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救援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出警没有小事情,任何一次,都是全力以赴。这里有生与死、挫折与拼搏、平凡与伟大……
11月12日,安徽省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陈建军为营救跳楼轻生女子不幸坠落,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4岁。11月13日,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陈建军在拖住其腿部位置后,女子翻转下坠,消防员身体发生倾斜,他紧紧拉住坠落女子身体一侧,不幸的是,两人一同坠下楼。坠落过程中,消防员自始至终都未松手。

陈建军,男,汉族,安徽淮南人,1997年7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14年9月参加工作,生前为亳州市蒙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齐山路消防救援站战斗员,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他生前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次、优秀士兵称号2次,获嘉奖2次,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1300余次,疏散营救被困人员近百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和平年代,在治安和谐稳定的背景下,消防队伍成了最繁忙,最危险,也是一个有着巨大付出的职业,有些人甚至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但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我们的平安生活。
我们对于消防队的印象,往往都是出动时消防车呼啸而过。但如果不是通过镜头,谁又能知道消防站里他们训练的艰辛,晚上他们执勤时的坚守,火场里他们面对的种种危险。不管是小到动物救援,还是大到高楼火灾,那群最可爱的背影,总是一直逆行而上、义无反顾。
而《火线救援》这部纪录片,就承担了这个任务。《火线救援》是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消防员题材系列纪录片,采用24小时蹲点贴身跟踪式拍摄手法,走进上海的各个消防站,与一线消防员们同吃同住同出警,从第一视角记录城市英雄的故事,同时深入消防员个人家庭生活,展现其硬汉柔情的另一面,展现了最真实的消防员的生活。新队员站里的训练,凌晨王小景辛苦的学习,还是贾玲敬纵身一跃救下跳河小伙。或紧张、或辛苦、或快乐、或疲惫、或危险,消防员的生活就是这样,训练枯燥而艰苦,出动时又必须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消防救援远不是铺个水带开个水枪就能完成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规划,但有时为了生命不得不即刻出发,没有时间让你规划。《火线救援》里,面对收车师傅卡进共享单车的手,消防队员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使用三根撬棍最终救出了收车师傅。体现了消防员们的灵活多变,思维敏捷。但面对着火房间内被困的老人,消防队员们又必须争分夺秒,立刻行动。
《火线救援》不仅展现了消防员的的英勇无畏,又展现出他们温情的一面。催婚,女朋友的生日,还是晚上的刻苦学习。摄制组为我们展示了消防员们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真实就是最好的表现。
《火线救援》里对于各种消防装备的描写不多,但仍然展现了不同工具的用途和实际使用,比如在消防员救援轻生女子时就有一定的描写。对于我这个消防迷来说虽然不太满意,但是我在纪录片中仍然学到了很多。

《火线救援》的配音别具一格。旁白宋霁昊,是上海消防宝山支队一名消防员,2012年大学本科学广播电视编导毕业后就加入了中国消防救援队伍。很多人觉得配音不够激昂有力,但他本人说:
录之前,我想象了N种方法,激昂慷慨刚猛正直之类的,但真正一开始录起来,还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想把一件件消防员身边的小事原原本本的讲给大家,因为消防员在大家心目中是伟大的,但其实更是平凡的,所以我尽量让自己从记录者的视角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故事讲给大家。
事实本就如此,消防员的生活平凡又伟大。出警成为日常,没有谁能每天都激昂慷慨的度过每一天。
让消防员来讲述消防员自己的故事,我觉得这样才能讲出最好的故事。摄制组最初也想过请主持人来配音,甚至想过邀请明星,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初衷。我觉得这种平实的配音方式,无疑才能真正讲出消防员的真实生活。
摄制组同样也经历了很多困难。拍摄时一有警情,白天45秒、晚上60秒必须穿戴齐整套装备登车出库。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他们,因为警情就是命令,不会有车停下来等。有一次一位外卖小哥的电瓶车着火,摄制组没来得及跟上消防车,等赶到时,明火已被扑灭。
录音师小王第一次来消防站上晚班,熬到十二点,一直平安无事,淡定地脱鞋睡觉。警铃骤响,他迅速的抓起鞋想穿,可是急促的铃声持续在响,他只好抱着鞋冲出去,一紧张,摔了一跤,最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了一楼。从此不脱鞋睡觉成了摄制组的习惯。在此感谢摄制组的辛勤付出。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高质量的《火线救援》。
对于国内的消防,一直少有人关注。在德国,消防阅兵是常有的事情,紧急救援部门在那里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大量的粉丝群体聚在一起讨论紧急队伍话题,紧急车辆网站上的图片数不胜数,一年一度的德国米尔海姆蓝灯节吸引了无数人参加。德国的紧急模拟游戏同样也排在世界前列,吸引了无数玩家游玩,各种模组层出不穷。
反观国内的宣传,消防站里的事情鲜有人知。许多人也不清楚消防救援的流程和要点,很多人往往都不知道怎么配合甚至不配合消防工作,给消防员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还有侮辱和谩骂。希望今后我们有更多像《火线救援》的纪录片,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消防工作、了解消防知识、了解这一群最可爱的人。从而减少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作为一名小紧急救援游戏up主,看到这样的高质量纪录片很受感动。也希望今后对于紧急队伍的宣传能越来越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虚拟还是现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紧急救援工作产生兴趣,促进紧急救援行业的发展。最近,我们中国的隼月游戏也在开发一款紧急救援模拟游戏,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款游戏能了解紧急救援队伍的工作。

哦顺带一提,还记得熬夜学习的王大景吗?他已经考上了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我们期待他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救下更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