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怒怼房地产,孔乙己们脱下长衫也不愿意买房了
这届网友和年轻人不好带了,前有00后怒怼房地产,坚决不买房,后有"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还有央视辣评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是因为他脱不下那身长衫。只能说,孔乙己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大家好,我是谢晖。上学时候看孔乙己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很同情这个人物,觉得要不是万恶的科举制度摧残,孔乙己不会落下这种悲惨的结局。但现在长大了,央视网却告诉我们,孔乙己是因为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才落下的结局。不论观点对错,主要是很多人会感觉有点矛盾了,到底是孔乙己自己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
那我们再听听一位00后女生怒怼房地产的呼喊,她说:不管开发商什么套路,怎么诱惑,我坚决不买房,我20多岁出社会,要牺牲二三十年的幸福去成就资本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有人要抬杠了,说你不买房,那孩子上学读书怎么办呀?啊,那这婚我也不结了,这总行了吧?读书已经耗费了我十几年,然后拼命工作,再有40多年,人生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我凭什么?要为资本炒出的天价房去买单呢?
还有另外两则消息,广州美团外卖员的本科率接近30%了,北京硕博毕业生第一次超过本科生。这些外卖员我想大概都是已经放下长衫的孔乙己们把,穿着黄色的外服卖早出晚归,只为多抢一单;或者本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试图通过读研读博延迟就业,这就是当下90后、00后年轻人面对的现实。
把几件事叠加到一起来看,会发现现在多数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和主流舆论是对立的,他们从小被教育要好好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试图通过读书去穿上所谓的长衫,但是选择大学的时候,专业不懂,进入学校之后,得到的教育又不能让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份好工作,那只有三个选择,考研延迟就业,考公务员,找一家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先凑合,能进国企央企还算好,进不来的话天天担心的就是被毕业。而且很多人现在做的工作跟自己的专业完全八竿子不相关,然后就有人说了,你去大学不是学知识的,是学如何学习的,是,提高我学习能力没错,但是大学的东西既然不能给就业提供价值,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如何改善和更精准匹配课程呢?
大家上大学多数还是为了找个稳定的工作,就像最近西南大学开设了公务员课程,那就很接地气,其他工作我都不想了,就考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如果大学毕业是为了培养外卖员,那大学时候就应该多学习送外卖的技巧,如何提高接单率、如何快速骑电动车过马路、如何在送外卖中增加直播赚钱的收入,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让教育更加有意义。
那如果教育是为了让大家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成为资本的棋子,相信每一位年轻人都不会答应,我们已不是孔乙己,但我们本质却还都是孔乙己,我们看到的是重庆棒棒光着膀子拖着沉重的货物在劳动,而左边则是一辆保时捷718跑车呼啸而过,而这也是央视无意中拍摄的画面,在被网友评论轰炸后,又重新发了一个视频,保时捷被P图后消失了,但是一台卡宴又出来了。

每个人都是有脑子的,不是傻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可能信息的阻隔会分割掉一些认知, 但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受过教育的人都还是具备的。这世上也没有人愿意自找苦吃,只是苦难流向了能吃苦的人罢了。只要还有点良心,看到了苦人,应该是给予他们脱离吃苦的渠道,而不是割掉他们的味蕾,让他们尝不到甜;也不是P掉那点甜,假装世界一样苦;更不能拿他们开涮,夸他们好能吃苦。因为大家都明白,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
说回楼市,其实00后怒怼的不是楼市,本质上是对自己无奈改变现实的咆哮。首先是楼市的红利已经被前人吃的差不多了,五年翻一倍的经历只存在这些00后的梦里和70后80后的嘴巴里,从来没见过也没体验过;再者创业的艰难都被巨头所垄断,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创业项目都被前人所做过了,或者你稍微做出一点成绩,马上就有巨头抄袭甚至垄断,想做大,只有被收购或者被挤压的命运;结婚生孩子,大家都想,但是自己都过得不好,凭什么能让下一代幸福呢,在某音上一位小姐姐的一句“下辈子不来”的视频获赞400万,普通人生孩子,只是重复自己的轨迹,甚至还不如自己的轨迹,连一套房子都买不了的年轻人,有什么资格能去养育好一个孩子呢,00后觉醒了。

王朔其实在小说里说过:“听爸的,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因为多数年轻人都是普通人,他们要脱下长衫,花上一辈子才能买一套房的这条路,没有太多00后愿意走了,想洗脑年轻人的老路也大概率走不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