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科班篇2-1

2022-07-20 16:49 作者:璃月薄荷  | 我要投稿


    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文科生而言,人生总是在各种可有可无的思考中度过。比如我时常会思考,法国大革命时候对那些历史事件的命名为什么如此奇特——什么“热月政变”、“雾月政变”之类的,听起来这么文艺,实际上完全搞不清热月是什么月,雾月又是什么月。

    直到后来查阅了有关法国共和历的资料,我才知道他们当时把12个月重新划分并命名了一遍,用的都是这种很酷炫的名字。

    如果按照这种算法,那么我们现在所在的月份应该是从“风月”到“芽月”的时间。

    “呵啊……唔哦哦哦哦哦哦哦。”

    我靠在椅背上打了个呵欠,顺便将胳膊高高举起,伸了一个懒腰。果然“芽月”的春天就是让人昏昏欲睡啊,尤其是这种春天暖洋洋的午休时间,教室窗外的天空上飘着几片像是PS上去的云彩,暖洋洋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暖洋洋的教室里,连冰冷的窗户和桌板都变得暖洋洋的,这正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啊。

    经过昨晚的那场闹剧之后,大家昨晚似乎都有些睡眠不足,不知道是不是都跟我一样熬夜赶作业来着。虽然学习西方的先进饮食文化也很重要,但是他们这个西餐有一个不好,就是吃饭时间实在太长了点,连做作业的时间都没了。

    人们总是在失去什么东西时才幡然悔悟,感受到它的珍贵之处,我现在就在追忆自己随风而逝的小学幼儿园生涯,那时候学校中午强制精力充沛的小孩子睡午觉,其结果自然是没有几个小孩能够睡得着。如今上了高中,每天都觉得自己睡眠不足,中午却没有时间睡午觉了——老师要来讲题目,上午布置的作业下午就要讲,还要留出吃午饭的时间。

    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付出任何东西换我回到幼儿园小学时代,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查查过去几年的彩票中奖号码,再看看哪几支股票赚得最多。或许正是因为我这人太贪心了,穿越回去这种好事才总是轮不到我头上。

    啊——总感觉好麻烦,算了算了,不穿越也行,至少现在每天都可以看到杨清雪的脸,光这一点就让我感到很满足了。

    不过想想幼儿园时候,我经常在午休时钻到隔壁床的女生被窝里去……抱歉我又改主意了,果然还是让我穿越回去吧,拜托了。

    “呵……啊……”

    人们常说打呵欠是会传染的,坐在边上的杨清雪也伸出手掩在嘴前,眼角流出了一点晶莹的泪水。长得可爱就是好,连打呵欠都会让人看呆。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戚修远趴在桌子上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学生级别的打油诗,“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跑~”

    “明明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百天了……大家却都被‘春困’的魔爪所掌控……你们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邱芸拿出冬天用的围巾叠在桌上,把额头压在最柔软最厚实的围巾中段,用半梦半醒的声音指责着我们。

    “你肯定昨天晚上又在熬夜打游戏了吧?是不是《刺客辣条》?”我火眼金睛智慧过人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真相。

    “这不能怪我!玉碧的破游戏全是BUG,本来很快能做完的任务卡了我半个小时的BUG,上网查了半天才解决!玉碧辣鸡公司,辣鸡游戏,辣鸡服务器,买BUG送游戏……”

    “我们来复习和‘春困’有关的知识吧!”我眼看着邱芸要无休止地抱怨下去,灵机一动转移话题,“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曾文定公就曾经作诗云‘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由此可见古代人就跟我们一样春天犯困了。”

    “春天犯困,五月份就有五月病,放暑假了也懒得动弹……”邱芸的声音幽幽地从桌子底下传过来,“有句话叫‘春困夏乏秋盹冬眠’,我现在觉得真是很有道理啊……”

    的确,对我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睡午觉的美妙时光。请务必让我穿越回去。我想回到幼儿园每天和班上最可爱的女生一起睡午觉。

    “所以我们还是找点事来做吧!”

    戚修远从桌上弹了起来。

    “前两天不是放寒假元宵节刚过吗!今天文学社搞活动,就是每年都有的那个元宵灯会,我们快去猜灯谜吧!”

    “……没兴趣。”前两年好像是有猜灯谜的活动,不过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啊。

    “不去不去,灯谜有啥意思。”邱芸保持着上身卧倒的姿势抬起头来,“要是我亲自出马,打遍天下无敌手,灯谜都让我一人猜完了,别的同学该伤心了。”

    “可是我听说,今年文学社准备的灯谜奖品很丰厚哦~”

    戚修远在勾引小姑娘这方面真是有一套,邱芸瞬间来了点兴趣。

    “哼,丰厚些什么,不就是些文具糖果之类的小恩小惠……”能说出这种话来,就代表邱芸的兴趣已经被勾起来了。

    “文学社再怎么说也是我们学校的四大A级社团之一,每年活动经费都花不完,放假整天组织社员去郊游采风露天烧烤,奖品当然也是越来越好啦。”戚修远屈起食指和大拇指扣住下巴,转动着眼珠子作出努力回忆状,“我听说他们今年给猜出灯谜数量最多的社团准备了一套精品图书呢。”

    “书!”

    邱芸眼睛一眨就把“春困”吞进了肚子里,整个人跟打了鸡血装了弹簧一样从椅子上蹿了起来。

    “走走走,你们几个都跟我一起去!一定要把书搞到手!别忘了我们可是一个社团呢!”

    “是啊,2B社……”她不说倒好,一说我就想起来了。

    “什么2B社,说全名!”邱芸敲了一下我的脑袋,“the Two Brilliant Writer&critics’ Club!两位天才作家评论家俱乐部!”

    “简称2B社。”

    “你够了!再2也是社团,我现在以社长的身份要求你们跟我一起参加文学社元宵灯谜会!学生们,变形出发!”

    邱芸开启狂战士模式,二话不说把杨清雪拉了起来,连拖带拽地冲出了教室。

    “走吧。”戚修远一脸坏笑地对我偏了偏脑袋,这家伙怎么又是一副计划通的表情。

    ***

    早在高一那年,刚入学的邱芸就拉着我成立了名为“the Two Brilliant Writers’ Club”简称2B的谜之社团——准确地说,由于人数不足五人无法注册为正规社团,这个鬼社团只能挂着“兴趣爱好小组”也就是同好会的名头开展活动。

    这个社团的名字——“两位天才作家的俱乐部”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我并不算什么天才作家,只是个普通的文科生而已,但邱芸对我天不天才并不在意,她只是想把自己自夸成天才作家而已。

    等到杨清雪转到班里后,邱芸就好说歹说把她拉进了自己的社团,名字也因此改成了Writer&critic,因为杨清雪比起写作来似乎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点评邱芸的作品上。至于我的存在与否,实际上并不重要了。反正最后都是2B社,怎样改都随她吧。

    “说起来,你这家伙是什么时候加入这个社团的啊?”

    “我?”戚修远和我并排走在邱芸和杨清雪的身后,闻言他皱着眉头撅起了嘴,“好像是高二文理分科以后吧?我当上图书委员,邱芸就自动跟我套近乎来了。”

    “真快啊……转眼间我们四个都已经当了这么久的朋友了。”

    我的感叹显得很合时宜。走在向下的楼梯上,俯视着下方邱芸叽叽喳喳的样子和杨清雪勉强应付的神色,我自然而然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样的日子,只剩下不到一百天了。

    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甚至产生了一些想要感谢杨清雪的冲动。如果不是她果断拒绝了我的告白,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该如何度过呢?

    和杨清雪成为了情侣,她真的会喜欢上我吗?邱芸又会怎么看待我?戚修远又会怎么反应?

    而且……我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太自私了?

    杨清雪需要的,真的是一段恋情,或者一个配不上她的男朋友吗?

    “别发呆了,到了。”

    戚修远拍了拍我的肩膀,走向了离他最近的一棵行道树。

    “我能理解你抓紧余下的时间多看几眼美女的心情,不过眼下还是先把这次灯会应付过去吧……虽然我觉得咱俩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

    我看向邱芸和杨清雪,顿时明白了戚修远是什么意思。

    每年春天开学,文学社都会举办元宵灯会,在校内主道路一侧的行道树上贴满写有灯谜的红纸条,所有同学皆可参加。地狱来的使者帖子究竟去哪的四百大妈的叔叔曾经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为了防止参赛者上网搜索答案,每年春节文学社的文艺青年社员们都要为了原创的灯谜而想破头,幸好我当年没加入文学社。

    杨清雪走下最后一级楼梯,向左转身。

    邱芸走下最后一级楼梯,向右转身。

    两人不约而同地向着道路的两端跑去。

    原来这俩人是打算从两头开始猜灯谜,一直猜到路中间会合吗!

    这是打算把所有的灯谜都猜完啊!

    我摇了摇头,加入了戚修远身边的几个同学,开始研究这棵树上的灯谜。

    树干大约一人高的位置上,挂着一圈红色的长纸条,几个飘逸潇洒的毛笔字正在让如今这帮被应试教育荼毒的学生脑细胞大批量死亡。

    ***

    狐裘(打一药材名)。

    ***

    “喂喂,搜到答案没?”

    “搜不到啊,这是什么鬼?”

    “狐裘?我还像亨利呢!”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是猜不出我面前这个灯谜的谜底。

    “高弘,你知道吗?猜灯谜是有套路的。”

    戚修远向我竖起食指和中指,比了一个二的手势。

    “‘拆字法’和‘会意法’是猜灯谜的两大法门。‘拆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谜面或谜底的字形、笔画、部首、偏旁进行拆分聚合,从而获得新的字词;‘会意法’则是对谜面的含义进行思考和联想,使谜面谜底通过特定的含义相吻合。这种含义可以是明显的‘本义’,也可能是不易觉察的‘隐义’。”

    “那你说了这么多,这道题该怎么解?”

    “别急嘛。你觉得这道题应该用哪种方法来解?”

    “在我回答之前,我得先问问你解出来这道题没有。”

    “我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猜想,但不是很确定,想参考一下你的意见——这样说你满意吗?”

    “嗯,这还差不多。”

    我重新开始思考起这道灯谜。狐裘?先试试拆字法,狐拆开来是反犬旁和瓜、求和衣,所以重新组合一下就是……瓜求衣?西瓜皮?我只知道西瓜霜含片……好像怎么组合都解释不太通。

    “小提示一下~”戚修远笑眯眯地竖起食指,“如果是我的话,会尝试从会意的角度去思考也说不定哦?”

    “多谢你的提醒,虽然这样的提醒只是在提醒我自己的智商赶不上你。”

    会意法啊,那就试试领会一下意思,狐裘,就是狐狸毛皮……有什么跟动物毛皮有关系的药材吗?

    “再提示一下~”戚修远笑眯眯地继续提醒我智商欠费需要充值,“会意法也可以细分成很多不同的具体解法,比如‘一字反义法’是用一个字的谜面去猜一个字的谜底,‘谜底别解法’是通过对谜面的理解去解释谜底的另一种含义。比如说这个灯谜……”

    戚修远指了指边上一个没人解出来的灯谜,轻轻把红纸条从书上揭了下来。

    “你看这个谜面,‘孔明’——打《论语》一句。按照‘谜底别解法’应该怎么理解呢?”

    “孔明……”

    这家伙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要再解不出来岂不是可以直接从校门口那座桥上面直接跳下河去了。

    “孔明啊……我想想……谜底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啊!有了!”

    我灵光一闪,志得意满地哈哈大笑起来。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日:‘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所以答案是?”

    “答案就是,‘仲尼日月也’!”

    “回答正确!加一百分~”

    戚修远啪啪啪鼓起掌来。

    “哈哈哈,太简单,毫无难度啊!‘孔’指的就是孔子,‘明’就是日月,所以连起来就是《论语·子张》里的这句‘仲尼日月也’!这要是都答不上来我就别读文科了!”

    听了我的解答,旁边的同学都是一副恍然大悟捶胸顿足的样子,后悔答案这么简单自己怎么没想到。然而灯谜的乐趣就是这样,很多答案想不到就是想不到,一提起来才发觉原来如此,这种“原来如此”的醍醐味也正是灯谜的魅力所在啊。

    “运用这个方法,再试着去解一下‘狐裘’怎么样呢?”

    “……”

    结果最后还是绕回到这个见鬼的“狐裘”上了。

    “唔……嗯……啊……狐裘……狐裘……再给点提示呗?”

    我想了半天,还是不想就此举手投降,只好低声下气地再请求戚修远的帮助。

    “最后一条提示~”戚修远似乎很享受这种智商高人一等的快感,“谜底和《诗经》的某个名篇有点关系哦~”

    “《诗经》?”

    饶了我吧,我诗经都没看过几篇,怎么解得出来啊。

    邱芸救我!清雪救我!

    或许是我心中的呐喊真的传达到了,邱芸和杨清雪以风卷残云般的速度扫荡着沿途的灯谜,片刻之间就抵达了我和戚修远所在这棵树前。

    “‘撤帘’——打《论语》一句?”邱芸对着树上的另一个灯谜思索起来,“撤帘……撤帘……帘子有什么含义呢……哦!难道是!”

    仅仅十几秒的功夫,邱芸就信心十足地揭下了这道灯谜。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吧。”杨清雪拿着另一张灯谜走了过来,看了一眼邱芸手里的灯谜,随口说道,“出自《论语·尧曰》。”

    原来如此!古时候不是有太后“垂帘听政”的摄政制度嘛,等到皇帝成年就会撤帘归政,帘子一撤掉皇帝和大臣就不会被分隔开了,所以是“撤帘”。

    “哼,你这个也很简单嘛!”邱芸毫不示弱地看了一眼杨清雪手里的灯谜,“‘殉主登太虚’——打《诗经》一句?‘鸳鸯在梁’啊。”

    “鸳鸯在梁”?

    “出自《诗经·小雅》,”戚修远及时给我解释,“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殉主登太虚’出自《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只要知道这个标题前面的‘鸳鸯’两个字就不难联想到答案。”

    到底哪里不难了啊?你们都是古代人吗,准备科举之前每天背论语诗经的?

    “哟,你们俩答出几个灯谜了?”邱芸捏着手里的一打灯谜纸凑了上来。

    “就一个。”我指了指戚修远手里的灯谜,“我们……或者说我,一直在思考这条灯谜,所以暂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哪个灯谜,我看看我看看?”

    邱芸看向可怜的狐裘,杨清雪也颇为好奇地走了过来。

    “这……打一药材?”似乎脱离了经史子集的范畴,邱芸的解答速度就没有之前这么快了,“药材啊……药材确实也属于灯谜常出的谜底范畴,但我对药材不怎么懂啊……”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它不像其他很多题目一样给出了谜底的解答范围,而只是给了一个‘药材’的提示。”杨清雪冷静地分析了起来,“仅仅是药材的话,可能……”

    “我和戚修远刚才讨论了一下,觉得可能跟《诗经》有点关系。”我这话也是有点不要脸,明明是戚修远自己想出来的。

    “《诗经》?”

    “《诗经》?”

    杨清雪和邱芸同时抬起头来。

    “黄连!”

    “黄连!”

    两人同时说出了答案。

    “……黄连?”

    “正解~”

    戚修远揭下了灯谜。

    “谜底出自《诗经·小雅》的《都人士》第一句,‘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狐裘黄黄,两个黄连在一起,就是‘黄连’了。你应该知道黄连是什么吧?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那个黄连。”

    “你们三个是怪物吧。我跟你们站在一起是不是拉低了四个人的平均智商啊。”

    惊险刺激的灯谜会告一段落,我们四个人拿着无数灯谜跑去路口的兑奖台,准备把文学社的人气到吐血。邱芸和杨清雪手里各自拿着一大叠红纸,我和戚修远手里则各自拿着一张——我拿的是“孔明”,戚修远则是“狐裘”。

    “这、这么多???”

    文学社的同学们果然被吓了一跳,但她们定睛一看,来人是杀神般的杨清雪和邱芸,顿时淡定了不少。去年这两人也是以天神下凡式的姿态把大部分奖品收入囊中,给我们2B社搞到了半年份的笔记本、黑蓝色水笔、铅笔橡皮等文具。

    “不用回答了,知道你们肯定都能答上来,直接把大奖领走吧——”

    眼镜片有啤酒瓶底那么厚的好学生很耿直地弯腰去搬书,却被她的搭档拦住了。

    “等下,社长的吩咐你忘了吗?”

    搭档同学站起身来,针锋相对地和杨清雪对视起来,我似乎能听到噼噼啪啪的火花声。

    “对不住了,2B社的几位学长学姐,我们文学社的社长有吩咐,如果你们今年想领走大奖,就必须答出他特地为你们准备的一道灯谜,只要答上来,大奖立刻搬走。”

    渐渐有其他同学察觉到了兑奖台附近的异常之处,不少人已经围在了我们周围看起了热闹。

    “有意思!出招吧!”

    邱芸自信满满地一拍桌子,吓得好学生一哆嗦。

    -------------------------------------------------------

    这应该算是第二章的开始吧w

    之前的礼物不知道大家都收到没有,今后还会有其他礼物发出哦,不要错过。

    另外在上海的同学,端午节的CP可以来我们摊位玩,欢迎面基~


文科班篇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