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瓦碳和niwa碳

2022-01-18 13:18 作者:牛牛的爱好很多  | 我要投稿

(一)

老瓦打球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

通常我们打球时,都有所谓的“前摇”。

有些球员前摇很长,但力量很大,让你预判了还是接不住。有些球员前摇很短,但衔接很快,来压缩你预判的时间。但不管怎样,有前摇,就有预判的空间。

而老瓦打球,有点说不太清楚。有时前摇很短甚至没有前摇;有时前摇很长,但又虚晃一枪;有时同一个的前摇后面,却有好几种不同的出手。总之,看瓦打球,有一种强烈的印象,就是他的出手总是有所保留,极致地希望隐藏自己的每一板击球意图。希望用出其不意的落点和线路戏耍对手,从中得到满足感。与其他人一直希望进入自己的节奏相反,老瓦永远是试图在破坏对手的固有节奏。

这种打法,乍一看有点像野球。但其实是职业球员油到极致之后的表现。很多球员到了职业生涯的晚期,才会出现这一现象。

(二)

所以老瓦的器材,不太看重绝对力量。也不追求衔接的密不透风。它追求的是手感,极致的控制,以及在改变节奏时需要的突然性。

以前打了一段时间的水滴瓦碳。不得不说,瓦碳的性能诉求确实很接近老瓦的风格。控制好,手感佳,击球时,会觉得球停留在自己手掌之中,发力弹击时又非常迅捷和稳定。打球有一种“玩球”的快感。

但最近,再打瓦碳,感到力量有点跟不上了,毕竟球更大了,该塑料球了。瓦碳原本不太强但还“将就”的力量,现在有点打不死人。用瓦碳有点刮痧的感觉,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杠5。

(三)

瓦碳在大球时代的替代品很难找。

一部分原因是老瓦这种打法的球员比较稀缺。看来看去,好像只有日本的niwa老师还有点这个意思。

毕竟当年日本为了模仿老瓦(这一点就看出日本人崇拜强者的心态),搞了不少仿制品出来,丹羽孝希算是这些仿制品中,相对成功的。话说回来,老瓦岂是这么容易复制的?

与老瓦的稳中有浪相比,niwa老师就有点不负责任地瞎浪。老瓦能把对手拿捏的死死的,招招见血封喉,而niwa则不太能拿捏的住对手,只能用些出其不意的招数偷袭。所以niwa的神球虽然多,但真正赢球比较难。

(四)

说到niwa碳素,还是有点接近瓦碳。

手感和控制不错,力量一般,防守反击比较好,在变节奏需要的突然性方面,有点瓦碳的意思。niwa碳比瓦碳力量大了一些,速度快了一些。但手感的清晰程度下降了一些。

打了不少底板,好像现在还只有niwa碳素可以接近瓦碳的感觉。因为现在新出的底板,大部分都把技能点加在快速衔接和强相持方面了。

而像老瓦这种刻意打乱节奏,偷鸡摸狗的打法,也没有特别适合的底板可用了。

所以,如果你仍然喜欢或希望模仿老瓦,可以试试niwa碳,如果有更合适的其他底板,也请告诉我。



聊聊瓦碳和niwa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