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崩坏3:圣痕故事前16期的全盘总结,聊内容制作的精髓与坑

2019-05-24 18:32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这是1篇很硬核的月度总结,与圣痕故事系列本体关系不大。

先发个美妞调动一下气氛。同时,总结下基本内容:

不是每款圣痕都有足够多的彩蛋来挖,作为UP主,我只能做到尽可能挖全,视频质量也注定会因素材而波动。如果您对我要求太高,超越我目前的能力,我真心吃不消。

截至本文正式成稿时,圣痕故事已经出了16期主线+1篇预告,制作质量嘛,有目共睹,参差不齐。而从制作之初,“争议”就一直存在,即这个系列是偏“科普”还是“娱乐”,我个人本身是想做成——挖彩蛋之余聊聊大人物的生平(和趣事儿)

(其实都是24日凌晨2-3点码的字,最近失眠的不要不要的,照理说压力大疲惫度高应该容易睡着,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啊)

事实证明,在b站的平台聊硬核科普,至少我一个人做不来,也做不好,牛顿下期(即最新发布的16期)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关于牛顿圣痕彩蛋的挖掘,其实都集中在15期。16期全篇都是对牛顿形象的补充,无非就是聊聊牛顿的另一面究竟是怎样的。

通过这期的试水,我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乏力:第一,做纯科普,找寻资料时间长,不管是文案还是视频资料,都耗费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第二,这类东西,限于题材,只能浅尝辄止,与BBC那样大制作的科普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说白了,做科普这事儿,还是交给【行家】;第三,既然大多数观众可能不爱看,那这种讲述形式就该stop,还是回归到其他期的风格来做

平心而论,科学家系列的圣痕绝对是个【坑】,因为视频本身的精髓是【有趣】,但这类视频想【有趣】是必须建立在有足够多的【彩蛋】上,否则就是用各种过场和GIF等来弥补——但代价就是,观众会觉得你在【水】视频。

所以,由于每款圣痕可能出自不同的文案和画师,必然会出现各自的特点。之前的动态也提到,不是每款圣痕都有足够多的彩蛋,这也必然导致每期圣痕故事的质量会波动,风格也必须换。观众必然更多还是冲着内容来的,而不是【up】本人。

崩坏3的圣痕体系,可根据版本大概可以分为3期:1.0-1.9,2.0-3.0,3.1-至今(当然,这样的分类并不严谨)。1.0-1.9属于成长期,早期圣痕的特点是原画很漂亮很撩人,但彩蛋不多——何况还有被和谐的那些,导致这批圣痕根本无法挖出像艺术家系列那么丰富的彩蛋。

举个例子,著名的沙皇套,单纯以这张原画看,除了剑、红酒、坐姿外,关于历史上真正的女沙皇,可没那么多彩蛋。而沙皇的技能效果,也和历史人物根本没有关系。你说像这类圣痕,讲吧,只能说历史;不讲吧,对于整个体系来说又显得不完整。

2.0-3.0这个阶段的内容相对更丰富,这也算是崩坏3成熟期的作品,原画和名称都有各种可挖的内容。圣痕【王尔德】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立绘精美、寓意深刻、彩蛋丰富,堪称完美。

到了如今的3.1,不知道是不是官方把大量的精力和人力都投入到传说中的【崩坏4】,3.1中出现的新圣痕+原画,或许换了画师(和文案策划)的缘故,在设计上与之前版本显得有不少落差——属于你看的出是彩蛋,但由于文字和图片大小的缘故,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

以我个人的经验,原画要高清(约3M以上)才能保证放大后还能看清图上的各种小字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诺贝尔】的背景有文字,我也知道这是瑞典文——因为实在不是法文,但这究竟是诺贝尔当年的【遗嘱】,还是别的什么,我看不出来。右手拿着的书上的文字,我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更不用说拿着的枪,因为在我的知识范畴里,诺贝尔是没有发明这些东西的。这就意味着,万一我把画师原创的东西,当成彩蛋,想挖出内容来,很难

门捷列夫和诺贝尔这2款圣痕因为上述原因,有几个彩蛋一直没找出线索来,使我迟迟无法撰写文案,这让我无比痛苦。

这十几期做下来,还是有很多心得值得分享。

首先,视频领域的制作虽然是【红海】,但质量为王的时代,认真做东西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看的。但受众已经决定了天花板,比如你做个讲述【全年龄】都愿意看的【悬疑类】东西,从油管搬点素材打乱之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流量会很高;

类似的套路b站有人用过,很成功,流量很大,吸粉很迅速,8-9个高质量视频就能吸粉约20万,所以说,涨粉本身的难点在于【题材】,方式是其次。但这种领域的内容很容易被模仿。

但你做什么教别人做VLOG,这个领域大家都能讲,除非是头部作者,否则很难出头;而自己做VLOG,尤其是想做大做好,还是要掂量自己的口才和颜值(哪怕是包装后的)——emmm,有些话不方便明说,你懂就对了。

其次,是时长的选择。以我自己为例,超过8分钟的内容容易超脱个人风格,所以,以后的内容还是要控制时长,尽可能集中精髓,多讲一些冷门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的,就没必要提了——比如牛顿搞莱布尼茨,这段故事能说上10分钟,但我做视频只能简单的2分钟,属于“索然无味”的范畴。以后我尽量不犯这种错误了。而且,还是保持【一期一会】最好了。做2期内容,第2期的流量通常都很差。

第三,是对观众的预判。单纯从视频领域看,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算一类,抖音和快手算一类,微博和b站算一类,但第1、2、3类用户间的重合度不会很高,领域越是细分越是如此。

抖音和快手、微博和b站属于UGC,但我的感觉这4个平台的风格又不相同,竖版视频和横版视频,几十秒和几分钟,娱乐八卦和全领域等都将不同的用户区分开。

这也意味着,每个平台都只能圈住部分用户,想吃透全市场——很难。所以,定位很重要。同时,作为制作者,在制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明白,自己应该学会【自我成长】,有些领域做100期和1000期一样,都只是流水,没有沉淀来建立护城河是难以抗风险的——这也是赚快钱和打磨品牌之间的区别。

从来都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求变才是王道。不过,我也意识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冲分了解大家的需求,也是以后应该注意的事儿。

“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麼满足少数人吧,满足所有人更坏!”

还记得古斯塔夫喜欢那句话吗?不要试图“讨好”所有观众,做一些长期看有价值的事儿,有时比谋求眼前利益更稳当些。你说呢?

还是希望各位大佬们,多提建议和意见哪!毕竟,你们每个人才是我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原动力哪!

常规推广一波自己的作品:    

【1】【圣痕故事】收藏夹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2】崩坏3圣痕故事全纪录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づ ̄3 ̄)づ╭❤~


崩坏3:圣痕故事前16期的全盘总结,聊内容制作的精髓与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