开发了高温、氢能源智轨产品,进一步夯实产品环境适应性及技术领先性。阿联酋智轨作为高温环境产品的代表,高温适应性从45℃提升至55℃。马来西亚智轨作为氢能源产品的代表,续航里程从70km提升至245km。

“海平面1号”海上风电机组

“海平面1号”海上风电机组是中车株洲所面向海上平价时代推出的一款重磅产品,该机组功率等级10MW,风轮直径225m,是适用于北方海域的区域定制化机组。该机组突破了一系列行业“卡脖子”问题,实现部件的国内首创、替代进口和基础关键材料的技术创新。1个月完成了样机的生产制造,于2022年11月24日完成海上样机的树立,2022年12月7日送电后2小时内完成了风机的并网发电,取得了业主的认可,展现了中车速度。该机组填补了中车风电整机在海上领域的空白,为中车风电产业拓展提供重要支撑。

内支撑转向架悬挂部件研制

项目对内支撑转向架悬挂部件的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形成了优异的自研橡胶配方,实现了产品轻量化技术、柔性封胶技术及寿命预测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产品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并已形成大规模生产销售。

新能源汽车热塑性轻量化结构部件

全球第一家以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承载骨架,单向连续玻纤增强预浸料局部增强,以短玻纤增强工程塑料为填充基体,实现了多种复合材料体系轻量化结构件的工业化制备。
使用三种不同复合材料,通过混杂成型技术,制备出了更轻、更强、成本更低的复合材料踏板系统。产品实现减重40%,疲劳性能提升3倍以上,凭借出色的性能优势和可靠的质量控制,入选德国大众集团“FAST”项目,成为其全球唯一的轻量化产略合作伙伴。
来源:中车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