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九 写作
D君让我给他写一篇谈写作的文章,下面这篇就是这么来的,但是不要看下面写的东西这么多,讲的就两件事“作家是服务业的一个分支”以及“写作是给人看的”。我已经讲过,如果真的要说多的话,也就再说两句“不要唬人”以及“对的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写这方面的。
令我悲哀的是“作”,人类的本性并不多,以至于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该写的不该写的,光明的黑暗的猎奇的都写完了,这世界只有这么大,作家却这么多,除了地域特点的文字,想要写东西就只能提高文字的美感了。这两件事何其难也,一个作家的一生很容易就磨干净了,还不容易出成果。
人们看向了另一条路——开出一个新的世界,去讲不同的故事,见不同的人,就像游记一样。失去了真实性,失去了现实意义,余下的,只有痛苦,作家的痛苦,读者的痛苦。我觉得这样的作品说不上很差,但是不现实。不现实使得他的感染力必然来源于角色的活和死。古典小说的生死是注定了的,挥下斩首大刀的是无法打败的现实,而最有力的大力士也举不起自己。现代小说的死却不同,是设定,是构想与情节的需要,这种小说也许会让人哭很久,但是并不能改变什么,那终究不是现实。我讨厌一切为了读者哭泣而可以使得可爱角色死亡的作者,他们背离了写作的初衷。不要以为痛苦是一种艺术,无论在哪里,艺术都只能是阿波罗似的辉煌,浮士德的奇幻,酒神的狂想这类的模样,黑暗里的影子如何的繁大,都不可能,也不允许成为艺术的代名词。文学到今天,真善美的东西写的都差不多了,但是因为这个就另辟蹊径,去寻什么暴力美学,杀戮艺术黑暗风,不仅不值得,也不提倡。
我是很能理解作家们的敏感与脆弱的,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不自信导致的孤独,是如此的长久而混沌,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心气。每个天才的作家都必然要遭受痛苦,各种程度上的,作家的血肉也更敏感他们更容易感受到黑暗,悲伤,痛苦这一类的东西。
但是黑暗不是艺术,杀人不是为了杀人,被杀时血液的喷溅角度,凶器的选择,创口深浅以及是否外翻,如果艺术最后长成这个样子,那将是一种悲哀。
在作家们各自创造的另一个世界,这样的戏剧正在上演。
我很喜欢爱手艺先生的书,但我绝不承认这种书籍担当得起文艺的名头,它充其量算是一种文学,我同样很喜欢爱伦坡和柯南道尔两位先生,我家里有他们作品的全集,但是同样的,他们担当不起真正的艺术的名号。
想象力是有极限的,而他永远不会变成现实。而现实却是我们共同的祖国。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游历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到头来却不曾好好看看自己的真正的祖国,那将是一个极可悲的事情。
我们都沉沦在一场梦里了,没有人还在乎自己的家乡与归处。
又
作家们所写的作品无论好坏,都需要有感染力,要让人厌恶,喜爱,让人的脸上显出别样的色彩,所以作家会努力的寻找“通性”,因为情感需要一个载体,更需要一个信封。现实就是如此一个完美的“通性”,然而他们生在了两千多年后,现实已经被占据的差不多了,他们只能努力的去逼近现实,去创造现实,这样做也许会成功?我不知道,但是本就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写东西,作家还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