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两款未服役的先进反坦克导弹上集(fog-m/efog-m)
efog-m(增强型光纤制导导弹)是美国陆军ATD(先进技术演示)计划,用于评估光纤制导的精确反坦克和反直升机战场导弹。

fog-m(光纤制导导弹)作为efog-m(代号mgm-157)的先行计划,项目开展于1984年,使用导引成像技术代替陶式反坦克导弹上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制导方式(saclos)。FOG-M使用BGM-71 TOW导弹的发动机,机头有一个电视摄像机和一根光纤电缆,而不是传统的导线。光纤充当数据链路,将摄像机的图像传输给操作员,然后操作员可以向导弹发送制导命令。1987年11月,向业界发出了战术FOG-M的提案请求,并于1988年12月将FOG-M开发合同授予波音/休斯团队。然而,FOG-M计划于1990年被取消。


1992年,FOG-M作为技术演示计划复活。1994年初,陆军发布了新的EFOGM(增强型FOOG-M)的提案请求,并将YMGM-157A的编号分配给了导弹。1995年5月,雷神公司获得了开发EFOGM的合同。1995年8月,美国陆军进行了所谓的早期士兵评估(ESE),评估了一般系统设计和处理特性。进一步的模拟和评估一直持续到1996年,所有这些初步研究都可能导致EFOGM导弹的一些设计变化,因为当第一枚导弹在1998年进行飞行测试时,名称已更改为YMGM-157B。名称DMTM-157B适用于用于地勤训练的完全惰性版本。


YMGM-157B是从XM44火力装置上的8导弹发射器垂直发射的,基于HMMWV(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该导弹由双推力(助推/维持)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达到15公里(9.3英里)的射程。EFOGM是一种非视距武器,可以在火力部队被保护在山丘后面时向目标发射。在发射前通过选择几个航路点对到达一般目标区域的路径进行编程,导弹将使用其惯性/ GPS制导单元遵循预先选择的飞行路径。



YMGM-157B有十字形机翼和尾翼,用于在非弹道飞行期间进行稳定和控制。对于终端引导,操作员通过使用基于CCD的电视摄像机或IIR(红外成像)传感器的图像来选择确切的撞击点。这些图像是通过光纤电缆传输的,光纤电缆是从导弹上卷出的。操作员可以手动控制EFOGM直到撞击,也可以将导弹的跟踪器锁定在选定的撞击点上。成像导引技术相比前代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制导(操纵手在导弹飞行中必须把瞄准器(sighting device)对准目标;瞄准器的电子设备自动把导弹制导向目标),操作员无须使瞄准器直视目标,这大大增加了导弹的可机动性和射程,成像技术也比上一代激光信标追踪技术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全天候作战性及抗干扰性。

EFOGM的形状装药弹头被撞击引信引爆。由于YMGM-157B在离地面约300米(1000英尺)的高度飞行,装甲目标从顶部受到攻击,这是坦克最脆弱的区域。EFOGM也可用于对付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一辆载具成员有三个(包括一名驾驶员)可以装2个操作台,两名操作员同时引导2枚导弹攻击2个目标。紧急情况一人可以完成作战任务(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没有行进间发射功能,驾驶员可以兼顾操作人员的工作)





EFOGM在1998年和1999年进行了几次成功的引导测试飞行,2000年,美国陆军开始了该计划为期两年的EUE(扩展用户评估)阶段。EUE旨在展示EFOGM公司的运营部署。到2002年6月,EFOGM ATD(先进技术示范)基本完成,但陆军取消了对EFOGM的进一步资助(原因在国会山),因此该计划被终止。总共为EFOGM计划建造了大约300枚YMGM-157B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