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四件事看阿巴斯大帝与阿拉维迪汗的莫逆之交

2023-05-08 20:58 作者:忠贞不二的古拉姆桑  | 我要投稿

从四件事即可看出阿拉维迪与阿巴斯大帝之间的羁绊之深一一

1、诛灭权奸

阿里·库利汗的命运深深震撼了阿巴斯,他认为穆尔希德·库利汗应对此负责,并提出了解除监护权的意图。他再也不能容忍维奇尔无视他的愿望和观点,把他当作孩子对待的习惯。

当阿巴斯拒绝了瓦基尔要求萨非王朝王妃帮忙的请求时,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穆尔希德·库利·汗曾希望以这种方式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他发现沙阿反对他,既愤怒又震惊。他觉得有必要取代阿巴斯,于是下令将被废黜的沙阿及其儿子阿布·塔勒布和塔赫马斯普王子从阿拉穆特带到加兹温。

但在这些命令传到阿拉穆特之前,阿巴斯已经知道了他的意图,并将其转移到德黑兰附近的瓦拉明要塞,在那里他任命了一名值得信任的官员来监管他们。现在阿里·库利·汗·沙姆鲁不再对他构成威胁,瓦基尔很容易迅速集结军队,巩固库拉桑萨非王朝的统治。1589 年 4 月,他和阿巴斯随军出发。与此同时,阿巴斯发现了四名军官,他们愿意杀死穆尔希德·库利·汗,其中一人是格鲁吉亚的古拉姆人,也就是名叫阿拉维迪·汗的奴隶。阿拉维迪·汗很快就任要职,成为阿巴斯最亲密的助手之一。

7月23 日晚上,军队在阿尔布兹山脉东部山麓的沙赫鲁德扎营时,沙赫在皇家帐篷内与穆尔希德·库利汗交谈,直到他睡着。然后,他叫来了四名刺客,当晚轮到他们守卫帐篷,犹豫了一会儿,他们摔倒在熟睡的维奇尔上,但没能把他干掉。他受了可怕的伤,喉咙里流着鲜血,他设法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出帐篷。在帐篷里,马厩的看守人给了他一个信号,把一把锤子砸在了他的头上,把他打死了。随后,士兵们被派往营地,传播穆尔希德·库利汗被杀的消息,这是阿巴斯统治的转折点。

现在,终于在十八岁的时候,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统治了。他随后对穆尔希德·库利汗的同伙进行了清洗,其中一些人在晚上结束前被围捕并处决。作为对任何顽固不化的埃米尔的进一步警告——仍然有很多埃米尔——他还处决了 1585 年以阿巴斯的弟弟塔马斯普王子的名义领导叛乱的埃米尔,并用长矛在营地游行。同时,他给了四名刺客适当的奖励。他任命阿拉维迪·汗为(Allah Virdi Khan)伊斯法罕附近一个城镇的统治者,这是他爬上全力阶梯的第一步。

气质不凡的阿巴斯一世

2、长兄如父

显赫的古拉姆人成为阿巴斯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可以晋升至地位崇高的达官显贵,并享有伴随君王左右的殊荣。他们不仅住在伊斯法罕宫廷附近,还陪同沙阿南征北战、狩猎探险、出席帝国招待会和会见参与者。沙阿和他的奴隶之间的这种情谊在许多萨法维王朝和莫卧儿王朝的官方画作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单独还是当着沙阿的面。

其中,与阿巴斯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格鲁吉亚古拉姆,阿拉维迪·汗,阿巴斯一世与奴隶的关系不仅限于君臣或朋友关系。事实上,阿拉维迪·汗比沙阿(Shah)年长,正如当代资料所描述的那样,他相当于一位父亲。奴隶的导师穆希布·阿里·贝格(Muhibb Ali Beg)在阿巴斯一世在伊斯法罕的宫廷中也扮演了类似的父亲角色。正如阿拉维迪·汗指挥军队一样,穆希布·阿里·贝格在17世纪上半叶培养了一代管理帝国机构的奴隶。

伊斯法罕最重要的两座公共建筑都有这位“父亲”的名字——阿拉维迪·汗大桥和皇家清真寺。这个自塔赫马斯普时期形成,在阿巴斯时期登峰造极的新贵团体通过实施军事、行政和经济改革,已经大权在握,堪称代表了萨法维王朝的权力中心。无论是在波斯经典插图中,还是在一座将奴隶朝臣、亚美尼亚和大不里士商人的郊区定居点与城市中心相连的桥梁上,疑惑在象征什叶派虔诚的各大清真寺中,这种说一不二的话语权都以多种形式在视觉上表现出来。

而阿拉维迪·汗在新征服的拉尔省镇压了一场叛乱后,胜利庆祝活动持续了几天。目击者德古韦亚(De Gouvea )说,这让他想起了古代波斯国王的辉煌。阿拉维迪·汗和他的儿子伊玛姆·库利·汗都以奢侈著称。据说,阿拉维迪·汗曾举办过一次宴会,“3000 道菜的餐盘盖子都无一例外的金光闪闪”。至于伊玛目·库利汗,据说沙阿巴斯曾开玩笑地要求他“每天少花一迪拉姆,这样可汗和沙阿的支出可能会略有不同”。

而阿拉维迪·汗至今在伊朗仍然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因为他在伊斯法罕(Isfahan)的扎扬德河(Zayandeh River)上建造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于1607年建成,当之无愧地成为波斯建筑和工程的杰作,与此同时也是萨法维王朝时期留存下来的优美纪念碑之一。

阿巴斯任命他为古拉姆军队指挥官,1595 年将他派往设拉子,成为第一位古拉姆省省长。后来,他任命他为军队总司令。巅峰时期的阿拉维迪·汗几乎自主统治了整个国家的西南半部。他曾任法尔斯以及库伊吉卢亚、古尔佩甘、拉尔、吉伦/胡尔穆兹和巴林地区的省长。他还拥有该国当时最强的军事力量,沙阿·阿巴斯经常召集他们的军队代表他参加战役。阿巴斯也一直非常重视他的观点,并有一次发表了著名的评论:“整个伊朗都服从我,而我听从阿拉维迪·汗的建议。即便在他去世后,其子伊玛目·库利·汗(Imam Quli Khan)依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和权臣。

繁华熙攘的萨法维宫廷

3、绝对信任

沙赫·阿巴斯即位十五年后,终于感到伊朗国势已强大.到足以对付奥斯曼帝国,并光复被侵占的领土。在这之前,沙赫·阿巴斯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同奧斯曼帝国的关系,尽力避免发生任何可能成为奧斯曼土耳其人发动战争口实的敌对举动。

但萨法维国王经常利用适的时机向奥斯曼土耳其人显示伊朗在军事和内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譬如1596年,为庆贺苏丹·穆罕默德三世即位(1595- -1603年),沙赫·阿巴斯就曾派阿尔德比尔总督祖尔法加尔·汗·格拉曼鲁率领使团前往伊斯坦布尔,将乌兹别克酋长阿比杜拉·汗及其军队在赫拉特被伊朗军队击溃的消息转告奧斯曼苏丹。

翌年,伊朗宫廷又派卡拉·汗出使奧斯曼宫廷,将沙赫·阿巴斯在霍腊桑、土耳其斯坦和阿富汗等地攻克的二十四座城池的金钥匙呈献给奧斯曼苏丹,以炫示伊朗军队的强大。而经过阿拉维迪·汗、罗伯特·雪利等贤臣良将的辅佐,他知道时机已到,并由此下定决心同奥斯曼帝国决一雌雄之际。

就在此时,驻大不里士的奥斯曼军队悍然发动了对萨尔玛斯城的进攻,这给沙赫·阿巴斯一个最好不过的借口。于是,他秘而不宣地率领精良部队从伊斯法罕出发,迅速击溃了驻大不里士的奧斯曼守军,于1603年10月21日光复了被侵占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大不里士,并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其后甘贾的陷落对奥斯曼帝国在沙马奇的驻军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意识到危险的奥斯曼人试图延缓敌军的到来,但萨法维王朝还是提前抵达,并于1606 年围攻沙马奇城堡。伊军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座坚固而顽固的堡垒。它的城墙和塔楼建造得很好,据报道它周围的沟渠特别深。穿过这座城堡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一座机械桥,该桥可以缩入沙马奇城堡。

沙马奇的突击部队被分成两部分。一个侧翼在堡垒的北面,另一个侧翼则在堡垒的西面。北部侧翼由阿拉维迪·汗领导,西部侧翼由沙阿·阿巴斯本人领导,并得到许多重要部队的支持,如阿扎尔拜贾尼和克尔马尼分遣队。沙马赫伊的东部侧翼无法用于围城,因为大雨将那里的地面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泥土。这意味着重型设备,如攻城机、大炮、马匹和从沙马奇东部赶来的驮畜,将很快陷入泥沼。

沙马奇的南部侧翼也无人驻守。事实证明,让东部和南部侧翼开放的决定尤其危险,因为奥斯曼人从这些地区出动,对萨法维王朝的阵地发动突袭。但是,奥斯曼人未能破坏萨法维王朝的工程建设或补给的积累,而在倾盆大雨中,补给仍在继续。

萨法维王朝的主要策略是在沙马奇周围的沟渠上建造一座桥梁。为了保护他的工程师免受沙马赫伊防御者的步枪和箭术的伤害,沙阿阿巴斯建造了一系列“迷你堡垒”,每一座都被沟渠包围。这些迷你堡垒也是对奥斯曼帝国肇事逃逸袭击的威慑。Hossein Qoli Beg Qajar 成功从甘贾运来重型攻城炮至关重要。

大炮被分配到北部和西部侧翼,那里的炮台随时待命。不久,皮尔·博达赫·汗率领的更多军队从大不里士抵达。正当他们的军事形势好转时,萨非军队发现他们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考验。第一个挫折是一座临时建筑倒塌,造成一些人员死亡。很快就有传言称,沙·阿巴斯在这起事件中丧生。

沙·阿巴斯现身他的部队,平息了谣言。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是乌兹别克人对呼罗珊发动新的袭击。这促使一些部队考虑离开沙马赫伊,前往东北部与乌兹别克人作战。幸运的是,消息很快就传来,乌兹别克人很快就被呼罗珊当地的萨非王朝军队击败。 

沙·阿巴斯终于准备好开始他的主要努力,以抓捕沙马赫伊。1606 年 6月 27 日,他的重石炮猛烈轰击了堡垒,摧毁了许多塔楼和建筑。一些伊朗工程师设法在堡垒附近着陆,并开始在城墙下挖掘。在这一时刻,由来自沙阿阿巴斯西部侧翼的 Qaracheqai Beg 率领的一批部队猛攻并夺取了沙马赫伊的一座关键塔楼。

不久,佐尔法克哈尔·汗(Zolfaqhar Khan)的阿扎尔巴伊贾尼(Azarbaijani)部队迫使一些保卫另一座塔的奥斯曼军队投降。转折点出现在150名伊朗士兵闯入要塞时。Qaracheqai Beg迅速派出部队增援。沙·阿巴斯现在命令所有部队集结起来准备进攻。奥斯曼人在与伊朗军队的肉搏战中处于劣势,在要塞内的第一轮战斗中损失了 2000至 3000 人。伊朗武装分子随后成功打开了沙马赫伊的大门,使萨非的主力部队得以涌入该城。随着沙马奇的征服,希尔万汗国的争夺战终于结束。 

对奥斯曼帝国史无前例的反击

4、真情流露

1613 年,阿巴斯失去了他最忠诚的仆人之一,阿拉维迪·汗去世,他是格鲁吉亚的胡拉姆人,也是法尔斯的总督,他是阿巴斯的主要将军,也是他的亲密伙伴、知己和顾问。阿拉维迪·汗在访问伊斯法罕(Isfahan)时去世,阿巴斯陪同他的棺材前往进行仪式清洗的地方,并亲自监督埋葬的所有准备工作,以此表达他对他的深切爱意和敬意。他还访问了伊斯法罕的家,向阿拉维迪·汗的家人表示哀悼。

阿拉维迪·汗的儿子伊玛姆·库利·汗已经是南部拉尔省 (Lar)的省长,但阿巴斯现在也任命他为法尔斯省(Fars)省长。阿拉维迪·汗的尸体被带到马什哈德,埋葬在神殿范围内为他建造的一座优雅的坟墓里。阿拉维迪·汗的陵墓至今仍清晰可见,它是一座两层的八角形结构,毗邻神殿的东北墙。这是一种非凡的荣誉。

阿拉维迪·汗本人参与了陵墓的设计和建造。他已经监督了建筑宏伟的项目,如与他 同名的桥梁,他为自己的陵墓带来了人们期待的最终安息之地的个人优势,特别是考虑到他的陵墓是神圣区域内仅有的两座这样的私人陵墓之一,一个为皇室保留的遗址。在为自己建造陵墓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充满象征性和宗教色彩的遗址中。

在他去世前几天,负责监管陵墓建设的官员来到伊斯法罕,阿拉维迪·汗问他工作进展如何。该男子回答说,拱顶和门廊已经完工,装饰得很漂亮,正在等待阿拉维迪·汗踏入其中。他的陵墓体现了他在阿巴斯一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阿巴斯一世实际上尊他为父亲。这样的家庭关系保证了他的齐齐尔巴什同龄人的信任地位,但原则上,这个年龄段的其他名人也享有这种地位。

接下来是鄙人对这三件事的看法,其一,阿巴斯的沙阿地位当时朝不保夕,岌岌可危,而阿拉维迪却愿意鼎力相助,这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他的赤胆忠心。其二,古话说得好长兄如父,虽说二人并非亲生兄弟,但朝夕相处之下亦然可谓手足,可以说他为沙阿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三,在这种紧要时刻,阿巴斯愿意将莫大兵权交予阿拉维迪无疑是信任的表现,一方面是肯定他的军事能力,一方面则是认同他的忠心耿耿。其四,阿拉维迪虽身为臣子,但却终以皇室规格安葬,这毫无疑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的表现。综上所述,二人毫无疑问是名副其实的贤君良将,且在相辅相成中建立了堪称莫逆之交的友谊。

君臣相辅相成缔造的巅峰盛世

呜呜呜甜死了,好喜欢这一对(错乱)

“他们迂回误会,我却只由你支配,人世间哪有更完美” 

这是我理想中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间的关系,以自身能力与魅力折服对方,二人相辅相成,心甘情愿为对方分享。 太美了...纯洁却并未偏离现实...

 参考资料:

《沙阿·阿巴斯成为伊朗传奇的无情国王》

《伊朗萨法维王朝沙阿的新精英奴隶》

《战争中的伊朗1500一1988》

《危机中的波斯,萨法维王朝的衰落与伊斯法罕的陷落》

《萨法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

《萨法维王朝伊朗——波斯帝国的重生》

《伊斯兰火药帝国奥斯曼、萨法维和莫卧儿》

《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

《从旭烈兀到阿巴斯大帝之间的伊朗》

从四件事看阿巴斯大帝与阿拉维迪汗的莫逆之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