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00多年前,陶渊明就启发世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山水田园...


——陶渊明笔下的秋天——
——清悠淡永,怡然自得——
——希望你我能有这份心境——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写下的一组诗。有人认为,陶渊明写这一组诗时距离他辞去彭泽县令已有十年以上。不过,陶渊明的年谱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还不能确切判断《饮酒》诸诗具体的写作时间。但无论如何,这时候他应该已归隐有年了。
《饮酒》组诗的开头有一篇序文,比较明确地交代了该组诗的创作背景:“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应该是冬季农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陶渊明写了那么多诗反映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为什么在“闲居”时反而“寡欢”?这应该是由于精神上的孤独。在农忙时,劳累的工作可以使他忘掉烦恼,但到了冬季,农事稀少而夜晚漫长,诗人该如何排遣那些孤独忧伤呢?恰好在这时候有人送给他一些好酒。他每天晚上喝酒,对着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干杯,于是很快就醉了。有的人醉得人事不知,那是一种醉法;有的人醉得疯疯癫癫,那也是一种醉法。而陶渊明醉了之后还能够写诗,这又是一种醉法。这篇小序和二十首《饮酒》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