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长影评,为什么给长安三万里满分,尊重女性、创意十足、立意拉满

2023-07-10 01:35 作者:文子瞻-民间修史  | 我要投稿

这是一篇很长、很主观、阿婆主碎碎念的影评,围绕1总体评价、2影片创意、3影片亮点、4大众关心问题、5影片争议等五个方面来碎碎念。

不接受任何反驳,如果你喜欢长安三万里,下面的影评会让你快乐加倍。如果你想看特定方面,也可以针对性的看节约时间。😁

【1】总体评价😁

作为一个古代历史尤其是唐朝历史迷,我毫不犹豫的给长安三万里⭐⭐⭐⭐⭐,为什么?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内容新颖充实

«长安三万里»整部影片的剧情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保证了内容充实,刻画的李白高适主人公人物形象很丰满,杜甫、王维、王昌龄、贺知章、岑参、张旭、李龟年、郭子仪、哥舒翰、玉真公主、岐王、丹丘生、程元振等等一众名人配角们都可以依次登场,孟浩然、唐玄宗、唐肃宗、杨贵妃、高力士、李辅国、元载等人物也通过台词出现,能把这些人物讲出来、串起来不凌乱不喧宾夺主已是非常不易。如果你喜欢古代历史,看到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通过影片呈现出来,难道不满足不开心吗??


————第二,立意深刻,叙事线索明的暗的有好几条,可看性可读性非常强。

明线索很简单,就是高适的一生、顺带以高适的视角讲述李白的一生。

暗线有很多也更重要,包括唐王朝如何从开元盛世到大厦将倾危机频频,当时社会重视门第、科举难考、贬低商人、节度幕府的习俗风气制度是如何影响官宦子女、商人子弟的人生。

或许,不同人看到的暗线不一样哦,需要细细品味


————第三,加分项,画风极美、音乐适配有意境,这些不是经典电影的必需品,但如果有一定是加分项。长安三万里好多镜头都是可以截图当成桌面的,真的超级好看,是我梦中想象的大唐盛世和田园风光。

接下来说说影片创意。

【2】影片创意😁


————第一种创意,主角的设置很“大胆”

李白的知名度群众基础无需多言,就连幼儿园朋友都知道,高适诗歌出名但群众基础薄弱大学生都不一定知道。这个影片和唐诗有关,李白高适挑一个当男主,99.9人会选择李白当第一男主把,但编剧很大胆,TA选择用高适当第一主角,用高适的视角来回忆李白的一生。

为什么编剧这么大胆,我个人觉得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别出心裁,而是用高适的生平更容易丰富文章的主题思想,因为用高适的生平可以讲述更宏大的军事战争,引出安史之乱这个很重要的暗线,让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不只是有李白的怀才不遇放荡不羁,还有高适的上阵杀敌家国情怀;高适的性格沉稳,用他来回忆李白的生平很合理,但用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来回忆高适就不太合理。(个人浅薄意见)


————第二种创意,加入了好几个女性角色

女性不是古代历史的重点,唐诗更和女性没有多大关联,而本部影片刻画了好几个女性角色。

最令人深思的女性是河东裴十二,女扮男装,一手剑术比高适的枪还厉害,但即使如此,她仍然无法为国报效,这是古代女性的悲哀之处,时代难以超越的局限性。

最令人意外的女性是李白的妻子,他的两任妻子都是宰相孙女。没落的贵族女性,影片给了第二任妻子宗氏镜头,端庄大气知书达理,很棒。

最惊喜的女性是出现的几位歌女,包括王府里被高适似乎倾慕的、在苏家被李白劫持后来在船上跳舞的,都是有才艺有美貌,虽然她们身边看起来不高,但主人公都很尊重她们。

最熟悉的女性是玉真公主,影片突出了她重视人才的一面,尤其对王维的喜欢很喜感哈哈。


——第三种创意,用台词来推动剧情、突出主角

你能想象吗,涉及唐玄宗时期的历史,影居然片没有提到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安禄山等等,他们只出现在台词中。

但是,丝毫不影响安史之乱的描述,不影响对唐王朝从盛世到没落的描述。

重点是,不描述这些人物正好可以突出高适李白这些主人公,不至于让主线人物因为过多而跳脱。


——第四种创意,用插画来叙述不好描述的宏大画面。

影片描述了不少宏大的战争风景等场面,但个别场面是用了插画来代替?我个人认为那些宏大画面建模不好的话看起来很假、且制造成本高,不如用一些很精美的插画来代替,能满足观众想象空间且降低成本。我希望国产历史动画能够合理降低成本,让我看到更多精品?

【3】影片亮点

其实以上三点创意,就是影片亮点,但是除了创意之外的亮点也很有必要提一提。

——第一,提到社会中世家门第的风气对人命运的影响

过往历史影视剧会提到世家门第,但很多是虚构,很多也只是顺带提一嘴,没有深入追究。但本片提到了渤海高氏、自称陇西李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等等,因为门第影响高适一定要追随祖辈入仕参军,李白只能够通过举荐的方式入仕以及被迫入赘,很多路人都认为崔家写的黄鹤楼诗是最好的。

能在影片中看到对世家门第的刻画真的很棒。


——第二,对唐诗的描述并没有循规蹈矩

很多人认为这部影片是不是很直接很无聊的讲各种唐诗,并没有。影片的绝大部分诗歌台词都是在专属情境下讲出来的,会让你更加理解诗歌的意境。这里就不剧透了。


——第三,很多台词有深刻含义

比如高适对随行的书童说,有些诗歌长大后你就懂了。仔细想想,我们小时候读的诗歌文章以为是描述风景大自然,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他们方式的心情阿,看似轻舟已过万重山,实际是一个经历无数沧桑无数坎坷仍旧乐观主义的诗人对人生的释怀。

再比如书童说,黄鹤楼在战争中毁了,高适说,只要诗在黄鹤楼就在。今天的黄鹤楼没有当初的丝毫痕迹,但绝不影响我们对大唐的向往,这就是唐诗的美丽。


——第四,镜头语言很巧妙

这一点可能不好发现。比如,影片两次出现大象,第一次是岐王府被用来庆祝的大象,而第二次出现是安史之乱中匆忙的大象,前后反差强烈。

影片多次出现黄鹤楼,年轻时的楼花团锦簇,代表少年们意气风发。后来的黄鹤楼不幸烧毁即将倒塌但最后被修复,就像大唐王朝摇摇欲坠后来也被延长了百年。

另外,高适终于在战场上骑马上阵杀敌的模样和年少时骑马的模样融为一体,预示着那一刻的高适真正实现了少年的志向,那一刻的高适虽然疲惫虽然亚历山大,但取得胜利的时刻,回头看,真的会看到20岁的自己。


总之,亮点很多,我记性不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4】大众关心问题

——适合不适合小孩子看

我个人觉得,影片记忆深刻,中学以下的小孩子应该看不懂,不过让安静、喜欢历史的小孩子感受下经典影片的氛围还是不错,往后长大了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回忆


——适不适合不了解历史的大人看

适合,这部影片是完整的故事,即使不了解历史,看一段故事也挺好的。不过我建议,如果真的想感受到这部影片的美感,可以提前了解下主人公的生平以及那个时代大体背景,这样更容易理解剧情,理解复杂深刻的主题思想。

总之,看了不亏。

【5】影片争议

————流水账的描述?不懂审美✓

一言以蔽之,这部影片绝对不是流水账的告诉你高适李白的一生,而是穿插各种暗线,有丰富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饱满的人物形象。

光是影片出现了那么多历史人物就已经很惊讶很惊喜了好吗。

国产历史影片本就不多,纯粹的历史动画电影更是屈指可数,能看到这种类型的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如果你把导演给你的最简单的明线称为流水账,并且不屑一顾的时候,那我只能说你是无知,不懂审美


————贬低李白?不懂李白✓

很多人说影片中的李白过于放荡不羁,太追求名利,个别时候不重视朋友,似乎贬低李白。

有没有可能,历史中的李白就是这样放荡不羁才能游遍四方写下无数经典作品呢。放荡不羁是李白外在,追求名利是李白的内核,因为没有文人不想实现一番抱负的,这太正常的。而关于个别时候不重视朋友,只是因为他的能力就是有限的,也是体现了李白当时的无奈。

我并不认为没有突出李白的光芒万丈就是抹黑李白,反而认为那些是真实的李白。把李白落寞的一面展现出来,或许会让我们更读懂李白内心的一面。


————影片捏造很多事实?艺术的创造性✓

的确,如果你很懂历史,会觉得杜甫、郭子仪等等一些人物的出现很很怪,一些人物关系人物事实不是那样。

但要明白一点,影片本质是艺术,不是纪录片不是新闻,为了推进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就很有必要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调整人物事迹、人物关系,只要大的方向没问题就行。

评分最高的大明王朝1566也有很多和历史事实不符合,谁会用这个来质疑它的经典吗


写了很多好累,准备睡觉。

超长影评,为什么给长安三万里满分,尊重女性、创意十足、立意拉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