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K高刷的清凉之选——影驰 GeForce RTX4070 星曜 OC 12GB 显卡开箱测试

2023-04-18 21:59 作者:youzhusky  | 我要投稿


  • 前言

    Ada lovelace的RTX 4090 再次树立了英伟达的游戏显卡霸主地位,也将3090Ti的性能提升再上一步大台阶,不过性能虽然是真的好,不过价格嘛也是真滴贵,虽然性能提升了价格确等比例上升了,不说30系价格已经跌入谷底吧,但确实4090依然没能进入大部分的游戏玩家手中(不仅仅是价格高,而且4090还货非常少,不说FE的创始人版一卡难求,上市初期各种非公也加价得厉害,好在现在铺货都已经正常),而4080的性价比个人认为还没有正常供货的4090好,毕竟相对于4090的规格删减的有点多,不如等4090降价来得实在,因为4K的高刷还得性能上来。很多fps玩家对4K高刷难以接受高价格,当然对于4070TI是不够4K高刷需求的,而对2K高刷又有些性能过剩,那么前几天刚刚发布的4070是不是对于2K高刷能进入甜点位置上来呢?也不知其对曾经的3070TI有多少胜负,不过个人倒是相信其在黑科技DLSS3的加持下必定能发挥新架构和新制程的优势。

    此次发布的RTX 4070,同样采用台积电TSMC 4N制造工艺(凉快!凉快!)和全新一代NVIDIA Ada Lovelace架构,使用的核心为AD104-250/251,相比于上一代,4070具有高达83TFLOPS着色器能力的流式多处理器超过了上一代2倍;DLSS 3 由 GeForceRTX 40 系列 GPU 所搭载的全新第四代 TensorCore 和光流加速器提供支持,相比DLSS 2增加了帧生成技术,能够预测中的运动,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帧率;Ada 架构能够充分释放光线追踪的强大优势,可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光线特性,使第三代 RT Core 的光追性能最高提升至2倍,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未曾感受过的惊艳细节;第四代Tensor Cores可将吞吐量提升 4 倍,达到1.4 Tensor-petaFLOPS,使DLSS 在 AI驱动图形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可提升吞吐量达到1.4 Tensor-petaFLOPS。除了这些重要的性能提升,当然还有着色器执行重排序(SER)、支持AV1编码的全新第八代双NVIDIA编码器、优化和测量系统延迟的NVIDIA Reflex技术以及锐化边缘并消除伪影来提高视频分辨率的RTX视频超分辨率技术。

    可以说4070相对于上一代的3070有了全方位的提升,而今天要测试的是来自影驰的4070星曜OC,具体的规格如下图所示:

从上所示,RTX 4070星曜OC 具有5888个CUDA 核心, 可提供29个Shader TFLOPS,67个RT-TFLOPS、466个Tensor FLOPS以及12GB高速GDDR6X显存,尺寸上与4070TI星曜基本一致为338的长度、138mm高度、厚度56mm,今天主要从以下开箱、拆解、测试平台、3DMARK对比、10款DLSS3\DLSS2\光栅游戏对比、VSR及功耗温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测试。下面进入正题


  • 一、开箱

影驰 GEFORCE RTX 4070 12GB 星曜OC 包装盒非常巨大,中间是影驰星曜娘和“曜!”,左上角为影驰logo,右上角是支持三年个人送保的logo,显卡的保修非常非常重要,下面一排则标注了绿色的英伟达GEFORCE RTX 4070,并有Ada lovelace的DLSS3/RAY TRACING/REFLEX/STUDIO的多种应用技术功能的标注


包装的背面是产品的特性,除了标志性的光线追踪RAY TRACING、大力水手DLSS、多屏连接8KUHD、G-SYNC技术外,中间的示例图是星曜的特点:星卓III散热器的水晶风格和支持启停功能的三风扇,灯效支持影驰Aurora Sync功能或主板5V受控,比公版更强的供电设计与线路,魔盘软件更能监控与超频和调整风扇转速及灯效,三年个人送保的再强调


显卡的本体,纯白美学的全白设计,个人觉得RTX 4070 12G 星曜OC 还是相当好看的,经典的钻石切割设计的透明外壳,内部全白设计支持个性DIY


全白色一体压铸的金属背板,搭配白色喷涂和丝印工艺提升了整体质感


显卡本体,全透明的外壳,内部全白设计并可以DIY贴纸装饰


一体压铸的背板上有三个星曜的logo


显卡的顶部基本为平直的两槽半58mm厚度的设计


顶部之外显卡底部也是一样的平直


尾部可见显卡外观透明设计与散热器的尾端贯穿的5条6mm热管


40系显卡标配的DP 1.4a*3 /HDMI 2.1


显卡顶部的12VHPWR接口,以及信仰logo的“BOOMSTAR”


顶部右端的GEFORCE RTX,左边有小小的星曜镂空点缀


显卡全透明外壳的多种切割造型设计,让显卡看起来更富动感


整个透明壳都有如此的设计


哪怕底部也有,另外四个角有4颗螺丝设计,拆开之后可DIY白色内壳作装饰


3个一样的特制直径 102mm、厚度 20mm 的高规格风扇, 每个风扇拥有 11 片静霜扇叶,实现更强风力和更大风量;还支持智能启停


背板上GEFORCE RTX的logo,以及2个黑灰的星曜


背板尾部贯穿通风,镂空面积更大,正好与采用的3个特制直径102mm、厚度20mm高规格风扇有关,能吹透的范围更大所以镂空面积更多了


显卡的三包凭证与快速安装说明


两条ARGB连线,一条为单线,另一条为双线用于连接显卡和显卡支架,可接驳主板支持ARGB联动


4070功耗不高,但依然配备了12VHPWR接口,所以附送了一根双8P转12VHPWR转接线


提供的显卡支架也是很星曜,带有星曜LOGO和钻石切割的水晶配色设计,同时还支持ARGB


背面可见显卡的伸缩设计以及底部的ARGB接口


另外,这次4070星曜首发还有一个限量礼盒


礼盒里有附送一片显卡面板和一片显卡背板,颜色为上述5种颜色中的一种,用于搭配不同的配色需求


  • 二、拆解

开箱太过无聊,拆一拆看看吧


拆解非常简单,卸下所有的螺丝,拔下显卡与散热器的接头即可分离PCB


4070星曜OC搭载的是星卓III散热系统,不过与4080星曜相比有所减少,毕竟MAX250W的功耗不需要高规格


镀镍铜底的全覆盖均热板设计+5根镀镍复合热管+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其中3根热管延伸至挡板处


3根有2根还做了回弯增加与鳍片的接触面积


整个散热器通过5根热管与鳍片相连


接下来是PCB,为8层PCB,相对于4070来说已属采用较好的电器性能了


PCB的背面


显卡的核心为AD104-250-A1,23年09周生产,台积电TSMC 4N工艺制造


显存为镁光的16Gb 32bit 21Gbps GDDR6X颗粒,一共六颗组成了12GB 192bit的规格,不过还有2个空焊位


GPU供电这里为11相设计


显存为3相设计


GPU供电主控是位于PCB背面的uPI uP9512R


显存供电主控是位于正面接线处的uPI uP9529Q


GPU和显存供电搭配的都是50A的Onsemi NCP 302150 DrMOS


另外还有一颗AURA控制芯片GM009-A


  • 三、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主要采用了主流的配置,清单如下:

CPU:英特尔(Intel) 13代 酷睿 i7-13700KF 处理器

主板:微星(MSI)MAG B76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内存:宇瞻  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灯条 16Gx2 套装

SSD:影驰(Galax) 星曜 X4 PRO 1TB-PCIe M.2 2280 固态硬盘

显卡:影驰(Galax) GeForce RTX 4070 星曜 OC 12GB

电源:威刚(ADATA) XPG 魔核金牌全模组750W 冰雪白

散热:九州风神(DEEPCOOL)  LT720冰魔方360水冷散热器


电源使用了金牌750W的威刚XPG魔盒冰雪白全模组电源,由于4070默认只有200W的功耗,哪怕这次的4070星曜OC也只有最大250W的功耗,所以带个13700K使用这款电源也余量相当大了


电源采用14cm短机身设计,尺寸只有150x140x86mm


电源的铭牌,12V单路设计和采用了全桥LLC+DC-DC设计和全日系105°电容,并获得了金牌认证,在220V下可获得92%的白金转换效率,用料相当足


电源侧面有XPG的logo和型号CORE SHIFT


全模组的设计支持5组CPU/GPU 8PIN,支持双显卡/双CPU 运作,30系和40系都不在话下,12VHPWR线缆需要另外购买一条


这次的电源为冰雪白色,并且全壳和线材都采用白色设计,白色的扁平模组线使用非常方便,硬度使用可以很好的走线


主流的4070搭配了主流主板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迫击炮


B760M 迫击炮WIFI 主板的本体,升级了无线到WIFI6E以及支持蓝牙5.3,还有两个高达20 Gbps的lighting20G的USB3.2 GEN2X2,其他像PCIE5.0和更高DDR5内存频率则都是常规升级


12相75A智能供电,12+1+1相总计14路钛金电感,能充分发挥13代处理器的性能潜力,不超频下带个13900K非常轻松


四条单边卡扣且中间有加固设计,主板背面也能看到SMT贴片工艺提升内存性能,而微星的DDR5 内存加速引擎能使B760M迫击炮超频速度支持高达7000+MHz


PCIe扩展区域,一条配备钢铁装甲加固的PCIe5.0 X 16,下面是PCIe 3.0 X 1和一条 PCIe 4.0 X 4;两条M.2均支持PCIe4.0 X 4 ,不过只配备了一个M.2冰霜铠甲;左边是声卡部分,右边则是拉丝铝合金设计的B760芯片组散热


运行中的主板,B760M迫击炮WIFI扩展型散热片,配合底部的高性能导热垫可以快速散发其强大供电产生的热量


使用的CPU散热是九州风神LT720 冰魔方360散热器


这款一体水冷采用九州风神第四代高性能自研水泵,并采用蒙德里安“几何形体派”无限镜冷头设计,颜值和性能都非常能打


冷头呈现了不同风格的空间几何之美


内存是宇瞻的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灯条 16Gx2 套装


造型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其他常规内存有所不同,宝石造型的导光与精致的外形设计,整体的尺寸为5cm高度、13.6cm宽度、0.79cm厚度,单条重量60g


顶部的材质交错设计,呈现缀有宝石形状的镂空导光效果,发丝纹及白色雾面磨砂质感


内存的RGB效果


固态硬盘使用了影驰最新推出的性价比款 星曜 X4 PRO 1TB,采用了Phison PS5021-E21T主控芯片,采用新一代PCIE 4.0X4 NVMe配置和第四代LDPC纠错引擎,具有5000/3500MB/S的连续读写速度


  • 四、测试

4070 12GB 星曜 OC 显卡的GPU-Z信息


  • 4.1 3DMARK测试成绩(其中有3070TI的对比):

3D MARK SPEEDWAY 4589分


3DMARK PORT ROYAL的光线追踪测试得分11539(3070TI星曜OC为8849)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测试显卡得分8866(3070TI星曜OC为7375)


3DMARK TIME SPY 测试显卡得分18503(3070TI星曜OC为14792)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显卡得分10557(3070TI星曜OC为9303)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测试显卡得分22222(3070TI星曜OC为18380)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显卡得分45720(3070TI星曜OC为37537)


  • 4.2 专业性的测试:

GPGPU测试


blender benchmark 测试得分6135.85


OctaneBench  测试得分657.7


V-Ray GPU RTX 测试得分 2645


  • 4.3游戏测试

本次测试了10款游戏,主要为支持DLSS3的光追游戏,对比的成绩为开启DLSS和帧生成,与关闭DLSS和帧生成的成绩对比,皆为2K分辨率下测得;另外还有一个DLSS2的荒野大镖客2和几个光栅游戏:

1、赛博朋克2077,这款这两年的网红游戏,同时其支持当下各大硬件厂家的所有尖端技术,英伟达的DLSS3与DLAA、AMD的FSR 2.1、Intel的XeSS,可以说是技术型的缝合怪


测试成绩在2K分辨率下,光线追踪:超级下关闭DLSS与帧生成(DLSS Frame Generation)为85FPS,开启之后成绩为126FPS



2、荒野大镖客2暂时只支持DLSS2和REFLEX,测试成绩在2K分辨率最高质量下关闭DLSS为103FPS,开启高质量DLSS之后成绩为121FPS


3、地平线5前段时间的版本更新之后也支持DLSS3了,测试结果为在2K分辨率极端画质下关闭DLSS与帧生成的成绩为132FPS,开启DLSS与帧生成之后成绩为163FPS


4、瘟疫传说:安魂曲支持DLSS和帧生成以及REFLEX,测试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关闭DLSS和帧生成成绩为61FPS,开启之后为99FPS


5、原子之心新游戏支持DLSS和帧生成技术,在2K分辨率的ULTRA画质下关闭DLSS成绩为60FPS,开启DLSS和帧生成之后成绩为150


6、战意网络游戏支持DLSS和帧生成,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关闭DLSS和帧生成测试成绩为104FPS,开启之后为118FPS


7、光明记忆无限支持DLSS和帧生成及REFLEX技术,测得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关闭DLSS3为95FPS,开启DLSS3为145FPS


8、FARCRY6 光栅型游戏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测试平均119FPS

9、刺客信条·英灵殿 光栅型游戏


2K分辨率的最高画质下测试成绩114FPS


10、GEARS5 战争机器5光栅型游戏在2K分辨率的最高画质下测试成绩137FPS


  • 4.4功耗测试

待机功耗看基本在10W以内


甜甜圈测试15分钟之后,功耗基本上在210W左右,而各个最高温度核心为56.8°、热点68.9°、显存48°,而三个风扇非常静音和保守只有区区36%的1175转,主要是已经很凉快了


同时还测试了在游戏过程中的平均功耗,原子之心的为184W,网游战意为162W


  • 4.5超分辨率测试

40系显卡有一项最新的使用AI和RTXTensor Cores通过锐化边缘并消除伪影来提高视频分辨率的RTX VSR视频超分辨率功能,可以提高在Chrome或Edge浏览器中观看的视频清晰度和质量,开启方式在英伟达显卡的控制面板——视频——调整视频图像设置中右边的RTX视频增强——超分辨率


开启之后在chrome浏览器中观看B站的视频,发现对于许多视频都有画质的提升


  • 4.6 编解码测试

这里使用了A7M4拍摄的H.264编码的4K 25P高码流素材,使用剪映PRO软件,序列方式压缩转换为AV1编码的4K30P素材,转换为3分39秒的603MB素材,转换时间只需要45秒,可以说在英伟达基于 Ada 架构的RTX40系全新显卡支持 AV1 编码的全新第八代 NVIDIA 编码器 (NVENC)下,压缩AV1格式的素材相当效率和快捷


综上来看,这款影驰GEFORCE RTX 4070星曜OC显卡在开启光线追踪和DLSS3下开启最高画质,能够非常好得满足2K分辨率下的高刷需求,并且4070得益于较低的功耗可以说非常得凉快,另外虽然是中端显卡但也具有不错的专业性功能和编解码能力。

好了,本次的影驰GEFORCE RTX 4070星曜OC显卡的开箱、拆解、测试就到这里了,文中表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问题可相互交流,感谢您的阅览

全文完


2K高刷的清凉之选——影驰 GeForce RTX4070 星曜 OC 12GB 显卡开箱测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