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reaction-6】男大学生第一次看步惊!

我在楼中楼里写了好长一串,不单发我觉得好亏。我就单发出来了。当时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语音输入可能也有错误。
发不出去,那我发笔记吧。
我并不觉得这里是王爷故意害她,如果若曦不是现代人,王爷的那个玉佩可以说是给了若曦最好的婚嫁命运,而在那个年代,男人的命运就是女人的命运,若曦身上有了政治使命,哪怕她嫁的那个皇子不喜欢她,也得供起她来。好的话,他可以直接嫁给皇子做正妻,哪怕当个侧福晋也不会受人欺负。因为一旦欺负她,就代表看不起蒙古人,挑起争端,如果不是张晓,这块玉佩所代表的,可能是最好的。
至于所谓的太子求娶,谁也不知道会二废不是吗?
小鹿的分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哪怕是带有政治考量,我不认为他是带着恶意的。小鹿的具体分析我忘了,但我感觉她不会说出这是故意陷若曦于两难这种话。虽然客观上造成了这种结局,但并不是王爷主观上愿意的。
若曦是康熙身边的,姐姐嫁给了八爷,这就决定了她和敏敏完全不同,她一定是会被指给谁的,而敏敏是可以不必的。
至于太子,首先这个不是说一定会被指给太子。只不过结合后期剧情我多添了一句。
而且即使给他一千万个脑袋,王爷也不会觉得太子会被二废,这是个天大的事儿,而若曦嫁给太子意味着进后宫,若曦整个家族就直接提档,那个年代的认知这完全是好事儿,不可能说多恶意的。
最后,还是回到你说的敏敏为什么不来?这个问题就跟你问“若曦为什么要让八爷放弃皇位而不让四爷放弃”一样没有意义,因为身份不同,立场不同,面对的选择不同。敏敏完全没有必要来,而若曦无论是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女官还是她的家世背景,她一定会嫁进去。和敏敏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对若曦自己,还是她的家族,这个玉佩更多的是王爷带着一些私心想互利互惠,却不知道女主志不在此罢了。
王爷主观上绝对没多大恶意,但结果也确实没讨着好而已。
写完了才发现太长了,需要分段,我分两段发。
我知道你前面的意思,这也是若曦的一个角度,个人幸福的重要性。这部剧也一直在赞颂个人幸福,个人自由,个人意志。这点没有必要否认。
但是同样没有办法否认的就是,这一部剧他的个人视角掩盖了很多东西,也让观众的视角更局限。这是若曦一个现代人去那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局限性,再怎么说也不能否认十四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个时代的人,王爷不会跳出身份局限。王爷或许有政治考量,政治算计,但是若说他是出于恶意,我确实不认同。
至于十三完全是一个理想人物,老四也不用说,四十三曦是本来就是作者想塑造的那个时代的“异类”。
九王夺嫡这是你站在现代的角度回望过去。我还是那句话,在古代废立太子是大事,二废谁也想不到。若曦如果不是穿越过去的,她也不敢想。至于你说九王夺嫡,在当时的角度来看,老八不得圣心,其他皇子并没有野心。太子也并不是说废就废的。
至于你说别人拥八是眼瞎吗?别人只是在压赌注,但未必放上全部的筹码。老八用了多少心思,他自己在剧里都说,虽然说的是其他皇子,但臣子呢?老九的贪污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其他臣子不是傻的,虽然没有去拍朝堂,但是我相信那些人一个是不成气候。
二个作者其实在写八王党就可以看出来,老八这里“面和心不和”,虽然剧里没演,但朝堂肯定更是如此,老八没倒,大家跟着你有好处,应承着,老八倒了,树倒猢狲散,除了几个铁杆拥八党的大臣,大家没有什么损失的。
至于若曦嫁给其他王爷,那更不用说了,无论是谁蒙古那边给她提供的好处只多不少。
整个《步步惊心》是若曦的角度去看,很凸显个人幸福,但是如果你放到封建时代的人的认知里,个人幸福真没那么重要,个人和家族是完全绑在一起的,可以说个人是融于家族的。关键就是那样,你看家春秋之类的作品就明白了,封建时代父辈的思想和五四解放后人的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 甚至甄嬛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这是我认为“王爷有政治考量,有政治算计,但不一定带着恶意”的另一个原因。
这里你可能又要说,那为什么不让敏敏去呢?我还是这句话。因为立场不同,因为身份不同,所以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法,这是完全没有必要提问的,就像四八的那个问题。如果敏敏必须去,我不认为王爷会为了女儿的幸福就反抗什么的,该和亲王爷肯定会和,现在拦住敏敏只是因为不必要。其实还能说的更细,但是我已经打了很长一串了,后面还有一些,所以我懒得细说了。
至于多少人觉得进宫是个好事,这个说不准。这么说吧。若曦的身份并不是很高,那个年代,个人不重要,家族很重要,就是不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就这么说,两种情况。如果是位及人臣炙手可热的,为了避嫌,怕权势太过,可能不愿意往宫里面送人;还有一种就是清流世家,不屑于入宫。但是这种的话放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好,放到明清都没法说。
至于你所谓的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真实历史上,我只能说大部分人都认为进宫搏一搏是好事。王爷也不例外,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王爷没有恶意。
我的观点已经全部阐述完了。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