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摄影师来说为什么拍电影非得用电影镜头?相机头不行吗?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拍电影非得用电影镜头?
为什么电影镜头会比照相镜头贵几倍乃至十几倍?
两种镜头画质表现是不是也差好几倍?
今天分享一下电影镜头与照相镜头的区别,
电影镜头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电影镜头和照相镜头最直观的差异就是价格!
拿佳能的两款变焦头作比较,
一个是最流行的
相机镜头24-105mm f4L,售价6699,
另一个是相似焦段和光圈的
电影镜头CN-E 30-105mm T2.8L,售价164850,
价格相差二十多倍!


造成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产量和拥有方式
照相镜头属于消费级产品,面向的是所有消费者,产量非常大,而且基本上都是个人拥有;
电影镜头的产量相对就要低很多,面向的是专业电影行业,多数都是以器材公司出租的方式存在。
2.构造和材质
现代的照相镜头,最主要的两个设计趋势是速度和使用方便程度。
厂商们为了让镜头的自动对焦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必须把用来对焦的部件做的更轻更小,这样马达才能驱动的更快。同样的做法也用在变焦部件上。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成本,现代的照相镜头舍去了手动光圈环,因为通过数码相机就能改变光圈。
对比两款佳能镜头,24-105mm只有两个环,一个变焦环,一个对焦环;
而电影头30-105mm多出了一个光圈环,这样就能精确的获得任意光圈大小,而不是像相机上固定的那些光圈大小。
普通照相镜头多用塑料和少量合金,高端照相镜头的合金成分会多一些,
而电影镜头基本全由金属和合金组成,采用防水密封设计(weather sealing),
重量也会重很多。
电影镜头环上也采用锯齿设计,来搭配外置马达和齿轮。
同时,照相镜头的光圈用F-stop来表示,
这个F-stop是用过计算得出的(焦距➗镜头进光口直径);
但由于光在镜头内传输(transmission)时有损失,为了弥补光损失,
电影镜头多采用T-stop(Transmission stop),T-stop的值是通过实际测量得出的。比如F2的光圈用T-stop来表示,就可能是T2.1因为有了额外的光损失。 采用T-stop的好处是,因为是实际测量的进光量,不会根据镜头的大小和焦距而改变,所以如果拍片的时候用了不同焦段或者不同品牌的镜头,使用T-stop,就能保证进光量是一致的;
但如果是F-stop,不同厂商不同规格的镜头光损失不同,会造成最后画面上的差异。

ARRI SP 变焦

使用上,电影镜头的环更加精确、顺畅,
不会像照相镜头有卡顿,而且电影镜头的环行程也要比照相镜头长很多。
比如,焦点从2m变到5m,
照相镜头的对焦环可能只转1/8圈甚至更短,
而电影镜头可能转1/4圈甚至更长,来保证对焦的精确度。
同时,电影镜头上,当焦距低于最小对焦距离或者无限远时,对焦环不能继续转动;
但照相镜头却能一直转下去。电影镜头上的两个“终点”确保对焦标记的准确。
设计上,每套电影镜头的外观和尺寸基本一致,减少更换不同焦段镜头时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移动跟焦马达的位置,或者更换遮光斗等等。
电影变焦镜头在变焦的时候不会有突出部分,也就是说变焦的时候镜头长度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像照相镜头那样伸缩。
不同厂商的照相镜头有其各自的卡口(mount),比如Canon的EF、EF-S口,Nikon的F口,Sony的E口,Olympus和Panasonic的MFT(Micro Four Third, 4/3)口等等,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
相比,电影镜头的卡口主要就是由Arri发明的PL口,和Panavision发明的PV口,统一的标准方便同时实用多种镜头。同时为了更加安全牢固的固定重量不轻的电影镜头,这两种卡口采用摩擦锁定环(frictional locking ring).

PL卡口的锁定环有四个摩擦接触面,牢固锁定镜头
镜头的光学表现上有三个主要的差异:
电影镜头是齐焦距(Parfocal)镜头,意味着当你变焦的时候,焦点平面不会随之前后移动,保证焦点不变,比如从50mm拉到24mm,对焦点保持不变,主体依旧清晰;
而绝大多数照相镜头是变焦距(Varifocal)镜头,变焦的时候焦点会发生偏移,从50mm变到24mm可能主体就会失焦。虽然这对照相镜头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拍照只拍一帧,不会有焦段的变化;但电影是连续的画面,这个问题就会呈现出来,所以需要电影镜头来避免这个问题。

其次是镜头的呼吸效应(breathing),就是当你改变对焦点的时候,焦距会同时改变。比如你在24mm的焦距下,要把对焦点从2m变到5m,呼吸效应下可能最后的焦距会大于或者小于24mm。


对于拍电影来说,呼吸效应越小越好,所以电影镜头的呼吸效应非常细微,很难察觉到,但照相镜头的呼吸效应就会明显很多!

最后,现代的电影镜头基本都做颜色匹配(color-matching),
也就是说任何一套相同系列,甚至是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镜头间的成像颜色都保持一致。
而照相镜头有时候即使是同一款镜头颜色上也会略有差异。


电影镜头还有其他的优势,
比如有些镜头能记录镜头数据,像焦距,焦点距离,光圈大小等等,例如Cooke的/i® Technology,给后期尤其是VFX特效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电影镜头由于构造的更加精密,镜片表面涂层工艺更好,对光晕(flare)和光斑的控制更出色。
电影镜头除了球面镜(spherical),还有变形镜头(anamorphic)的选择。

不过,要说成像质量上的差异,优秀的照相镜头和一般的电影镜头其实差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起码没有像价格那么的迥异。总结来看,电影镜头构造更加精密,质量更加牢靠,使用上也更加专业精确,在极端的光照条件下,对光的处理也会更优异!做个电影摄影师不易,不仅要有高度认知能力,对剧本情节主题有独特的见解,也就是文学能力。还需要有各种技术能力.....

那么,电影摄影师到底要掌握多少基础知识?可以参考大峰学院策划的好莱坞摄影基础知识包括如下200个左右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
相减颜色混合
光的行为
波长和颜色
反射和吸收
看见颜色
不同的反射
色温ColorTemperature
白平衡WhiteBalance
曝光(Exposure)的变量
ISO感光度(Speed)
光圈Aperture
快门角度
不同的快门速度
区域曝光法TheZoneSystem
胶片动态范围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打光
第二部分
区域V(5)
墙之谜题The Wall Conundrum
区域曝光法也适用于
颜色
区域V = 主光(Key)
“正确” 曝光
数字曝光的工具
波形图(Waveform)
直方图(Histogram)
第三部分
景深(DepthofField)
模糊圈
*焦距
景深和焦距的常见误区
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
视角(Angle of View)/ 视场(Field of View)
视场角(AOV/FOV)
焦距转换率(Crop Factor)
A 50 is a 50 is a 50
“标准” 视角(Perspective)
高宽比(Aspect Ratio)
第四部分
相机滤镜(filter)
矫正滤镜
中性密度滤镜(ND Filter)
颜色矫正滤镜
颜色矫正(蓝色)
颜色矫正(橙色)
加绿和减绿
柔光/对比度滤镜
特殊滤镜
计算滤镜/滤纸
眩光(Flare)
反射–眩光
变形镜头眩光
第五部分
如何决定一个镜头的好坏?
确定镜头的质量
镜头会出现的问题
球面像差
色差
色差是如何产生的
可见光
如何矫正色差和球面像差
额外的镜片来矫正像差
非球面镜片
球面和非球面镜片
桶形变形
枕形变形
直线透镜/常规镜头(rectilinear lens)
镜头的衰减
镜头的特征
镜头的速度
分辨度,对比度,锐度
镜头颜色
散景
变形-Anamorph
柱面压缩-Hypergonar
变形镜头的构造
第六部分
硬光
硬光源
软光
制造硬光/软光
硬光和软光
“表面”光源
反射种类
常见人造光源
钨丝灯
钨丝灯泡
钨丝-卤素
镝灯HMI
HMI构造
HMI
荧光灯
节能灯
LED
色彩科学
连续光谱光源Continuous Spectrum Light Source
CRI 和CCT
CRI量度
CRI和LED
第七部分
菲涅尔灯Fresnel
PAR
PAR的光线
PAR组灯具
ERS (Leko)
光线方向 水平
背光(Backlight)–12:00
¾背光-:30 / 11:30
侧光(side light)–3:00 / 9:00
¾ 正面光(front light)–4:30 / 7:30
伦布朗Rembrandt
正面光
光线方向垂直
“有动机”的灯光
为故事服务
Shots Magazine
自然日光
超现实黑色风格
浪漫风格
恐怖风格
四种风格对比
第八部分
“有动机”的灯光Motivated Lighting
“神奇的太阳”
“无动机”的灯光UnmotivatedLighting
灯位
三点布光3-Point Lighting
场景模拟
背景光Background Light
边缘光Edge Light
主光Key Light
辅光Fill Light
布光
面部塑形ModelingFaces
虚拟布光演示
基调决定辅光量
主/辅光的颜色对比
轴主光源Off-Camera Key
“机位阴影侧”打光
烟和雾smoke and Fog
雾/霾Fog / Haze
雾作为环境
高光镜面反射Specular Highlight
镜面反射
汽车打光
从远到近地打光
背景灯光的一些工具
第九部分
制造日光
制造日光–夜拍日
夜景打光
低照度–正面光
低照度-分离光
低照度–侧光
低照度–边缘光
《X档案》, Bill Roe, ASC
拍摄火焰
火焰/蜡烛的曝光
火焰的颜色
只有烛光
烛光+钨丝灯(1/2CTB)
烛光+圣诞装饰灯
装饰灯的布置
信号弹+日光辅光
只有信号弹
美容打光Beauty Lighting
大面积柔光6点方向主光“露华浓”式打光
小面积柔光伦布朗打光
硬质美容打光
男士的美容打光
第十部分
硬光与软光
光质定义阴影
光质影响质感
光质
制造软光
柔光
常用柔光材料
柔光材料
柔光箱Soft Boxes
“书页布光”Book Light
软光
天空灯Space Lights
常用柔光材料
柔光布替代品
软光的控制
硬光
软光
硬光:质地和纹路
硬光质地
枝杈剪影Branch-o-loris
硬光:质地和阴影
软光: 精致的魅力
软还是硬?
硬光:对比与戏剧感
什么是raw?
数字相机的组成
图像的处理
图像是如何产生的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单芯片传感器
颜色过滤阵列
(拜尔)阵列Bayer
Pattern
白平衡
拜尔阵列插值
插值之后
Raw
Raw不是什么?
Raw / Log / Rec709
数字底片“Digital Negative”
不是所有Raw都一样
下面说说老师Jay Holben
他著有《A Shot in the Dark: A Creative DIY Guide to Digital Video Lighting on(Almost) No Budget》和《Behind the Lens: Dispatches From the Cinematographic Trenches》两本电影摄影畅销书籍。
并获得数位著名摄影师、例如《泰坦尼克号》摄影师拉塞尔·卡彭特(Russell Carpenter, ASC),《拯救大兵瑞恩》灯光师大卫·德夫林(DavidDevlin),以及美国摄影师协会主席理查德·克鲁多(Richard Crudo, ASC)等的高度称赞和认可。
除此之外,Jay Holben还从事影视教育二十多年,讲座课程无数,内容深入覆盖摄影和灯光的方方面面,现担任由一代摄影大师维尔莫什·日格蒙德(Vilmos Zsigmond, ASC)和尤里·奈曼(YuriNeyman, ASC)共同创办的国际摄影师学院的主讲。

Jay Hoblen 课程现场





课程有英文、有中文语音翻译。
课程还有一整套教材
学习时,结合教材了配合语音进行。
价格:499元,限时299元。教材文件比较大,
需要报名后扫码@工作人员领取。内容包括文章上面十大板块、200条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