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有尸体却有大量血迹?台湾省最知名「无尸命案」如何定罪凶手

2022-06-19 15:28 作者:晓黑说冷知识  | 我要投稿

谁说女人单身就不能快乐? 她,张静华,把自己的生活管理的很好。 尽管已经40岁,她依然花枝招展,在社交场上跳着优雅的标准舞,吸引众多爱慕者的眼光。同时,她也有相当成功的事业,经营着英文补习班,收入颇丰,存款据说有上千万。她无须为社会眼光委屈自己,可以自由追求想过的生活,40岁还不老,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她。

然而,这样的快乐,却在某一天跟着她的人,从家人、朋友、交往对象面前,凭空消失了。她不见了,只留下空空如也的住宅。沉寂的屋中,警方发现她的浴室地板上有大量血渍,情况凶多吉少。张静华去了哪里?为何消失?谜团如雪球般,随着她一天不出现,一天天滚得越来越大……


没有人影也没有遗体,却留下大量斑斑血迹

张静华或许单身独居,但她有关心她的家人、男友,以及一份稳定的事业,她的失踪,很快就让人察觉到不对劲之处。张静华的吴姓男友,从2001年6月14日中午开始,多次试图联络张静华,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吴姓男友感到担心,只好请托张静华的好友转告她的家人。

张静华的胞姊马上知道事态不对,随即报案通知警察,在隔天6月15日,连同消防队一起破门进入张静华住处。一进门之后,他们发现屋中空无一人,却留下一只张静华饲养的小狗声声哭叫,疑点更是多不胜数。卧室内的陈设遭到移动,浴室里的浴帘、沐浴用品则不见了,电话答录机中有几十通未听留言。可想而知,这里的主人恐怕并不是自愿失踪的。她如果自行离去,或许会带上沐浴用品,但怎么会连浴帘也拿下来呢?

浴帘到底为什么会失踪?这个问题,在调查人员的心中埋下一个阴影,等待日后发酵。当前,他们最紧迫的问题,是厘清张静华这个人的下落。现场没有明显线索指向她的去向,因此,警方只能搜寻她存留的迹证,了解她待在屋中的最后一刻发生了什么事。

仔细一看,浴室跟卧房中,许多地方都散布着微小的血点。警方找来鉴识人员,彻底清查张静华住宅——果然发现浴缸、洗脸台、马桶、墙壁、地板,甚至是主卧室的床单上,都验出大片的血迹!尽管这些区域跟物品受到清洗,一时之间逃过肉眼辨识,还是逃不过鲁米诺反应的明证。这些血液是谁的呢?经过DNA鉴识,调查人员确定,这就是张静华流的血。

尽管还没找到尸体,但看到这么多的血液,有常识的正常人都可以做出一个推论:张静华恐怕已经不幸身亡了。

没有人影也没有遗体,却留下大量斑斑血迹

张静华或许单身独居,但她有关心她的家人、男友,以及一份稳定的事业,她的失踪,很快就让人察觉到不对劲之处。张静华的吴姓男友,从2001年6月14日中午开始,多次试图联络张静华,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吴姓男友感到担心,只好请托张静华的好友转告她的家人。

张静华的胞姊马上知道事态不对,随即报案通知警察,在隔天6月15日,连同消防队一起破门进入张静华住处。一进门之后,他们发现屋中空无一人,却留下一只张静华饲养的小狗声声哭叫,疑点更是多不胜数。卧室内的陈设遭到移动,浴室里的浴帘、沐浴用品则不见了,电话答录机中有几十通未听留言。可想而知,这里的主人恐怕并不是自愿失踪的。她如果自行离去,或许会带上沐浴用品,但怎么会连浴帘也拿下来呢?

浴帘到底为什么会失踪?这个问题,在调查人员的心中埋下一个阴影,等待日后发酵。当前,他们最紧迫的问题,是厘清张静华这个人的下落。现场没有明显线索指向她的去向,因此,警方只能搜寻她存留的迹证,了解她待在屋中的最后一刻发生了什么事。

仔细一看,浴室跟卧房中,许多地方都散布着微小的血点。警方找来鉴识人员,彻底清查张静华住宅——果然发现浴缸、洗脸台、马桶、墙壁、地板,甚至是主卧室的床单上,都验出大片的血迹!尽管这些区域跟物品受到清洗,一时之间逃过肉眼辨识,还是逃不过鲁米诺反应的明证。这些血液是谁的呢?经过DNA鉴识,调查人员确定,这就是张静华流的血。

尽管还没找到尸体,但看到这么多的血液,有常识的正常人都可以做出一个推论:张静华恐怕已经不幸身亡了。

约谈却落跑的关系人!这难道是不打自招?

警方一开始并没有让张静华的家人了解实际状况,害得他们一度还怀抱希望,以为她只是被绑架,有一天会回到他们身边。实际上,案情是凶多吉少,随着时间过去,张静华的家人也逐渐意识到,妹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张静华究竟是失踪,还是已经死亡?从现场迹证看来,答案颇不乐观。那么就带起了另一个疑问:是谁杀了张静华?很明显,现场留下血迹却没有遗体,表示张静华不可能是自杀,也不会是发生意外,肯定有一个或多个以上的他人,在现场清理了张静华留下的血迹,并把她的遗体带走。会大费周章处理现场,还让人找不到张静华,会做这些事的人只是无辜路人、不是夺命凶手的机率,十分之低。

如果张静华确实遭人杀害,那么,就得去找出这位应该负起罪责之人。从何找起呢?张静华追求者众,同时又有上千万元的存款,表示情杀和财杀这两种动机都不应被排除。于是,警方开始过滤张静华的交友对象,逐一约谈她身边的12位关系人,冀望能从中找到嫌犯。

想不到,这位嫌犯马上就「鹤立鸡群」。12位关系人有11位正常出面接受约谈,只有一位爽约——他是商人李正位,当年43岁,曾经离婚三次。据友人说,他非常爱慕张静华,并表达过想带她到中国投资发展事业之意。这些资讯都没什么,重点是,李正位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问心无愧地出现在警察面前,反而在约谈前一天逃跑至中国,行迹非常可疑。

越来越可疑的嫌犯,前来自行投案

警方因此锁定李正位涉嫌重大,随即深入调查,发现更多李正位的犯罪事迹:他在张静华失踪隔天的2001年6月15日起,开始持张静华的金融卡多次盗领存款、盗刷其信用卡,甚至到印章店刻了一个假印章,假其名义签支票,最后还把假印章放回张静华的住处。接着在6月17日,李正位就在调查期间飞至中国,显然有逃避警方之意。

警方持续追踪下去,发现李正位把盗刷过后的金融卡交给自己的妹妹,让妹妹盗领金钱。警方追查至李妹处后,找到李正位借用的妹妹轿车,采集轿车后座的迹证,发现里面有大量的张静华血迹,DNA经鉴识后相符。至此,李正位的嫌疑已是不言可喻,只差没有找到尸体,警方也无法找李正位本人来问话而已。

掌握了涉有重嫌的对象,偏偏这人远在天边,该怎么办?警方积极联络李正位,想办法让他主动回台投案,甚至请他妹妹打电话给他,要他回来。结果,不知道是李正位信心满满,认为司法治不了他的罪;还是他真的问心无愧,认定自己与本案无关,总之,他在逃亡三个月后回到了台湾,在律师陪同下到案说明。

李正位到案后,彻底否认自己涉案的一切可能,对张静华的下落三缄其口。他究竟是说真话,还是在赌警方没证据抓不到他?不过,如果李正位认为警方没有找到张静华尸体,就表示司法机关拿他没皮条,那他肯定是错的。

尽管没有被害人遗体,检察官依旧以警方在现场、李正位妹妹轿车中的血迹型态调查结果,认定李正位杀人嫌疑重大。再加上李正位得以盗用张静华存款一事,也说明李正位用了某种方式取得了张静华的密码,检方从情况证据推断,李正位极有可能是在命案发生当天,以暴力逼迫张静华透露密码的。接着,李正位杀害了张静华,再用现场的浴帘包裹尸体,用妹妹的轿车运尸丢弃。可惜的是,因为找不到遗体,至今仍不知道张静华是如何遭到杀害。

虽然没有办法得知死因,至少,检方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证据,可以证明下落不明的张静华是遭到李正位杀害。李正位坚不吐实,不愿意配合办案,让检警找到张静华的遗骨,更让检察官认为他欠缺悔意,将之求处死刑。

没有遗体是最大缺憾,但不代表治不了凶手的罪

在审判过程中,李正位仍然相当坚持自己无罪,尽管检方提出的多项罪证,都证明他很难跟本案脱离关系,他仍不改言论。他有可能真的是无辜的吗?法官并不这么认为。一审时,他被判处无期徒刑;二审时,因为他当庭咆哮,合议庭认为他毫无悔意,更改判他死刑。

这样的发展或许「大快人心」,毕竟一个涉嫌很重、态度又差的被告被判死刑,总是让期待正义的乡民感到解气。可是,刑事案件终究还是要看证据,这个案件最大的问题,就是多数证据都是情况证据。司法只能证明李正位确实盗领张静华的存款,而且时机有够诡异,然后他妹妹轿车里的血迹,更是无法甩脱的证据。但就是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明,直接证明李正位就是拿了刀或是别的凶器,杀害张静华的凶手。也没有人能断言,失踪的浴帘就是被李正位拿去包裹尸体,他向妹妹借车就一定是去弃尸。总归一句,没有尸体,就注定本案会有一块空白之处难以填补。

于是,李正位的死刑,到了最高法院时又因证据不够,外加部分证据的程序上有问题,而被发回更审。在多次上诉之中,李正位还表示轿车中的血迹是受到栽赃的假证据,让司法体系为此焦头烂额。

在最后一次最高法院审理中,法庭详细审视了轿车血迹的状况报告,认定李正位辩称有人先拿起汽车座垫,再把血液滴入的说法是错的。因为鉴定者谢松善表示,这台车中的血迹并非滴入,而是属于转移型,也就是上面有大量或足量血液的物品接触表面之后,残留下的痕迹。简言之,这台轿车肯定接触过大面积的张静华血液沾染之物——也就是她的遗体。此外,李正位的「栽赃」辩驳也很难成立,因为谁知道他那天会跟妹妹借车?谁知道要用他妹妹的轿车来害他?警方更是没有张静华的遗体或血液,要怎么害他?

至此,李正位的强盗杀人罪已确定,他最后得到无期徒刑的判决。这在台湾司法史上,也算是难得一见的无尸案。虽然至今找不到被害人的遗体,也没有得到被告的口供,但还是能从其他证据中证明他的罪嫌。

幸好当今的鉴识技术已经相当进步,否则本案或许又会沦为一起说不明白的悬案。无法证明真凶的罪让他逍遥法外是一件糟糕的事,但更糟糕的,是司法体系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还判他死罪,那将会是影响到更多无辜者的悲剧。


没有尸体却有大量血迹?台湾省最知名「无尸命案」如何定罪凶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