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面有精华和糟粕
1、如何學習中醫入門 呂崇金 (zz) 完全沒有一點中醫藥概念 如果您只是對中華文化存著一片深厚的感情,想瞭解一下中醫,您可以買一些藥膳、養生的書學做菜過過癮,燉於煮排骨時,灑上幾片當歸黃耆,味道不錯 ,您會覺得生活過得相當愜意。到中藥店去買一帖十全大補湯燉雞腿,寒冬中你會感動得流眼淚。如果您如然覺得自己想學中醫藥,可以去買一些自學中醫的書,偶而受風寒,抓點桂枝湯回來煎藥,您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連草根樹皮石頭都可以治病。但是,從事醫藥畢竟是一件專業的事,如果想真的想具有具有治大病的能力,定要真的把時間精力花下去,到時候是不是這麼生動有趣,就比較難說,等你有空看到中醫之聖經內經後,你可能會大失所望。
中医里面有精华和糟粕。鲁迅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拿来主义。其精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全为我用。
中医粉也有几种情况。有些人是盲目地相信,当成国粹一样。有些人是因为在西医久治无效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中医治疗,竟被治好了,从此成了中医粉。但为什么中医会有疗效?现在的科学也解释不了。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拿中医说事?我看有以下原因。可能以为黑中医就能说明自己是先进科学的代言人,比中国人高人一等;有些人是属于狭隘和无知,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是西方的,但世界产生了多少文明是现在西方科学解释不了的;有些人是别有用心,项庄舞剑,意在何处?
如何学习中医?现抛砖引玉,敬请批评指正。
大多数人走的是拜师读书之路。换一种思维,医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是先哲们的观察和试错的经验总结。 治病原理是什么?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这八个字,我认为是破译中医的密码。阴阳五行是对事物属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经络穴位和精气神绝不是无科学根据之谈。神农尝百草就是探索发现和试错实验。无门无派者有时比名门正派的高徒会更有成就,因为他没有无条条框框和狭隘的门派偏见。
最早是我小时候,家里有个爷爷,不是亲爷爷,族群关系比较远,但是他跟我父亲很熟,经常晚上到我家喝酒聊天。这位老爷爷一辈子在药铺里当伙计,后来当掌柜。那个年代没有专门的医院,药铺就相当于现在的医院。每次在我家喝酒就讲当年他在药铺工作的故事,讲的非常有意思,我就在旁边边听边记录,那时候大概是我上小学的时候。讲他如何配药,如何发现药方的毒性、药物里的十八反,讲药物的质地好坏,讲他如何用一味药救人一命的故事。也许就是那时种下了中医的种子。
随着后来对西医的接触,以及社会上对中医的负面信息,最开始我对中医是排斥和怀疑的。但是随着有了孩子,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发烧发生过惊厥,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住院七天,问医生什么原因,医生说“不清楚”,问多了就爱答不理的。问怎么办,告诉“没有办法,只能退烧针先退烧,退烧药过劲了烧还有就让护士拿冰块物理降温”。
出院后我就下决心学习医学解决孩子的问题。开始学习中医,随后一发不可收,直到现在。拿到了中药师、中医师的资格,在解决自己家人的情况下还帮亲戚朋友解决一些问题。
我相信很多朋友学习中医或想学习中医,可能也跟我一样,或多或少跟自己或家人生病有关系。




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重要,这涉及到学习的路径和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写了业余版和专业版的原因。根据目的不同我们分为如下三类情况,分别是:
第一类:业余版 - 目的是了解中医文化,知道一些养生知识,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方面调节。或者茶余饭后可以显摆下对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解;
第二类:半专业版 - 为自己或家人调理和治疗。比如我有个朋友的父亲得了肿瘤,他从此迷上了中医,遍访民间名医,结合自己所学,针灸、中药一起为父亲治病;
开山宗师都是海纳百川和靠自己的悟性而自成一派。有2种方法钻研学问,一是靠自己去发现规律,另一种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总结。个人推荐第一种,因为锻炼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假设你来写《黄帝内经》,讲解治病原理,你会怎么写?当然两种结合是最好。
我对中医学习的一些看法
1.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思维模式。所以学中医的前几年最好不学西医,避免形成干扰。要纯粹用中医思维来治病。
2.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四大经典开始,这是源头。而不是某些大学教材。
2、隨著開方看病日多,挫折越多,沒有外來的刺激,接受新資訊,或是古書看多 了,看不懂跳過去的地方越來越多,很多人實力就會停滯不前,我想大部份的自 學中醫者,都會停滯在一定的階段。 如何建立中醫學觀念 首先建議您先研究中醫學史或是歷代名醫傳記,對各門各派的歷史地位、 成就特色有個概念,這樣以後學中醫比較不會迷失方向。中國傳統醫學漫話 陶御風林鬱文化談的內容相當完整,值得向您推薦 ,中醫的科學原理 陳華 商務談的是比較現代科學化的觀念,雖然不夠深入,有 些東西不免解釋的勉強,但是對於從小接受西方醫學教育者,倒是提供一個可以理 解中醫在幹什麼的橋樑。至於市面上的一堆自學中醫書籍良莠不齊,很多是流行下的產
3、物,多的是非專業人員寫的,是可以在短期就讓你可以掌握部份中醫的用法,感冒桂枝湯,頭痛壓合谷,胃痛足三里,但是如果要真的打好基礎,還是要真的念點基礎紮實的東西。去買一套完整的教材課本,我推薦知音版高等中醫學校教材系列這是大陸的中醫學院教材,內容相當翔實,作者都是各科中翹楚,即使您剛開始實力有限看 不懂,但是買一套好的教材,遇到什麼專業術語也可以很容易找到相關內容,購買 容易,國內各大書局、金石堂都可買到。,其實這本就已如果您嫌這樣一大套書要念很久,可以先只買中醫學概論 經很完整了,把此書全部弄懂,中醫實力絕對夠水準。 如何初學針灸工欲善其事,必先齊其器 ,我應該沒念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