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斯巴甜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每日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

2023-07-14 21:13 作者:猫先生的茶话会  | 我要投稿

此前,阿斯巴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起因是6月29号,世界卫生组织下属跨政府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声明称,在“危害识别”研究中,已经评估了阿斯巴甜的潜在致癌作用,可能将其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随后另一家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将展开进一步的检测和风险评估。据悉,IARC的评估概述,将于7月14日《柳叶刀肿瘤学》上发布,而JECFA的研究结果也会在世卫组织网站上同步发布[1]。而今天就是发布兑现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家机构围绕阿斯巴甜的致癌性,都发布了哪些最终结论?又是如何得到这些结论的?

图1 7月14日世卫组织官网发布新闻稿,Source: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首先来看世卫组织发表的新闻稿(图1),我们尝试总结一下此次发表的一些要点结论[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这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首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联合专家委员会对其开展的第三次评估,两方面的评估都指出癌症(和其他健康影响)方面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

>>IARC是根据人类肝细胞癌方面的有限证据,才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JECFA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相当于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饮用9-14罐以上含200/300毫克阿斯巴甜的饮料,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IARC对于致癌性的分类反映了某种物质是否会引起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的强度,但它们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发生癌症的风险;

>>上述对于阿斯巴甜致癌性证据的强度分类是2B组,是最高4个级别中的第三级(图2),并且通常用于存在有限但不令人信服的人类癌症证据情况,或具有令人信服的实验动物癌症证据情况;

>>JECFA评估认为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需要开展更好,更长时间的研究,例如随机对照试验,来探索阿斯巴甜与致癌的相关性。

图2 IARC 风险分类,对物质致癌性的证据强度分级,Source:https://www.iarc.who.int/wp-content/uploads/2023/06/IARC_MONO_classification_2023_updated.png

阿斯巴甜(aspartame,APM)是相对早期的甜味剂之一,自1965年合成成功之后,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爱喝的“无糖”版肥宅快乐水就使用了阿斯巴甜。

自1981年以来,JECFA就一直将阿斯巴甜的最高可接受日摄入量(ADI)保持在每公斤体重40毫克[3]。这是根据一项动物实验,基于在大鼠身上进行的104周研究中,无观察到不良反应的最高暴露量,所估计得到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4](图3),研究人员将阿斯巴甜添加到大鼠的饲料中,最高比例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4克(4000mg/kg/day),在长达104周的饲养过程中,未观察到任何毒性效果。将结果外推至人类身上,JECFA应用了100倍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将ADI定在了40mg/kg/day。

图3 阿斯巴甜无观察到不良反应的最高暴露量的动物研究,doi:10.1016/0300-483x(81)90119-0

阿斯巴甜经口摄入后,在人类和动物的胃肠道中会被完全水解为三种代谢产物:苯丙氨酸,天门冬酸和甲醇[3]。首先,人体内并不存在阿斯巴甜的全身暴露;其次,阿斯巴甜的这些代谢产物也会从人们日常摄入的其他食物中水解得到。他们并不具备明显的毒性。

此外,JECFA还评估了阿斯巴甜的其他方面毒性,结论:口服阿斯巴甜无基因毒性关注,阿斯巴甜不是动物的繁殖或发育毒性物质[3]。

对于人类癌症,仅“有限”的证据表明阿斯巴甜会引发肝细胞癌[4]。有3项队列研究,报告了人工甜味饮料消费与肝细胞癌发病率之间的正相关性,但是这些观察性的队列研究仍不能合理地排除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一项目前唯一一个全面评估所有饮食来源阿斯巴甜暴露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NutriNet-Santé,虽然这项研究报告了阿斯巴甜与乳腺癌、肥胖相关癌症和整体癌症风险增加的相关性,但孤证不举。并且,NutriNet-Santé研究并未研究阿斯巴甜与肝癌风险的关联。因此,委员会认为阿斯巴甜对于人类癌症的证据,增加肝细胞癌风险被认为是“有限的”,对于增加其他类型癌症被认为是“不充分的”

而IARC首次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组物质,即“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其分类是基于危害评估的,也就是说,IARC考察的是某种物质在某些情况下对增加患癌风险的可能性,而不是实际风险。这一风险会因人们的暴露程度和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IARC的分类只在证据的力度上有所不同,它并不表明不同级别或情况下的暴露带来的风险程度。例如常见食物红肉,也被IARC认为致癌可能性更大(2A组),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常食用红肉会有更高的患癌风险(图2)。

总的来说,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性的证据。有,但是不充分,并不令人信服,远没有达到RCT金标准的门槛。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恐慌,正常消费就行。考虑剂量的情况下,阿斯巴甜很难对人们现实生活造成实际的危害,毕竟致癌性排在阿斯巴甜前头的,还有烟、酒、熬夜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它们才是真正需要人们警惕的对象;并且,相较于癌症,代糖更容易造成的实际危害,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往往更容易被人忽略。(完)

参考文献

1.央视网援引成都商报. 世卫回应“阿斯巴甜致癌”:两大机构7月14日将发布结论. https://news.cctv.com/2023/07/02/ARTIWBGHC0GQz6MuxFG6DiTB230702.shtml

2.世界卫生组织. 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发布.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3.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Ninety-sixth meeting (Safety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27 June–6 July 2023.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Issued on 14 July 2023. 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food-safety/jecfa/summary-and-conclusions/jecfa96-summary-and-conclusions.pdf?sfvrsn=f7b61f6c_4&download=true

4.Ishii H, Koshimizu T, Usami S, Fujimoto T. Toxicity of aspartame and its diketopiperazine for Wistar rats by dietary administration for 104 weeks. Toxicology. 1981;21(2):91-94. doi:10.1016/0300-483x(81)90119-0

5.Carcinogenicity of aspartame, methyleugenol, and isoeugenol. Lancet Oncol 2023 Published Online. July 13, 2023.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3)00341-8


阿斯巴甜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每日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