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增殖(第1课时)(新教材新授课)

1.6.1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的过程需要引入大量新概念和名词。
重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带来的DNA数量的变化


DNA分子:双螺旋的双链结构
DNA➕蛋白质=染色质
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粒
一个着丝粒上有一个双链的DNA分子复制后变两个。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成染色体。

(来自弹幕:一条DNA在分裂间期会复制,形成两条DNA。这两条DNA在分裂期高度螺旋形成一个染色体。右下那副图意思是,一个染色体里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而一个姐妹染色单体里有一条DNA,DNA是双链,所以画两条。
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每个姐妹染色单体上有一条双链DNA。
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个染色体。有几个V就有几个DNA。)

(来自弹幕:核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细胞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级。只有核膜消失才能完成这个过程。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质收缩形成染色体,因此核仁消失。
因为如果在前期往两边拉,细胞难以调控,消耗能量较大,所以细胞为了节省能量,先让马达蛋白拖着染色体沿着微管向前移动至赤道板,该过程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来自弹幕:
问题:为什么花能量缩短变粗成染色体,又花能量变为染色质呢?这样来来回回的变有什么好处
答:丝状的染色质有利于复制,而杆状的染色质是容易移动。)

(来自弹幕:在植物细胞中形成纺锤丝,在动物细胞中组成星射线。)

前期:二失:核仁、核膜消失。
二现:染色质螺旋变成染色体,细胞出现纺锤状的结构即纺锤体(动物细胞:星射线)。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细胞中间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与星射线或者是纺锤丝无关(是在相应的酶的参与下完成的)。
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存在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一模一样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
后期:(与前期是反的)二失二现


(看视频,讲形成)

(来自弹幕:对于高等植物细胞来说 他的纺锤体是起源于他细胞的两极 发出的叫纺锤丝 动物细胞是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
起点:

终点🏁




人的2N等于46






变式: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