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PS细胞

2023-08-24 11:33 作者:bili_11941002676  | 我要投稿

一、概述

iPS细胞是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可将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特定的转录因子为Oct4、Sox2、c-Myc和KIf4,4个因子,可以有效的将胎鼠成纤维细胞和小鼠尾尖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态和生长特点类似ES细胞的克隆,即iPS细胞)

iPS细胞还可以让普通体细胞“初始化”。使其具备干细胞功能,其还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不需要制造胚胎,即可从任何组织细胞,甚至是皮肤组织细胞,制造出具有干细胞功能的细胞

另外它和胚胎干细胞除了能生成胚胎以外,还可以产生所有的细胞

(如果将其用于医疗,那么在理论知识上其可以治愈所有疾病,将凡是不好的组织全都去除、替换重新生长为正常组织)

 

二、获得途径

①体细胞核移植:将体细胞核导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使得体细胞核在去核的卵母细胞中重新编程而获得类似于ES细胞的发育多能性

②细胞融合:将哺乳动物的成年体细胞和具有多能性的ES细胞融合可产生四倍体细胞,这种四倍体细胞具有发育的多能性

③体细胞核直接重编程:将Oct4、Sox2、c-Myc和KIf4四种转录因子通过病毒或质粒载体带入到体细胞中,使体细胞核重新编程从而获得发育的多能性

④细胞培养:将生殖细胞置于特定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可以使生殖细胞重新编程变成多能性细胞,由此可见多能性诱导因子可能在维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面临挑战

iPS细胞的研究是DNA的变化,这将会导致基因的强制表达,这种情况无法控制

它的过度表达会引发癌症的发展

诱导产生iPS细胞的率仍然很低,这一点与基因导入的方式整合位点、表现遗传学等多种因素有关,这制约了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最大瓶颈

细胞的多能性受到转录因子网络和表观遗传学的复杂调控,所以深入研究体细胞重新编程的分子机制、调控机制以及体外定向诱导分析机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载体导致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需要加以有效防范

需深入研究比较iPS细胞和hES细胞在细胞生物学特性、定向分化机制等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方式以免基因转染或基因转导带来的潜在风险

iPS细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