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兵无权的青年皇室李隆基如何去争夺遥不可及的皇位?(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刚刚20出头的李隆基是没有任何当皇帝的可能性,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皇帝是谁?是比他年纪还小的李重茂另外真正掌握朝廷大权的是韦皇后和他的宰相宗楚客,同时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起到一个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除去这些之外他父亲安国相王李旦确实在朝廷上下的还有一定威望,但是他也就是一个和事佬一样的普通的王爷,也并没有显山露水。更重要的是他还被别人监视着,他自己的日常举动都会上报到韦皇后那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自身也面临一种压力。
另外相王李旦也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还有其他的皇族亲属,未必就轮到李旦。咱们退一万步讲即使轮到相王李旦当了皇帝了,那皇太子也不是你李隆基他本身是排行第三,而且他不是嫡长子不是正妻所生,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算李隆基都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性,而且李隆基本人根基也并不算深厚,毕竟年纪轻虽然17岁就开始当官了,但最早你当的官职也都是一些基层的官吏,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山西长治当地方官,您想想就这样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克服种种的困难能够夺取皇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人家李隆基究竟怎么做到的?
咱们看看他一步步怎么把梦想变成现实的,首先我能力不足,威望不足,我要找一个帮手,找这个帮手过程当中他也要有求于我,我要对他有一定的帮助,然后以他为主开展这项工作,按理说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找他父亲李旦,你看看他父亲是有威望也有一定的能力,而且父子两个沟通那也更容易,但是李隆基恰恰没有去找李旦,为什么?
首先他父亲这个人的性格是一种不争的状态,他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去争,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如果一旦做不好反倒连眼前的东西都丢了。所以让他当皇帝的时候,他说我不当我让给我哥哥李显,结果这个李显皇帝当的怎么样,并不那么理想?我不如当这个王爷过得日子更舒坦。在这种情况下,你找他他也未必能同意,即使他同意的情况下,真正李旦当了皇帝了,那他功劳会给谁?会把这个皇位传给老三也未可知。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活得好好的凭什么废长立幼,这也是一个大麻烦。所以找他父亲虽然容易,但是他自己的获利会很少,他的功劳就被淹没了,你不过是老三而已。李隆基一定要找一个能力和威望在各方面比他父亲稍微差一些,但是实力又不至于弱的这么一个搭档和伙伴,在这种情况下谁合适?
当然就是他的亲姑姑太平公主了,找到太平公主的时机也非常好,他没有过早的找太平公主正巧赶上韦皇后开始专权了,太平公主也在担心自己获得的权利和地位将要不保的情况下,他也需要人手,在这种情况下她和李隆基之间就有共同合作的基础了,再跟太平公主合作的过程当中,李隆基这个尺度掌握的也非常好,他没有直接说我想当皇帝你支持我,太平公主也不能同意,他直接提出一个小目标,你为了当皇帝先上第一个台阶儿,我先能当个太子。所以他跟太平公主说的很明确,我们现在如果要想拿掉韦皇后就必须发动政变,政变之后我父亲当皇帝,你看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这没有什么问题。我能够想当一个皇太子,你帮我当皇太子,但是太平公主从中获得什么?
你将来能够独揽大权朝政归你管。因为太平公主在朝廷上下深耕多年,很多人明面是向着韦皇后实际上是墙头草两头倒,经常给太平公主通风报信。当年李显要治太平公主和李旦的罪的时候,你看看好多大臣就拼死劝谏。这里面单纯是忠义的问题吗?这里面也有金钱在背后起了重要的因素。所以太平公主在群臣当中有威望,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更重要的是她在皇宫内部也有接应。
比如说上官婉儿为了起草这个诏书,专门跟他进行合作,她在宫内也有内应,双方一旦真的能达成合作,太平公主在朝廷内外都能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你看看人家作用有了。她也需要李隆基有能力,你个20几岁的小青年你有什么能力?李隆基是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这瓷器活了。如果你发动政变的话你得有军队,这个军队恰恰是太平公主的短板。你想想20多岁的李隆基怎么能跟军队挂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个军队不能是一般人,你得是接近皇宫守卫的这个群体,把他们拿到手中政变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